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斗胆直陈”中原战局建议:粟裕三封电报歼敌55万?

发布时间:2013-03-03 栏目:专题 投稿:怡然的草丛

1955年,毛主席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却被粟推辞了,但毛主席认为粟裕“大将”还是要当的,而且须为十大大将之首。粟裕对他的军衔问题看得很淡泊,并称:“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粟裕与陈毅。网络图

要知道,当时授衔的元帅、将军,都是以“资历、威望、战功”为主要依据的,那么粟裕又有怎样的战功呢?

实际上,说粟裕的战功,肯定要讲到淮海战役。可以说,是粟裕推动淮海战役,并指挥的。

国共内战进入1948年1月,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集结了粟裕的华野指挥机关和4个纵队,此时的他们正执行中共中央的命令:休整一个月。

但身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却没有闲着,他正密切注意着战局的变动。

此时,交手多次的国共双方都将目光聚焦在中原战场。

蒋介石采取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原”。

淮海战役前夕,粟裕(左)同张震(中)等一起研究作战问题。网络图

毛主席指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驰骋”中原,强调:“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不过,此时的毛主席并无意在中原与蒋介石决战,部署的这些军队只是为了战略防御,因此,他预计将用五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

但密切注意战局粟裕认为:要改变中原战局,必须进行战略进攻。

同年1月22日,粟裕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及有关建议递交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

在“子养电”里,粟裕从全国战局来科学分析中原战局,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与此相应的关于作战和建军的重要建议: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其实,这份电报早在四十天前就起草好了,粟裕之所以这么迟才向中共中央发电,主要有两点:

首先,他主张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与中央军委的指示显然是不同的。他不想交一份未经思考的、半成熟的建议来增加中共中央的负担。实际上,当时中共中央已经作出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了。

其次,战场是动态的、瞬息万变的。粟裕必须要证实自己的建议符合当时中原战场的实际情况。因此,他又多观察了一个多月,将报告写得更加完整可靠,且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

但五天后,中央军委仍电告各军:渡江南进粟裕一边率部准备渡江,一边深思熟虑又写了一份电报上报中央军委

面对粟裕的第二封电报毛主席把即将归队的陈毅留下来研究,结果是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不变。但采纳了粟裕关于渡江时机、地点、方法的建议

4月18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粟裕指挥作战。网络图

粟裕的三个月三封电报,引起了毛主席和中共高层的重视,毛主席粟裕当面相商。4月末,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听取了粟裕的详细汇报,当场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同意华野留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

同年11月6日,粟裕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地方部队40万。在战役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

战役结束后,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斯大林也在其日记中写道:60万打败80万,奇迹,真正的奇迹。(欢迎关注“新史记”号:xsj274)

相关推荐:

二战德国女兵,打炮的时候可不含糊!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必败?这必然之果,看洪秀全的金尿壶就知道了!

露梁海战——原本有机会乘胜消灭日本军国主义

甲午战争的过程:清军节节败退战场全面溃败

91岁老兵忆抗战:部队几乎每天转移几分钟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