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读《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一文存疑

发布时间:2013-03-27 栏目:专题 投稿:留胡子的航空

相关链接: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 (点击阅读)

首先,我也一直认为魏延谋反一案有着不可告人的惊天大秘密,这点跟闻所欲闻同学不谋而合。但我不太认可杨仪主动谋杀魏延这个观点,原因有三:

1、事件牵扯人员太广,纸包不住火,杨仪罩不住这件事。

2、杨仪一介文官,不懂军事,无法短时间内笼络各部将军同谋并欺君。

3、个人感觉……

不过我严重同意闻所欲闻同学的几大观点:

1、魏延没有烧绝阁道;

2、魏杨双方在全军退到南谷口附近,也就是摆脱魏军追击以后发生的冲突。而不是魏延单方面先撤;

3、王平是杨仪的帮凶之一;

4、诸葛亮魏延的关系并没有达到交恶的地步;

5、对待史书“曲笔”的解读。

与此同时,针对闻所欲闻同学文章中的几个观点,我也要提出质疑和不同意见。

1、魏延谋反一案如果说是杨仪一手策划,那么北伐军中其他将领在此案调查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们是跟着大军一起回撤的,甚至应该都参与到魏杨二人的冲突当中,如果当时可以被杨仪蒙蔽一时,但事后必定有人能够看出端倪。可是质疑的声音一直没有,由此可见不是没人知道真相,而是魏延一方并非完全没有责任,所以无法得到别人有力的辩护。

2、杨仪编造魏延先撤,然后烧绝阁道以便于杨仪军被司马懿全歼的故事。这个报告不但被蒋琬等人认可,而且一力担保。我认为缺乏可信度并非常可疑。蒋琬诸葛亮钦点的政治接班人,如果这点眼力都没有的话诸葛亮的眼光未免太差了。可疑点有三:A。 魏延若要联合魏军消灭杨仪,那么有必要撤回来烧阁道,然后回头再打吗?似乎传出诸葛亮的死讯,然后与魏军里应外合就地打杨仪措手不及,这样更稳妥也更方便快捷吧。蒋琬等人如果能够想到包括这点以及事件中存在的其他可能性,未必就会死保杨仪,除非蒋琬等人已经拿到确凿证据,或有其他企图,否则怎么可能一力担保?那不是把自己跟杨仪绑在一起了?一损俱损的事对身为事外人的蒋琬等人来说投入太大,况且并不稳妥,这不是蒋琬等政治家可能会做出的行为。所以不是杨仪编故事的能力强,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导致蒋琬等人一切了然于胸,在没有到达事发地点进行仔细调查的情况下就草率撤回,然后集体担保杨仪

3、杨仪的发牢骚是在反悔当初没有投奔魏国吗?原话是“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首先,魏国的国号虽然是魏,但执政者却姓曹,杨仪说“我如果投靠姓魏的……”,这似乎并不是在说要投靠魏国,“就”的意思也不是投降、投靠,应该可以理解成迁就、退让。那么这个让杨仪后悔没有迁就的魏姓人就应该是魏延所以杨仪的牢骚话未必一定要理解成去投降魏国,就像闻所欲闻同学说的那样,诸葛亮去世前后,蜀军及杨仪本人都没有丝毫要投敌的迹象,而且他那句“吾若举军以就魏氏”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更应该是一个人,而非一个国家。

4、《魏略》的记述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裴松之注引的《魏略》记载“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众所周知,魏杨在与杨仪冲突中向来都是强硬的一方,况且魏延本人也很骄傲、目中无人,在诸葛亮尚在时尚且不让杨仪半分,怎么诸葛亮去世自己统领全军了反倒从猫立刻变成了耗子?杨仪说他造反,他说也不说,打也不打,就会跑?北伐军中能够猜到的只有王平与杨仪关系密切,马岱也可能是同伙。但其他人怎么可能被杨仪一句话就笼络?姜维、高翔、吴壹等带兵的重将难道不知道魏杨二人不和?想都不想就肯定不是两个人又在互相拆台?将心比心,这趟浑水不经过仔细考虑是不可能轻易搅进去的,事关谋反,一旦掺和进去又弄错了,不是谋反就是诬陷,可不是从前他们俩人斗嘴那么简单了。

以上四点是我个人对闻所欲闻同学的疑问,当然我自己对魏延谋反一案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去说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只是觉得并不那么简单。

但是经过闻所欲闻同学的提醒,我倒是一点自己的看法:

蒋琬费祎事件中极度可疑!

——费祎在魏杨二人中的斡旋非常可疑;

蒋琬冲突的调查态度非常可疑;

二人对杨仪的担保非常可疑;

事后二人大权的独揽更加可疑。

费祎报告杨仪诽谤朝廷更加可疑。

纵观整个事件,几乎是蒋琬费祎二人在主导一切,从斡旋、调停,到调查冲突,到最后定案,都是这两个人在掌控。而结案以后,案件两个当事人一个死,一个免,似乎在魏杨二人的冲突中就没有嫌疑人和被告人一说,统统成了罪犯。

在案件调查中有一条捷径:嫌疑最大的人通常就是事件中获利最多的人。多数案件从此入手都可以事半功倍。由此可见,蒋琬费祎人的嫌疑应该最大,他们有动机、有能力对魏延杨仪二人进行挑拨,从中获利。利用杨仪挑起冲突,造成魏延谋反的假象,在后主面前一力担保杨仪,除掉魏延获得诸葛亮没有指定的军事继承权,然后利用杨仪的缺点造成其诽谤朝廷的事实,从而实施“杀人灭口”。

这最符合逻辑,也符合一般事物的规律。所以杨仪口中的“魏氏”并非魏国,而是魏延费祎所作不过是挑拨二人的关系造成冲突,况且以魏延的脾气肯定不会大事化小,他只会火上浇油灭了杨仪。王平怎样拉偏架不知道,但他肯定在冲突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导致魏延兵败被杀。

