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张学良抗日的不抵抗政策:国军人数远远多于日军,却依然惨败收场

发布时间:2013-02-27 栏目:专题 投稿:健忘的蜡烛

自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以来,日军的侵略野心出现了巨大的膨胀,早在日本发表《建国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热河省的觊觎,到了1932年,所谓的《日满议定书》签订之后,制造了日本入侵热河的“理论依据”。

1933年的2月11日,国民政府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到北平,与张学良等将领一起发表了保卫热河的通电,2月21日,热河战役正式爆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军队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旧败给了日本侵略者,半个月时间不到,承德就宣告失守,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造成了热河抗战的失败结局。

日军热河发起进攻之前,曾经指使驻守在锦州的第八师团先行攻占山海关当时面对日军侵略的是何柱国的临水警备司令部所属的步兵第9旅石世安第626团。到1933年元旦的上午,日军原本驻扎在山海关的守备军借口在自己营门附近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手榴弹,进而率领部队破坏了市内的通信,接着向南关和山海关车站进行攻击,日伪军也在城内鸣枪,意欲制造更大的混乱,企图一举占领山海关。石世安率领626团进行了反击作战,最终粉碎了日军的阴谋。

在遭遇到中国军队的抵抗后,日军守备队分别向日军锦州第8师团和天津驻屯军请求支援,在经过两天的激战后,由于626团死伤惨重,无奈之下向北水门方向撤出战场,山海关在1月3日被日军第八师团占领。

日军在占领了山海关之后,便准备对热河发起进攻,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当时日军动用了两个师团、三个旅团和其它配属部队热河省发起了猛烈攻击,当时部署在我国辽西、热河、内蒙古地区的部队,以朝阳、建平、凌源、平泉为作战分界线,该线以南由张学良总司令率领第一军团作战,以北由张作相总司令、汤玉麟副总司令指挥第二军团进行抗战日军在大战爆发之前,也曾经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以图“万无一失”占领热河

反观中国军队,在装备武器上的劣势并不悬殊,甚至在人数方面也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当时南京政府抗日决心不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导致部队丧失了抗战的决心与信心,指挥上也不统一;最终整个热河地区也落入敌手,热河抗战宣告失败。

热河失守后,全国民情沸腾,纷纷抨击张学良不抵抗政策,要求惩办对热河失守负有责任的指挥官等等。热河被侵占后,日军继续向长城沿线的冷口、界岭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地发动进攻,华北抗战进入了长城抗战阶段。

相关推荐:

抗战趣闻:日本人为何将石原莞尔视为日奸

赤壁之战的真相:隐藏在诸葛亮身后的高人

朝鲜为啥要跟韩国打仗?朝鲜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甲午战争前清朝重臣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维尔茨堡战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战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