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曹操主要原因居然是因为这个

发布时间:2013-02-21 栏目:专题 投稿:傲娇的跳跳糖

奇葩姐趣说三国第十六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上一讲中,曹操之子曹冲小小年纪智慧过人,仁慈心善,深受曹操喜爱,可惜没有活过十三岁,否则一定是一代明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想,我们还是要为曹冲远离了复杂的世界而开心吧!

今天奇葩奇葩姐想要讲的是关于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这场战役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是这场战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主人公是曹操袁绍两大势力,在一般情况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或者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袁绍这个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势力到底是怎样大败曹操的?

首先,袁绍不善于用人。

袁绍本来拥有七十几万大军,手下并不缺有本领、有能耐的勇将和谋士,比如张郃就是一个武艺精湛、身怀绝技的武将,完全有独当一面的气势,但是袁绍就是看不到张郃的能力,反而让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么可能不出事。

再说,袁绍不用良才,更加不会采纳良谋,怎能不失败,怎能不众叛亲离。话说田丰、沮授这些有谋略的忠义之士在袁绍手下要不是被贬,就是获罪入狱,一个个都是得不到重用,最后的结果肯定都是离他而去投靠曹操,并且顺带了一些袁军的重要军事机密情报,促成了曹军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计划,奇葩姐觉得这个就是使这场战机有转机的地方。突然觉得袁绍即使有几十万大军输给了曹操也是理所应当。

最后压死袁绍的一棵稻草就是袁绍不善于用兵,生性多疑优柔寡断,不会抓住有利战机。

当初两军在官渡之战相持了将近两个多月,就在相持不下,两败俱伤的时候,谋士许攸获取了一则重要军事情报就是曹操军队军粮已经耗竭,于是当即就像袁绍献计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军相持已久,许昌必已经空虚,若是夜袭许昌,则许昌必可夺得,而曹军也可擒也。何况如今曹军军粮告竭,可乘此机会,两路夹击,必可大获全胜。”一般有点智商的君主也一定会掂量这之中的厉害程度,肯定会说真是天助我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到时候统一北方的就不是曹操了,而是袁绍了。

但是没想到这个骄傲、多疑而又愚蠢的袁绍,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不仅没有采纳谋臣的计划,反而将这位谋士转让给了敌人,简直就是猪脑→-→不仅如此,这位谋士做了一件非常对得起袁绍的事情,很客气的将袁绍军队看管粮仓的是嗜酒如命的淳于琼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当机立断,立即采取了措施,夜袭乌巢,完全烧毁了袁绍大军的粮仓,兵无粮军中自会大乱。

后来谋臣许攸投降了曹操之后,向曹操和盘托出了曾经进献的计划,曹操大惊说:“如果袁绍采纳你的意见,我军必败啊。”可见袁绍错失了怎样一位谋士和成功的机会

看了上文,内心真的想要大骂袁绍,真是一个草包,放着一个大胜的机会转手让给了别人。估计袁绍在失败的那一刻的内心os是这样的:曾经有一个获胜的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对这个机会说别走。→-→

好了,大家对于袁绍的态度估计跟奇葩姐一样,无语,今天奇葩姐趣说历史就到这里,大家明天再见,拜拜!

相关推荐:

狠!中越战争之前,他命亲儿子为自己打造棺材,称牺牲了就用上

毛人凤为刺杀吴国桢,竟派出猩猩杀手,可是最后却惨遭失败!

解读:日本流传的'史料'中如何记录卢沟桥事变

揭秘杜聿明林彪决战东北 '王牌部队'被灭真相

名将周勃战功卓越但不懂政治结局却很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