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驳浪漫的贱客之《近卫军队长:典韦VS赵云》

发布时间:2013-03-23 栏目:专题 投稿:凶狠的唇彩

三国时有很多出色的将领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觉得他们很厉害、很伟大,这都是很正常的,他们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功劳赫赫,是我们做人追求的目标,这些都是好的。可我们有时一味的夸大自己的偶像,同时刻意地去贬低别的将领(也许是别人的偶像),一定要让自己心中的将领居于最伟大、最厉害、最完美的位置,这似乎不太合理!

任何人都有缺点,热病何人都不会成为完人!典韦的确很厉害,但作者为了突出典韦,就把赵云说得如此不堪,我实在无法接受,因为作者的道理实在差强人意。

首先说明,赵云不同于典韦,他的职务不是保镖之类,但楼主既然认为他是,那么我就从赵云所做的这类任务来与典韦比较。还有楼主的依据的多是是演义,那么我也依据演义。

典韦的忠勇,作者说的已经很清楚详尽了,那么就来看看作者所谓的赵云就不如典韦的理由是不是成立。

典韦最出彩、最悲壮、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事迹,就是宛城救曹操之战,作者描述的绘声绘色,大多是演义中的描述吧。但同时对于赵云的长坂坡之战,似乎是采用了正史三国志,不然怎么说赵云不是被数百人围攻”、“还是跟人1比1的单条”之说?三国演义上说曹操当时也在场,还叫人问赵云叫什么来着。试问,曹操不会只叫数百人保护自己吧,倘使如此,那再看看另一个场景: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赵云知道擒贼擒王,典韦怎么就不知道)。一千人都当不住,要是几百人,那恐怕赵云也要去冲杀曹操了(当然不可能,曹操在山顶上呢,但他决不会只带几百人在身边吧,淳于导还有千人呢)。况且演义上还说“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多少人算“拥至”,多少人才能“重围”呀?还要一打四将呀!“砍倒大旗两面”,作者知道大旗对军队的重要性吗?知道要用什么将领、多少人守卫吗?

还说“也没那个怕过他”。我们知道,曹操下令活捉赵云,既然大家不怕他,数百人死了几十个就把典韦搞定了,这么多人难道就捉不到赵云大家围在一起,就算只守不攻(活捉),累都要累死赵云了。的确,或许他们怕死,但围攻典韦的士卒就不是人,不怕死了吗?还说赵云装备好,可他的青虹剑不也是夺来的吗?再说赵云也是惯用长枪的吗?坐骑好?曹操可说了,要活捉赵云,可没说连战马也要活捉吧,难道打了大半辈子的仗,那些当兵的不知道“射人先射马”的道理?赵云防御不好,那马恐怕早就挂了。

又说“他也只不过挑一些无名之将而已了”,演义上说“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退一步,不是名将,也是将军吧。可典韦呢?他那一战杀了几个将军?至于“不是连续”、“7进7出休息了多少次”,试问赵云干吗要7进7出?不就是为了就人吗?同样是保护主子,何只有典韦没有休息,赵云就休息了呢?曹兵也在休息吗?没错,赵云的50人不是连续杀死的,典韦的就是了?没有连续杀人,就表明没有连续战斗了?没错,赵云没有保住夫人,也是找了张飞断后,那么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典韦保住曹昂、曹安民了吗(没有这哥俩,曹操恐怕也跑不了)?他是没找人断后,可他的结局怎样呢?挂了!

要是从正史来说,赵云可能没有呢么风光,可典韦呢?三国志说“韦以长戟左右击之”,“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可见,兵器没有被偷走,也不像演义上说的,死了半晌,还没人敢进门。

又说刘备的事故是赵云无能。那么请问:曹操被吕布拦住时,典韦在哪里?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要不是曹公机智、临危不乱,恐怕也早就一命呜呼了。说“且荆州那次差点让皇叔挂掉,以至于皇叔去周喻那里的时候都带的是关二哥” ,不知指的是荆州哪件事?不过要以三国演义所讲的来推测的话,恐怕是迎娶孙尚香一事了(因为刘备就去过两次,我记得),可是这时在刘备带关羽到周瑜军营之后发生的,作者怎么能拿来作证明赵云无能的证据?再说,诸葛亮借“借东风”逃离东吴,千叮万嘱刘备要派去接他的人,不也是赵云吗?保护诸葛亮去吊唁周瑜的,不还是赵云吗?说什么“蔡X都不怕的人”,“有将赵云放在眼里”,他不把赵云放在眼里,干吗把赵云支开呀?同时,张秀要杀曹操,不也是先把典韦的武器偷掉,在干掉他吗?从这方面来说,典韦还不如赵云,至少,蔡瑁不敢做出先杀死赵云的决定吧。

“100%的韦韦(好有安全感,特别是泡MM的时候)”,呵呵,保镖醉酒,自己差点命丧黄泉,死去了战功最多、可能被选作接班人的儿子,一个侄子,还有不少军队,这样的话作者还能说出口,我真是服了!

最后我们看看正史吧。三国志上说“皆重衣两铠”,“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韦以长戟左右击之”,“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可见,第一,典韦不是没有穿铠甲,而且是很厚的甲;第二,典韦不是一个人,还有几十人,而且作战勇敢;第三,典韦没有醉酒,武器也没有被偷走,因为此时已是“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打了一仗了;第四,典韦死后没有吓的人半晌不敢进门,相反,人家隔了他的头,还传着看。当然,赵云没有这么风光,曹操只派了5000骑兵追击刘备,但我们要看看这5000骑兵的实力:国则以骑兵为主,而且相当强大,他们曾打败过继匈奴后最强大的马上民族:乌丸,在延津也曾以五六百骑战胜文丑的五六千骑(还有步兵不可胜数),后归降的张郃更是少有的优秀的骑兵统帅。那么5000人算不算多呢?刘氏集团在建国后也只有三四千的骑兵他们在刘备征吴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东吴骑兵就更少了),之前更是少之又少。5000骑,已经相当恐怖了。再想一想强大的蒙古铁骑吧,您会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按成吉思汗的话,5000骑兵至少要打赢5万步兵)在这样的情形下,赵云能带着后主出来,真的是很不易了!至于功劳,别的不说,单就两次救主就已经是功不可没了(尤其是哪个年代)。

呵呵,当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我是站在蜀汉一边的,所以说话也有意无意偏向赵云,我承认这点,这是大家都有的,不只是我 。同时,我不想贬低典韦,三国志上说他“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是一个很好的将领和部下。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三国梦,有自己心目中的将领形象,他们有长出,也有缺点,比如典韦:为人报仇“并杀其妻”;比如赵云:虽一生无错,但我认为过于安分。我们欣赏他们的优点,遗憾他们的缺点,但我们不能一味夸张自己偶像的优点,捉住别人的缺点就往死里说,也不管片面不片面,正确不正确。退一步讲,就算你把典韦说得跟上帝似的,把赵云说得连猪狗都不如,我也不会放弃赵云去喜欢典韦的。

看到有人写自己喜欢的将领,尤其是对其不利的文章,大家都会找出许多错误之处,我恭候大家对我的批评,欢迎!

愿每个人的三国梦永存!

相关推荐:

硫磺岛战役美国大刀队砍向鬼子,后因威力太强大不人道才被取消!

刘邓大军罕见惨败揭秘:战后竟处决一军官

民国风云——黄埔之英,抗日名将海鸥将军戴安澜

中印两军千人对峙暂告段落 印称中国并非无所不能

揭秘:汉末名臣盖勋剿灭十常侍为何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