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哪位开国上将有绝世功夫?一拳打死一个土匪

发布时间:2013-03-14 栏目:专题 投稿:独特的野狼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革命前辈的故事,其中就有“天下侠客两个半”的说法,说是这三个人的武功深不可测。这其中许世友上将。

至于许将军的武功到底有多高,谁也说不上,只是说有一次,军分区聚餐时,大家一致要求许将军表演一下他的绝技。许将军不好推却,就下令关掉电灯,说好二秒钟后打开。顿时,大厅里出静得静,然而等到打开灯时,却的不到许司令了,大家正在寻找良久,许世友将军在头顶上说话了,原来他已趁着灯灭时“飞”到了房梁上。

于是,打从小就对许军有一个敬佩之情,直恨自己迟生了几十年,只恨自己不争气,见不到这么个绝世高手。

又说,许世友能飞檐走壁,一堵高高的墙壁,他可以不借助任何外物,而能够一下飞了上去。长大了,也就知道,这个功夫叫"壁虎功",但是否真能飞檐走壁,却不得而知。

至于许的武功是怎么来了,老人们更是津津乐道,说他从小就在少林寺出家,当了八年和尚,学得了一身绝技,由于想念家中老母,没听师父劝告,决定回家伏侍老母。下山前,按寺中规矩,打出了十八铜人。所谓十八铜人,是少林寺的一个阵法,由寺里的十八个武功最高强的弟子组成,据说少林俗家弟子下山时或是僧人想还俗,必须把由十八人组成的阵法打败,如果输了,则要受罚。而许世友轻松地下了山,可见其武功之高。

许世友视察东海舰队时将60多斤重的铁锁举过头顶,许世友视察东海舰队时,见水兵正在锻炼,他将60多斤重的铁锁举过头顶,风趣地说:“水兵能举,老将也能举。”

几年前,我也曾搜索过一些许世友的传奇来看,目地之一是想“见识”一下这位传奇式将军的“武功”。也就知道了虽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可真还有那么回事,许将军的的确确在少林寺学过功夫。他的武功究竟如果,书上只记载了他下山后三拳打死地主的儿子,一拳打死一个土匪,后来参军时又不慎失手几拳打死一个士兵。这一切,说明许世友确是个"武林高手"。

那他的武功到底到了怎么样的程度呢?

许世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6年生,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多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于陕西漫川关被国民党军堵截,他指挥第34 团勇猛拼杀,为全军打开通路。在反“六路围攻”中,指挥万源保卫战,坚守阵地3个月,打垮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1936年底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许世友正抱着二百斤重的一袋小麦过磅

1938年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曾参与指挥香城固伏击战。1940年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参与领导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参加莱芜、孟良崮战役。同年8月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率部进行胶东保卫战和周张、潍县、兖州、济南等战役。1949年起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许世友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54年回国后,历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4年在南京军区曾总结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群众性练兵运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10月22日于南京病逝。

越南用化学武器激怒许世友:谅山1间房也不留

1979年1月2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美国。他在华盛顿受到热烈欢迎,象征无产阶级专政的五星红旗有史以来第一次与星条旗并排飘扬在白宫上空。

当被问及中国的对越政策时,邓小平气定神闲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半个月后,中国数十万军队对越南发动了猛烈进攻。

中国高调“教训”越南,不仅再次印证了“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条国际关系的铁律,也彻底斩断了意识形态的脆弱纽带,抛弃了社会主义兄弟之间的那份浅薄的惺惺相惜。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沉重打击了越战胜利后信心极度膨胀的越南,对刚刚经历“文革”劫难的中国也是一次重大的洗礼。此战奠定了邓小平的政治地位,为其后对军队的改革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打开了道路。也是利用这次“兄弟反目”的机会,中国改弦更张,破除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将自己融入到世界文明之中。

背叛

包括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内,全世界都对中越之战的突然爆发感到惊诧。因为在那之前的几十年,中越之间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追求国际共产主义和推进世界革命的共同事业,让两国两党走到一起,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1946年至1954年),建立政权不久的中共为帮助越南抵抗法国,尽己所能。不仅派陈赓、韦国清等高级将领参与越共军队的组织和训练,还令解放军在云南和广西协助越南组建了5个精锐师。

在同美国人的战斗中,中国给予了越南更加无私的支援。仅仅有价的物资援助就接近20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派出相当数量的军队部署在北越,用于防空和保护交通线路。最高峰时,同时驻扎在越南中国军队达到17万人。

