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能防弹,能治伤!美军未来“钢铁侠盔甲”值得我们警惕!

发布时间:2013-02-26 栏目:专题 投稿:虚心的大炮

军武次位面作者:周禹

space x 海上回收火箭

说起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space x 火箭回收,到他提出的hyperloop真空高铁,而且有种夸张的说法就是美国大片中的“钢铁侠”现实版再现就是他,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马斯克就是热衷于开发高科技尖端产品。

▲埃隆·马斯克推特解释去五角大楼干啥

此次这位牛人拜会了美国五角大楼,与美军国防部长讨论了“铠甲飞行套装”的未来趋势和可行性。这听起来与“钢铁侠”的装备类似。

▲伊隆·马斯克

看过《钢铁侠》的朋友对主角身上的那套赋予他无穷力量的高科技盔甲令人啧啧称奇,这套钢铁盔甲,带给大家的第一感觉还是坚硬的防护,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铠甲的发展。

▲钢铁侠

古代战士为防被刀剑所伤,往往在战时都要穿上厚重的铠甲,自火器出现后,铠甲逐渐销声匿迹,淡出了世人的视线。但近些年来,铠甲大有重出江湖的趋势,只不过现如今的金属铠甲已经改头换面,成了融诸多高科技于一体的高大上装备

美国“talos”战术突击轻甲

目前,美国的一款名为“战术攻击轻甲(英文简称talos)”的步兵高科技战甲正在紧张的研制中,这款装备美国军方领头研制,很多美国的商业公司和科研机构均参与其中。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这款战甲将于2018年装备美军。

▲(左)美国“talos”战术突击轻甲

根据美国军方的设计,“战术攻击轻甲”将装备有具有夜视能力的360度摄像头,并内置有显示士兵周围环境信息的屏幕,从而满足士兵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需要。为抵御敌方枪弹的攻击,“战术攻击轻甲”预计将采用“液态金属”技术,在电流与磁场的感应作用下,这种特殊材料可在1毫秒的时间内固态化,从而抵御住子弹和爆炸弹片的冲击。

▲液态金属显微结构图

为了满足士兵在战斗中的负重需求,“战术攻击轻甲”可为士兵提供动力外骨骼,从而是士兵在战场上的负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这副外骨骼还能够缓解盔甲本身及其配套设备的重量,以使士兵在得到更好的安全防护的同时不必增加过多的负担。

▲当前美军所使用的机械外骨骼系统

按照研发人员的设计预想,“战术攻击轻甲”虽然结构复杂且元器件众多,但由于采取了低功耗设计,其本身的机动性并未因此而流失。穿戴“战术攻击轻甲”的士兵在战斗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动,可以做各种需要完成的战术动作。

战术攻击轻甲”内还配有专门用来检查士兵身体损伤情况的传感器,如果士兵在战斗中受伤,盔甲将向士兵提供相应的热量和氧气,以保持士兵生命体征的稳定。除此之外,据悉“战术攻击轻甲”还能够释放修复伤口的药剂泡沫,具备一定的战创救愈能力。

战术攻击轻甲装备有嵌入式健康监测系统,能够检测士兵的体温、心率、体内水含量等主要的生理指标,并能将所得到的数据随时传达给指挥官。为满足信息化战场的作战需求,“战术攻击轻甲”还具备广域网功能,具有较强的远距离网络通信能力。

▲“talos”战术突击轻甲

今后将具备完善的信息化功能

在未来的战争中,舒适化和人性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转化为战斗力,“战术攻击轻甲”在设计中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保证甲内温度处在适宜状态,科研人员在盔甲内部安置可调节温度的空调系统,从而使士兵能够在较为舒适的状态下遂行战斗任务。

按照预先的设计要求,“战术攻击轻甲”将配有集成化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内置于甲内且其体积将被尽量压缩。盔甲动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无需氧气的支持,且会始终保持在安静的状态。盔甲动力系统除了保障外骨骼的活动之外,还能够为甲内的计算机、通讯设备提供必要的工作动力

▲“talos”战术突击轻甲最终设想模型

在数据控制方面,“战术攻击轻甲”使用的是多核处理器,并可以支持持续改进的开源结构,能够对战场上的各类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汇总和处理,这样就能有力地提升士兵对战场态势的研判能力。

当然,作为一款新概念装备,“战术攻击轻甲”除了有上述优点外,目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完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电力供应问题,据这套盔甲的研发人员表示,“战术攻击轻甲”至少需要3到5千瓦的电力才能维持10到12个小时的工作,这远远不足以满足战场需求。而且,就连这种低限度的需求,目前的便携式电源装置都无法提供。

▲钢铁侠的能量来源——冷核聚变反应堆,未来现实版“钢铁侠”的动力系统也必须小型化

除了电力供应问题以外,“战术攻击轻甲”还在信息图像处理、甲身重量减轻、动力装置小型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战术攻击轻甲”虽是一款深具潜力的陆战装备,但这套盔甲离真正装备部队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在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并经过了严格的科研论证和实践检验后,“战术攻击轻甲”才能真正具备战斗力。

