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被世人忘记的血战:刘邓主力团竟全军覆灭

发布时间:2013-03-09 栏目:专题 投稿:传统的睫毛

1947年2月11日,深夜12点,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按规定时间对郑庄寨展开攻击。不料从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难题——由于事先未来得及对地形地物进行详细侦察,登寨梯子做得短了,没法跃上寨墙;想加长,部队又处于旷野之上,无村落可依,到处都找不到器材。

在实施第二次攻击时,各主攻团便改从寨墙较矮的地方登城,但是那里敌军火力较猛,部队伤亡很大。

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令人闻风丧胆

动不了郑庄寨刘伯承所交代的“打得猛,打得狠”就都谈不上了,陈再道非常焦急,他下令组织第三次强攻。

第三次强攻使用了炸药爆破。2月12日,凌晨4点,北寨门被炸开一个缺口。虽然部队沿缺点还是没能攻得进去,不过终于起到了“打敌所必救”的效果:第五军离开原驻防地向西回援。

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令人闻风丧胆

刘伯承在战前就跟陈再道约定,只要第五军回援,二纵马上撤出郑庄寨,此谓“打得快”。获悉相关情报后,他再次指示二纵于拂晓前撤出战斗。

陈再道立即部署撤退事宜。撤退命令从纵队传达到旅,再从旅传达到团,其间都要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可是六旅旅部打给该旅十六团的电话却怎么也不通。

不通是因为电话线被炸断了。一般情况下,野外布线都要有复线,但十六团未架设复线,而炸断的电话线又未能得到及时修复,结果导致六旅指挥机关与十六团一直都联系不上。

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令人闻风丧胆

十六团有一个营被敌军挡在了行军路上,真正到达郑庄寨的只有两个营。在旅部传达撤退命令之前,团长宋东旭早就率部突入了郑庄寨内,只是由于电话不通,所以旅部始终都不知道这一情况。

直到需要通知各团撤退六旅旅部才惊觉十六团尚在郑庄寨内。旅长王天祥急忙命令十七团沿着突破口继续向寨内深入,以协助十六撤退

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令人闻风丧胆

由于敌人火力封锁严密,十七团未能攻进寨内。在无法进行电话联系的情况下,王天祥只得一边向上报告,一边派人通知十六团立即外撤。

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任何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随时发生。天亮后,参战部队大部分都撤到了郑庄寨外围,惟有十六团仍被困在寨内,陈再道闻讯大为震惊。

2月12日下午,当六旅撤到黄河故道北岸时,远处郑庄寨方向的枪炮声还在响个不停,显示攻入寨内的十六团依旧未能突围。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王天祥和旅政委刘华清商量了一下,决定不走了,让部队就地集结休息一下,准备向郑庄寨组织反击,以接应十六团北撤。开始陈再道同意他们的意见,并让四旅、六旅各组织一个突击队,对郑庄寨展开强攻,然而这一方案遭到了刘伯承的否决。

第五军正朝郑庄寨驰援,又是白天,刘伯承认为不仅救不出十六团,还会造成更多的伤亡。他让二纵继续北撤,把第五军再向北拉。

战争年代的刘伯承元帅

深陷重围的十六团已经接到了撤退命令,但两次突围均未能成功,最终除40余人冲出寨子找到大部队外,其余人员自团长宋东旭以下全部牺牲。

十六团是六旅乃至二纵的主力团,抗战时期即以作战勇猛、善于攻坚著称,曾被八路军总部命名为“冀南战斗模范团”。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该团一直担任六旅前卫,在定陶战役等一系列大小阵仗中屡建战功。

相关推荐:

一战期间的各种古怪武器装备

八路军最大叛徒,收文工团员为小妾,上将不当当汉奸

钓鱼城之战战争背景:防范蒙古铁骑入侵的堡垒

日本战犯回忆录披露:日军残酷虐待赵一曼并枪杀

慰安妇回忆:逃跑失败后遭遇侵华日军恐怖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