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抗战风云录:新四军海防团抗日被称黄海蛟龙

发布时间:2013-03-12 栏目:专题 投稿:刻苦的红牛

这是1944年新四军海防纵队陶勇,在一次海战之后,用缴获日寇的相机采取自拍的方式,拍下了唯一的一张海防纵队团以上干部珍贵照片。海防纵队新四军盐城重建军部后,一师争对华中日军的重点进攻,依托大海和沙荒滩涂地带便于回旋等,专门创建的一支海防部队!

1941年4月,新四军1师苏中军区成立。由于苏中军区紧靠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是华中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为此,粟裕决定把第2分区境内以三仓镇为中心的方圆约15公里的沙荒滩涂地带,作为苏中根据地的基本区。这里不便于敌人活动,却有利于我们回旋,还可以成为向海上发展的依托。粟裕决定组建专门的海防力量,负责开辟海上广阔的回旋余地,以便配合陆地上的反扫荡斗争。最初是以苏中军区后勤机关一部和山炮连、警卫分队为基础,组建一个海防大队,主要负责控制苏中根据地沿海的港口,并力求深入近海开展对敌斗争。同年秋天,在这个海防大队的基础上,苏中军区党委决定再抽调3个警卫连,连同原来的海防大队,正式组建苏中军区海防团,并由第3旅旅长陶勇兼任海防团团长。当时,作为苏中军区海防团的发展基础是一支不到200人的队伍。

新四军资料图

1942年冬,海防团来到弶港、北坎地区开展工作。深入到贫苦渔民中,向他们宣传反剥削的道理,渔民们逐步提高了阶级觉悟,纷纷要求跟老板进行说理斗争。经过一系列经济斗争的胜利,渔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不久就组建了“渔民抗敌协会”,开始进行有组织的斗争。为了保卫渔业生产,防匪抗敌,又组建了渔民抗日自卫队。随着渔民抗日自卫队的不断扩大和海防团实力的发展,军分区陶勇司令员决定,海防团尽快到海上活动,逐步担负起保护渔民生产,深入近海开展对敌斗争的任务。

新四军资料图

通过向“渔会”征借船只,海防团凑足了40多艘木船,组织了自己的船队。船队出海作战的首要目标,就是打击横行在近海海区的海匪。采取政治争取的政策,收编抗日力量。随着苏中近海的几股海匪先后被争取过来,海防团收编了200多条木船、800余人、400多条枪。根据斗争的需要,苏中军区党委决定把海防团扩编为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员,陆洲舫任副司令员。纵队下辖三个团,原海防团为一团,孙仲明部为二团,陆洲舫部为三团。在扩编工作中,苏中军区党委给海防纵队派来一批优秀政工干部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员,作为这支海防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海防纵队经过团结改造,已经成长为具有海上作战能力的一支新四军部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保卫苏中根据地近海海域的艰巨任务,在反封锁、反“清乡”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人民海军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海上作战经验的宝贵人才。

1949年4月,我军在组建华东军区海军时,海防纵队划归华东军区海军序列,改称海军警备第一纵队

抗战风云录:新四军盐城抗战大破日军七万人

新四军取得高杨战役、阜宁战役后,盐阜地区只剩下盐城这一座敌占城市。1945年10月底,新四军2万大军对伪军占据盐城发动总攻。然而当新四军抵达城下时,战斗已宣告胜利结束。这里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合计歼敌7万

“北有延安、南有盐阜”之说风靡一时

盐城乃至盐阜地区,有中共抗日的“第二中心”之称。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同年,中共中央华中局在盐城成立,与此同时,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核心也正是盐阜地区。因此,盐城已经是抗战中后期中共抗日力量在整个华中地区的党、政、军指挥中枢,众多领导机关集中在此。当时就有“北有延安、南有盐阜”之说。

新四军剧照

据统计在抗战期间,整个盐阜地区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部队,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6300多次,毙伤日、伪军7万余人,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5年9月,在经过高杨战役、阜宁战役等重要胜利后,盐阜地区只有盐城一城尚未解放,成为伪军孤悬在苏北中部的一座顽固据点

抗战资料图

此时,盐城为其伪军第四军赵云祥部据守,1万余人,战斗力较强。日本侵略军投降后,赵部秘密接受国民党改编,依仗国民党作后盾,继续负隅顽抗,拒不投降。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决定拔除盐城这最后一个伪军据点

势如摧枯拉朽

2万人围攻盐城,四五天就扫清外围

10月中旬,我军调集苏中、苏北两个纵队的兵力及地方武装共20000余人,包围盐城及其附近据点,发起了对盐城的攻坚战。

10月30日夜正式打响。我军先以密集的炮弹摧毁伪军地堡工事,然后突破防线。伪军据点盐城突围,遭我伏击,伪军四处逃窜,很多据点被攻克,当天的战斗一举毙伤、俘获伪军1800余人。

11月3日,我军乘胜进军,一部先后拔除多个据点,直抵盐城东门城下,同时对盐城东北外围据点发起攻击,并强攻盐城飞机场,最后抵达盐城东北;另一部则攻克北袁庄据点后,迅速推进到北门闸一带,并且攻克盐城以西三里窑据点,逼进盐城西门。至此,仅仅四五天,盐城外围据点全部扫除,共歼伪军3600多人。

抗战资料图

最终和平接收

两位“地下党”带着伪军代表出城起义

新四军兵临城下,赵云祥四面被围,军心动摇,士气低落,盐城解放已经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中共苏北区委所属大股伪军上层联络工作委员会,通过预先打入伪军内部的共产党员郭鑫和(公开身份是四十师参谋)和敌工关系人路耀林(公开身份是伪第四军军部副官处长),劝说赵云祥和伪第四十师师长戴心宽起义投诚。赵云祥见孤城难守,大势已去,遂由郭鑫和、伪第四军代理参谋长张伴农、戴心宽等先后出城与新四军前线指挥部领导谈判,达成起义协议。

抗战资料图

11月11日上午,赵云祥、戴心宽在城防司令部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由戴心宽通报与新四军谈判情况,宣布起义,并由赵、戴联名发出起义通电。下午,苏北区党委敌工部长薛尚实率工作组70余人相继进城。盐阜区公安局长傅宗华亦率领敌工和保安人员进城,接管伪地方保安队、县政府机关及档案资料,并搜捕伪盐城县县长田茂舟、汉奸特务分子陈乔、谭学正等。

中共盐城县委、县政府机关于14日陆续进入盐城,15日召开万人大会欢庆盐城获得解放。赵云祥部起义后,新四军军部授予该部华中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番号。11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庆贺盐城解放,并称盐城解放后,现在苏北全境无敌踪。

相关推荐:

怒江之战第13集剧情介绍 边晨中神尾一郎圈套

揭秘:抗日战争中唯一拼刺刀牺牲的军长是谁?

甘肃骊轩居民到底是不是2000年前的意大利远征军

湘潭幸存抗战老兵李桂伏:102岁高龄老人曾是司号长

黄海海战疑问: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