▲“talos”战术突击轻甲结构简图

战术攻击轻甲”看似是一款简单的陆战装备,但其实质上却是美国未来军备发展战略的一个微观缩影。近些年来,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在启动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又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该战略企图以“创新驱动”来达成技术跨越的目的,从而在军事领域形成对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整体代差优势。

当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再想像冷战时期那样通过对高技术的垄断,来取得高段位优势已是相当困难。当前,中、俄、法等军事强国在新概念军事技术方面都已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其中就包括军用外骨骼领域。未来只要发展战略得当,资金保障到位,其它各军事大国制造出可与美国相媲美的单兵盔甲装备也是可能的。

▲中国单兵外骨骼系统

▲俄罗斯单兵外骨骼系统

在《明日边缘》、《星河舰队3 掠夺者》、《星际争霸》等电影或游戏中各种脑洞大开的新概念单兵装甲赋予了战士们无穷的力量。那些顶盔掼甲的勇士们,在战场上迎着倾盆而下的弹雨,挥舞着钢铁巨臂,以一敌百,将汹涌而来的敌军分分钟撂倒击杀,何其潇洒。

▲星际争霸中的人族战士

▲《使命召唤11》

▲《星河战队(2)》中的单兵盔甲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随着军事科技的全方位大跃进,上面这种以往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也许会变成真的。目前为止,我们就当已经解决了铠甲的问题,但是我们好像忽略了关于“钢铁侠”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这家伙可以“自由的飞翔”!能飞的“铁疙瘩”才是钢铁侠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实人类关于单兵飞行的梦想早就开始了探索。(( ⊙ o ⊙ )红警里的飞行兵?)早在上世纪 50~60 年代,出现一种采用涵道螺旋桨式旋翼机飞行器,被称作“飞行吉普”,它源于美国对战斗用“单人飞行平台”的研究。当时有3家公司提出了“单人飞行平台”方案。

hz-1

莱克纳公司发展出一种旋翼机dh-4“直升者”,后改为hz-1“飞行椭圆”。hz-1于1955年1月首飞,存在不少缺陷。飞行员的位置处于高速旋转的桨叶之上,桨叶过于接近地面,在起降时很容易打到障碍物。经历了两起事故后,hz-1停止发展,最后一架被收进博物馆。

博物馆中的hz-1

希勒公司推出的第一种飞行器,于1955年2月首飞,命名为vz-1“波尼”。其动力由安装在涵道中的对转螺旋桨提供,飞行员站在涵道中心的保护栏内操纵飞行器。

vz-1

“波尼”在试飞中表现很好,并引起美国陆军的兴趣。但由于其载荷太小、速度太慢,执行任务过于单一,最终也是进了博物馆。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单人飞行器中,速度最快、飞行距离最长的,当属前瑞士战斗机飞行员伊夫·罗西发明的飞行器。

2007年,罗西和他的单人飞行器,创造了时速304公里的世界纪录。2008年5月,罗西在爱尔兰西海岸,用5分45秒成功完成了17公里的独立飞行,创造了单人独立飞行的最长距离。

2008年5月14日,“火箭人”罗西使用其设计的单人飞行器,飞越了阿尔卑斯山。2008年12月26日,罗西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

从剖面上看,罗西设计的单人飞行器,飞行翼呈现出上凸下平的物理特征,也就是流线型。飞行器的动力,来自4台jetcatp-200微型涡喷发动机。

这张图是真的

罗西发明的飞行器,主要为金属材质,除了发动机,其余部分都用航空级铝合金制造。飞行器重54 公斤,翼展 2.4 米。由于发动机的动力不足,目前该飞行器还不能实现从地面垂直起飞,只能由飞机带到一定飞行高度,进行出舱飞行。但这已经是目前为止最牛逼的单人飞行器,所以要想像钢铁侠那样,悬停,加速,狗血的机动。。。

本来小编我已经快要看不到希望了,铠甲飞行,变身“钢铁侠”仿佛都是遥远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上面罗西的一个飞行视频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从小喜欢飞行的他,终于在大后实现了单人飞行的梦想,被世人称为“喷气飞人”(jetman)!人类不正是因为这些梦想而精彩吗?这里也把飞人的短片带给大家共赏,致敬那些向着梦想奔跑前行的人们。

---------------------------------------

【军武次位面】第三季第12期:英德恩仇录,从足球到战争

二战中,很多英军喜欢将德军称为“杰瑞”,而称自己为“汤姆”,而英德间的恩仇也正和《猫和老鼠》一样纠缠不清。从价值1亿英镑的进球到战场上的足球友谊赛;从七年战争的携手并肩,到滑铁卢战役的坚守同盟;从一战时的绅士战争到二战时的你死我活;从轰炸鲁尔水坝的惩戒行动,到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倾力援助……本片将为您盘点英德之间从球场到战场的恩怨情仇。

相关推荐:

长征密史:谁暗中帮助红军安然渡过金沙江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之谜:项羽真坑杀了二十万秦军

台儿庄胜利的场外因素:南京大屠杀使每个人不敢不死战

揭秘:战神韩信为什么活埋了他亲生母亲!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谁?朱瑞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