来自中国有求必应的援助是越共军队越战越勇的精神支柱和令西方人无法征服的力量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言:“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然而,中越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还是产生了裂痕。在这其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中越双边关系的外部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在19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与苏联老大哥交恶,1969年3月,在两国边境爆发珍宝岛战争,中苏彻底决裂。此后中国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中国北方陈兵百万,成为中国领导人眼中最大的外部威胁。

美国战败于越南之后,苏联加紧拉拢越南,试图填补美国留下的安全真空。越南于1975年取得统一之后,中国曾劝说其拉开与苏联的距离,警惕苏联的霸权主义,但中共的反霸政策被越南拒绝。

越南原本试图在中苏之间玩平衡,有意刺激两国在援助上展开竞争。然而,“文革”后期的中国已处于深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之中,再无余力贿赂这个有五千万人口的国家。1975年11月,在寻求中国援助的努力失败后,越共总书记黎笋到莫斯科讨到一笔庞大的援助。

中国断绝对越援助,越南则干脆抛弃了在国际共运中羞羞答答的中立立场,执行起亲苏路线。1978年,苏联越南纳入到由东欧苏联卫星国组成的经济互助委员会,而越南则同意让苏联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1978年11月3日,《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正式签订,其中有明确的军事援助条款。越南背叛中国投靠苏联,让中国人感到无比心寒。

苏联咄咄相逼的同时,西方对中国释出善意。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次年2月尼克松接踵而至。虽然此时中国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主要出于防范苏联的考虑,但这对越南来说无疑是背后一刀。周恩来两次飞往河内,都没能获得“小兄弟”的谅解。

在19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力图组成对抗苏联的反霸统一战线。1978年,中国同日本签订友好条约,坚持加上一个反霸条款。同时,中国调整对东南亚各国的政策,支持它们结成军事同盟与美国合作,遏制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这在越南人看来更是赤裸裸的背叛。

表面上,中美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安全领域,但这只是序幕。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急需摆脱已经穷途末路的阶级斗争路线和计划经济方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需借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实现产业转移和升级。

双方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隔阂。无论是否有意为之,中越交恶都成为中国缓解西方疑惧的难得机遇。

冲突

越南攀上了苏联中国也交了美国这个新朋友,而美、苏分别被越南中国视为死敌,分道扬镳是大势所趋。1970年代中后期,中越之间又爆发一系列冲突,将两国引向战争

中越边境的领土争端是导致战争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国官方对民众公开解释的唯一原因。中国在战前指责越南“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方忍无可忍,对其实施惩罚。

越南战争爆发之后则指责“北京扩张主义集团”,称:“北寇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

中越领土争端主要分为陆地边界线、北部湾划分和南沙群岛归属三部分。由于两国当时都没有立即进行石油或是其他海洋资源开发的计划,所以海上冲突并不严重。1957年至1959年间,两党曾经达成协议,承认现有陆地边界,维持现状,搁置争议。但越南统一之后,领土争端顿起,但是全部争议地区总共也不超过100平方公里。

中越边境小纠纷不断,从1976年开始每年都有数百起,1979年年初到2月16日短短一个半月时间里,就发生边境流血事件129起,造成中国居民和边防人员死伤100余人。而使流血事件愈演愈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侨问题。

华侨在东南亚诸国普遍存在,他们是这些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控制着命脉行业,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够轻而易举颠覆弱小政权。而华侨还以爱国着称,所以常常被称为中国的第五纵队。事实上,中共确实曾支持由华侨组成的印尼共产党夺取政权的计划。这让各国甚是忌惮。

越南华侨150余万人,南北部实现统一后,越南开始实行废除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强制从华人手中夺取经济控制权。越南武装人员肆无忌惮地进入华人住宅,没收所有财产。

1978年3月,越南正式宣布废除私有,所有华人华侨的财产被洗劫一空。许多华侨被驱赶到新经济区当农民,不少人选择了自杀。中国政府曾三次秘密照会越南政府,抗议对华人的迫害,但根本无济于事。

自1977年年初,越南开始在与中国毗连的省份推行“净化边境”的方针,把很早以前从中国迁居越南的边民成批驱赶回中国境内,以后又逐步扩展到越南其他省份。据统计,1978年4月至8月就有16万华侨被驱逐回中国,死难者和流落到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难侨则无法计数。