后来杨仪发牢骚的对象是费祎,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对费祎说?因为是当初费祎在中间两边“斡旋”,比如对杨仪说不能听魏延指挥,又对魏延杨仪不准备听你指挥,如此等等等等……所以杨仪对他不满,说了一些诸如“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听你的,还不如率领部队迁就魏延,奉他为军主”一类的话。而他这个话经过费祎加工后报到朝廷,成了诽谤的证据,最终被灭口。

而如果是杨仪谋杀了魏延准备投奔魏国,后来发现根本没人查,可以大大咧咧回去了,那他后来就根本不至于牢骚满腹一直传到吴国去,他的心理应该是侥幸,侥幸自己的阴谋瞒过了所有人,弄死了魏延还不用问罪。在事件中他自己根本无功劳可言,事后又怎么可能邀功去呢?只有他为别人付出了劳动,却拿不到相应的报酬,这样的情况下人才会出现抱怨的情绪。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魏延确实被人谋杀,凶手也可能是杨仪,但幕后指使者却是蒋琬费祎,动机是夺取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军权,从而能够“如亮故事”,总揽军政。

补充几点

1、谯周的沉默与陈寿的曲笔

确实,谯周第一个去南谷口吊丧,诸葛亮传里注引的《汉晋春秋》说“入谷然后发丧”,而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则很可能在撤军前就紧急向成都汇报了,谯周应该是早于蒋琬出发,快的话甚至能赶在魏杨二人发生冲突之前就到达南谷口,所以他是成都方面最先掌握事件来龙去脉的人,但是为什么从始至终不见谯周说一个字?有谯周的第一手材料不什么都解决了吗?

那么就让人怀疑,谯周到底是干什么去的,真是吊丧吗?这个确实值得琢磨,诸葛亮连年北伐,而谯周众所周知是写了《仇国论》坚决反对用兵黩武的,他们的关系真亲密到诸葛亮一死谯周就立刻跑去吊丧?况且一开始就秘不发丧,谯周从何得知要到哪里去吊丧呢?隐隐中觉得,谯周似乎事先知道要发生什么,他是去现场有“工作”要做,吊丧只是借口而已,否则别人怎么都没去成,莫非谯周从小练马拉松或者赤兔马灵魂附体?

谯周去做什么工作不清楚,但从他后来的沉默来看,至少他跟幕后一些人有些说不清道不白。一种情况是谯周蒋琬等人一伙,他是以吊丧为借口去“监工”,看着杨仪挑起事端,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好再浇点油。所以谯周先知先觉,早早出发,事后当然要一问三不知了,总不能自己捅自己的篓子。另一种情况是谯周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北伐军要出大事,他是去解决双方冲突去的,但由于复杂的个中原因,谯周没能解决问题,回来后蒋琬等人掌权,生米都煮成了熟饭,谯周自然不会傻到得罪权贵。当然了,蒋琬等人如果真是主谋,那么他们不会放任一个熟知事情底细的谯周握着自己的把柄,要么谯周可能啥都不知道,要么谯周被迫入伙,否则蒋琬等人会让谯周去见丞相大人的

而从陈寿曲笔来写魏延谋反一案来看,显然谯周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然而他也没有收到任何处罚,反而开始官运亨通,“大将军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后迁光禄大夫,位亚九列。”而在诸葛亮死前谯周只是一个劝学从事,大概只是一个省教育局的秘书而已。所以大胆的猜测,谯周在此事件中极有可能是蒋琬人的同党,不但深知内情,而且可能作为最重要中间环节的监工出现在事发现场。退一步讲,谯周以吊丧为名意图解决魏杨二人的冲突,但无法解决却也了解到了内幕,回成都后在蒋琬人的威逼利诱下入伙,此后仕途一片光明。

这样的话陈寿写此案为什么漏洞百出就不难理解了,他不是在躲避那些投降了晋朝的当事人的子孙后代,事发当时就已经是冤案,都没出现什么人要求平反,事隔数十年后更不会有人会让陈寿顾忌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写这么一篇上下无法衔接的东西瞒天过海,他其实是在维护老师的尊严。

2、裴松之的难言之隐

在评论《魏略》时,裴松之说了这样的话“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前面半句不重要,只看后半句:审,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裴松之并没有认可陈寿在魏延本传中的记述,而且我也相信,治史态度同样严谨的裴老并不会一时懒惰随手批上一句“他写的不对”,史学家们写在书上的东西多少都要有证据或仔细推敲,然后才下结论。

从裴松之这个注里我们至少能看出两个意思:一、陈寿写的东西需要推敲,魏延传并不十分可靠,还需再“审”;二、《魏略》的记载不准确,连“审”都可以省了。

可见裴松之至少是看出了陈寿的曲笔,至于他是否了解内情不得而知,是他不知道还是他知道但不能说?这太难为今天的人了。不过裴老倒是很干脆的把《魏略》给PASS了,这倒挺有意思,似乎他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魏略》是错的,否则为什么在这里单单把《魏略》拿出来做个“点名批评”呢?说不准的话不理它不得了吗?或者像别的传一样,把无法辨别真伪的材料都摆上来,让读者自己去看。

可以断定的是裴松之还有别的史料,但是他不能拿出来,怕得罪人。还有就是这段《魏略》的可信度比较低,不能把它作为研究的主体。

相关推荐:

党史上的绝密电报之钱壮飞的电报,龙潭虎穴建奇功

甘之战的意义: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解密红军号兵:因战况激烈忘吹撤退命令全员阵亡

为了抗日他们在异国他乡受训 在美受训的中国空军

昆阳大战,敲响新莽王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