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独立作战7天7夜死守要塞,面对部下劝说撤退,他的回答一针见血

发布时间:2013-03-04 栏目:专题 投稿:粗暴的太阳

文/历史与地理

“将军百战死,岂能惜此头”,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在面对着日寇入侵时,都会发出这样的一声怒吼。滕久寿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虽然当时国民党高层对待日本的态度摇摆不定,但是对于滕久寿来说,无论到任何时候,他都是一个尽职尽责,百战不退的军人。生于1899年的滕久寿,曾经在黔军中干过多年,因其作战勇猛,屡获升迁,1929年最终被任命为吴淞要塞司令部的参谋长。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日军在东北,华北,华南屯集重兵,妄想占领中国。而在吴淞口的当面,就是日军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大型的舰队。滕久寿曾不止一次提醒要塞司令,日本人野心很大,要当心他们突然发动袭击。要塞司令却以中日两国现在还有邦交关系,不会出事为由,说滕久寿有些小题大作了。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不宣而战,突然向吴淞口炮台发起了攻击。此时要塞司令却临时宣布辞职,要塞内部顿时一片混乱。 关键时刻,身为参谋长的滕久寿站了出来,临时充当了司令官的角色。要求各部队立即投入战斗,在他的督率下,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奋勇出击,屡次打退凶悍日军的进攻。但是由于国民党高层在对待日军进攻的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见,导致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得不到任何的支援,只能孤军奋战。而在吴淞要塞滕久寿的部队已经独立坚持了7天的时间,越来越吃力。部下屡次劝他撤出阵地,他都慷慨激昂地说,我们是军人军人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荣耀,不许再说后退的话,后退者,杀!

2月4日,天气晴朗,沉寂了多时的吴淞要塞再次响起了警报声。天空中飞过来了数十架日军的飞,而在黄浦江外,数十艘敌舰也全面开火。炮火过后,整个吴淞要塞被炸成了火海。滕久寿没有退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颗炮弹爆炸,弹片打中了他的左胸,顿时血流如注。他包扎之后继续指军,又一颗炮弹飞来,弹片直接穿透了他的腹部,高大的滕久寿倒地牺牲,时年只有33岁。士兵们一看长官阵亡,悲愤莫名,他们把滕久寿的遗体包好,运下了阵地。 滕久寿一心为国,坚决抗日的决心和勇气感到了整个上海,在他的追悼大会上,宋庆龄发表了演讲,高度赞扬了滕久寿将军的英雄壮举,并称他是我辈民国党员的学习楷模。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廷锴写下“血洒松沪”4字,上海人民和十九路军官兵的抗战热情更由此大为激发。

相关推荐:

秦始皇本纪_原文_翻译-司马迁

黎明《舞在你的笑容》歌词

六哲《没有了爱情也要生活》歌词

关泽楠《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