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范荩:参加过南昌起义却牺牲在武汉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3-03-16 栏目:专题 投稿:舒服的面包

抗日英烈范荩(1899—1938 年),原名孟声,字致博。江西丰城淘沙后坊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军第一九八师少将副师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范荩烈士简介

范荩(1899-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副师长

原名孟声,字致博。男,1899年出生,江西丰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曾任黄埔军校第3期总队部教员及第7队少校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经张治中介绍,在国民政府湖南省保安队任人事科科长。1937年在武汉参加珞珈山将校训练班。卢沟桥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副师长。1938年夏,日军攻陷安庆后,投入14个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团和2个野战重炮旅团、2个战车团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计约35万兵力,沿长江两岸分五路进攻武汉范荩奉命率部驻防长江北岸湖北黄陂地区。9、10月间,日军先后攻陷广济、田家镇等要塞后,一部向198师所在的湖北黄陂逼近。1938年9月,范荩在与日军的激战中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范荩烈士生平经历范荩(1899—1938 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军第一九八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原名孟声,字致博。1899 年出生于江西丰城淘沙后坊村。少年时在家中随父读书,后入南昌二中求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1922 年毕业后,在广东黄埔军校任第三期总队部教员及第七队少校队长。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 年8 月1 日参加南昌起义, 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他领导的三十团团级以下军官全部是共产党员。聂荣臻元帅曾在回忆录中赞誉范荩是“一位出色的团长”和“一位很忠诚的共产党员”。南昌起义失败后,范荩带领部队转移,师长蔡廷锴带队脱离起义部队,将范荩的第三十团全部缴械,范荩等共产党员也被遣返回乡。

1930 年,经张治中介绍,范荩担任了国民党湖南省保安处第二科(人事)上校科长。1937 年入武汉珞珈山将校训练班学习。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范荩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军第一九八师少将副师长。1938 年夏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

1937 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12 月13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先后调集约一百三十个师和飞机二百余架、舰艇及布雷小轮三十余艘,共一百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1938 年6 月日军攻陷安庆后,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日军先后投入作战的兵力共九个师、三个旅和两个野战重炮旅、两个战车团, 航空兵三个飞行团各型飞机三百余架, 海军第三舰队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共约二十五万人。范荩所在部队驻防长江北岸。9、10 月间,日军在先后攻陷广济、田家镇要塞、浠水等地后,向第一九八师所在的湖北黄陂逼近。范荩将军在与日军的一次激战中,不幸阵亡。时年39 岁。

范荩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中将。

碉堡烈士:毛泽东为什么没给董存瑞题词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毛泽东资料图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碉堡被炸毁,隆化解放了。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董存瑞烈士

解放战争中曾涌现出来过无数英雄,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位无疑是董存瑞与刘胡兰了。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曾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董存瑞的牺牲地河北省隆化县曾请毛泽东为董存瑞题词,毛泽东却没有亲笔为董存瑞题词,后改由朱德题了,这是为什么呢?

2002年8月16日的 《人民政协报》发表了王振平、宋桂平、宫继军的署名文章《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题词的前前后后》,解开了这一谜团。

1948年6月8日,中共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委员会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英雄生前所在部队的六连六班为“董存瑞班”。原冀热察行署决定,把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一九五○年九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又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为了缅怀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董存瑞烈士隆化县人民1954年在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

1956年冬,经国家民政部批准,隆化县计划扩建董存瑞烈士陵园,修建董存瑞纪念碑。当时在隆化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一直从事陵园筹建工作的冀兴坡,接受了去北京呈请题词的任务。冀兴坡带着县委和县人委的信前往北京,信的大意是,全县22万人民盼望伟大领袖毛主席给董存瑞烈士题词。冀兴坡肩负重任先赴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到省委组织部换信,然后再到中央办公厅东北口,一个细高个、身着一身北京蓝的干部接待了他,告诉他下星期三来。冀兴坡住在北京珠宝市街正泰旅馆等候。星期三准时再去,被介绍到办公地址在皇城根的政务院内务部,内务部部长谢觉哉接待了他,并让优抚司邹司长具体办理。冀兴坡到优抚司后介绍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和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情况,邹司长听后很重视,让其等候消息,说一定把这个事情反映上去。

兴坡在京一边等待题词,一边办理纪念碑大理石事宜,恰巧北京正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一侧500余人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冀兴坡找到修建委员会主任李琛,介绍了董存瑞的事迹,李琛听后很感动。红军出身的李琛对隆化方面大力支持,很快办好“赠送隆化碑料一块”手续,一个星期后,大理石基本落实。

落实完大理石事宜后,冀兴坡二次来到内务部优抚司,邹司长说这事领袖们还未定下来,你还是先回县里等着吧。这样就到了1957年,农历正月底,冀兴坡三到内务部优抚司,司里告诉他还未题呢,要再等一段时间。1957年3月1日陵园扩建要施工,冀兴坡返回隆化做筹备工作,待一切安排就绪后,4月份冀兴坡和县教育科主管科员刘显荣四到内务部优抚司,优抚司的同志回话说领导还没定下来,但我们会尽快促成此事的。冀、刘二人办理完大理石任务后,返回隆化

1957年6月初,冀兴坡第五次来到了内务部优抚司,这次有了结果了,只见邹司长将一张16开大的题词郑重地交给了冀兴坡。上书“舍身为国,永垂不朽”8个大字,落款为“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冀兴坡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题词,心情很激动,但是全县人民是请毛主席题词的,怎么换成了朱总司令,毛主席不是给刘胡兰题过词吗,为什么没给董存瑞题词呢?邹司长解释,毛主席说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所以还是请总司令题合适。冀兴坡这才领悟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伟大友谊,毛主席对朱总司令的尊重,对董存瑞烈士的重视。冀兴坡赶紧返回隆化,把题词上交复命。

1957年10月18日,朱德为董存瑞烈士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被镶嵌在落成的高14.5米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的正面。这8个字是对董存瑞烈士短暂而又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座四周环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洁白的栏杆雕刻着造型美观、朴素的浮雕、花瓶和装饰花纹,使挺拔的纪念碑更加雄伟、壮观。

相关推荐:

二战日军被俘虏了之后为啥美军放他们走他们也不愿意走呢?

隋唐洺水之战对敌双方是谁?洺水之战对当时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老照片记录:二战中美军武器试验场上,打枪的女汉子

揭秘:毛主席逝世前留给华国锋哪三条遗言

抗战回忆录:川军弹尽粮绝用农具搏命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