就在中越领土争端和华侨问题日益严重时,柬埔寨越南的矛盾彻底爆发。

印支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曾被法国殖民者作为一个整体统治着,独立之后,越南继承了建立印支联邦的理想。1975年4月,柬埔寨极左势力红色高棉攻占金边,开始其血腥统治,柬越两国边境战争越演越烈。1978年12月底,越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全面入侵柬埔寨,两周就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推翻了与中共友好的红色高棉政权。

中共早已觉察越南苏联支持下的地区霸权主义倾向。邓小平在访问缅甸、泰国、新加坡诸国时就曾多次强调越南对整个中南半岛的威胁。等到越南真的跨出那一步,邓小平不可能不闻不问了。

中越冲突虽然复杂,但任何单独一条都不足以让经济孱弱的中国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领土争端只要双方心平气和谈判并不难解决;华侨问题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曾发生,红色高棉在3年时间内杀害了30万华侨,占到柬埔寨华侨人口的一半,而中国并未对其实施任何惩罚;

中国柬埔寨实行围魏救赵并没有道义上的依据,只要处理得好,越南柬埔寨的利益与中国利益并非不能共存。然而,当各种冲突集合在一起,再从美苏争霸的全球视野进行利益抉择,邓小平十分果断地选择了战争

血与火的战争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当日凌晨,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56万解放军对越南发动了突袭,与广西、云南相对的越南6个省11个县燃起了熊熊战火。在一轮地毯式轰炸之后,中国军队20万人从26个缺口越过边界杀进越南。在坦克和后方炮火的支持下,解放军在两天里,占领11个越南边境市镇。

然而,虽然越军在数量和火力上远远不及中国,但抵抗之强烈出乎意外。刚刚经历越战洗礼的越南,全民皆兵,各种丛林战术运用自如,北部谅山、莱州、黄连山、广宁等省早就战壕密布,犹如铜墙铁壁。

中国军队既不熟悉地形,在“文革”中又缺乏训练,指挥体系紊乱,以致损失惨重,仅开战后的两天伤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若不是越军20万精锐身陷柬埔寨,只留10万部队防守北方,解放军的伤亡会更加严重。

中国原本预计一周内拿下全部五个省会城市,但直到开战三周后才攻下谅山谅山作为越北最后的屏障,再往南就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越军在谅山一带拼死抵抗。3月1日,越军从河内赶来增援的首都防卫军精锐第308师向谅山展开反击,并使用化学武器。

中国军队东线总指挥许世友愤而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中国军队利用炮兵优势对谅山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轰炸。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方米。

高平、谅山的所有工厂也全数被中国军队爆破,而它们大多由中国援建,此举即是对越南“背信弃义”的复仇。

中央军委确定的战略原则是: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歼敌速回。3月5日,谅山之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当即宣布撤军。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整个战争仅1个月。

中国教训越南,实则也是给了苏联一个耳光。虽然《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墨迹未干,但苏联并未给越南实际援助。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强烈谴责这次入侵,说“这是公然无耻的国际海盗行为,要中国人立刻撤军”,但仅此而已。

此战之后,中越边境上的摩擦依旧频繁,冲突持续了整个八十年代。十年中,越南经济几乎停滞,直到1990年中越才一笑泯恩仇。而当时被越南侵占的柬埔寨现在也开始感谢越南消灭了屠杀人民的红色高棉政权,“拯救了柬埔寨”。

表面上,中国发动侵入越南战争毫无收获,既没能挽救红色高棉政权,也没有动摇越共的统治,甚至也没有得到一寸领土,反而被国际社会指责“以大欺小”。

中越之战这并非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对内,邓小平为首的改革派稳固了政权,民心重新凝聚,党内、军内的改革障碍被顺利扫除。对外,以民族利益为由与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一战,有效缓解了西方对中国的不信任。结束了中国的孤立局面,顺利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1979年8月,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华时说:“虽然我们制度不同,但是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为此,我们将坚定地和你们站在一起。任何企图在世界舞台上孤立和削弱你们的力量也有悖于美国的利益。”这段讲话被全世界媒体引用来说明美国中国年初行为的赞助。

相关推荐:

从赤壁之战看罗贯中的军事思想

红军改编后释放的善意:朱德彭德怀通电拥蒋抗日

辽夏战争的背景:辽国与西夏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

解密:美国曾计划联手苏联用核弹摧毁中国核设施

陉城之战:这场攻韩“闪电战” 白起是怎么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