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揭秘:解放战争中国军精锐战斗力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2013-03-09 栏目:专题 投稿:默默的柚子

1946年9月29日上午,“龙战”打响。刘伯承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二纵把他的战术要点都给用上了,他们以龙固集为中心的运动防御实施得非常成功有效。

第五军的火力是强,但在战术打法上,它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即过分依赖于火力的发挥,而且打仗比较程式化,总是先来一套飞机大炮坦克的立体攻击,然后再出动步兵进行冲锋。

解放战争国军精锐还是有一定战斗力

二纵很快就掌握了对方的这一套路。他们以三分之二兵力分布于前沿,三分之一位于纵深准备反突击。前沿部队在敌军实施轰炸时,就躲进工事,一俟轰炸结束,敌军步兵接近,马上从工事里钻出来,以突发短促火力予以杀伤,同时抓住时机实施反突击。

刘伯承原来估计“龙战”最多只能守到10月3日,没有想到二纵居然守到了10月7日,而且龙固集始终没有丢失。在这9天里,第五军前进不到10里,伤亡近2千,而二纵的伤亡数却只有数百。刘伯承战后特颁嘉奖令,称赞“龙战”是“本次作战的模范防御战例”。

解放战争国军精锐还是有一定战斗力

由于“龙战”出人意料的顺利,刘邓开始专注于围歼整十一师的“凤战”。

十一师就是那个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经败于中央红军之手,后来又迫使中央红军离开苏区进行长征的老十一师。这支陈诚的基干部队历经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是他们曾在中央红军手中尝到过厉害,也相应总结和积累了一些反游击战、运动战的办法。

打运动战就是要让对手露出破绽,但这次因为晋冀鲁豫野战军未能大踏步机动,双方主力距离较近,使得整十一师事先有了警觉。就像当初进入中央苏区进行“围剿”一样,他们在行动时变得非常狡猾:昼间前进,各部会密切协同,而且一定先派大量便衣在周围进行搜索、警戒,不做好必要的反袭击措施,决不轻易冒进;晚上宿营,不仅全都紧靠主力退缩集结,而且外围村落还驻扎着警戒部队

敌方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有如一块钢板一样,围攻部队就不太容易对其进行分割包围。10月1日,又突然下起大雨,“凤战”的预设战场张凤集变成了一片水网地带,这也给参战部队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对步兵的机动极其不利。

解放战争国军精锐还是有一定战斗力

一直到10月3日,“龙战”已进行了五天五夜,整十一师第十一旅的位置前突,刘邓才抓住机会,下令各纵队于当夜向其发起攻击。

可是这次攻击实际上还是启动早了。整十一师并没有充分展开,战斗单位全都集结在一起,很难单独围歼其一路或一点,而且各纵队在进攻时又机械套用了定陶战役中的攻坚打法,以火力火力,但最后发现要比火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十一师既能像老西北军那样打野战和近战,同时又兼具装备精良,火力凶猛的优势,战场上其密集的炮火有如飞蝗一般。尤其让进攻部队印象深刻的是,整十一师的炮兵水平很高,善于组织步炮协同。三纵二十五团本已占领了西北外围的李胡同村,敌军集中20余门火炮进行猛轰,结果该团的防御工事悉数被毁,村内民房仅剩下残垣断壁。

解放战争国军精锐还是有一定战斗力

相比之下,晋冀鲁豫野战军火力较弱,不仅弹药少,而且所使用的手榴弹、迫击炮弹有好些是不能爆炸的“臭弹”。步兵在发动冲锋时,又往往陷于大雨形成的积水泥泞中,更使冲锋的效果大打折扣。

十一师称得上能攻善守,它在防御上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方法,即通常以一个加强连在村外实施移动警戒,这样既易使进攻部队扑空,又能保障基本阵地。

二十五团对敌人的这一打法不熟悉,他们在向李胡同攻击时,防守李胡同的一个骑兵连不战而逃,但实际对其基本阵地起到了报警作用。敌主力由此发动反击,对进入村庄的二十五团实施了集中轰击,从而使二十五团蒙受了较大损失。战斗中,该团四连数次进行编组,最后只编了两个班。

相关推荐:

十张老照片:直击甲午战争后大清海军的中兴之路!

侵华日军军用手票原来是这样的

淞沪会战:15万国军为何抵挡不住5万日军的进攻?

东北冬季攻势:东北战局被彻底掌握在林彪手中

抗战英烈肖永智:牺牲在陈官营“反扫荡”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