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最难的“走为上”——曹刘追逐战

发布时间:2013-03-27 栏目:专题 投稿:危机的毛衣

三十六计

第六套 败战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在“三十六计”中大概数这一计最没面子,说好听点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难听点是“贪生怕死”。在历史上“走为上”常被懦夫当作借口也使这一计名声不佳。

不过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可见当敌方已占优势,我方已处于必败无疑的情况下,只有三条出路:死守,逃走,投降(死亡不计)。三者相比,死守只是延缓失败,投降等于彻底失败,而惟有撤退不能算失败。可撤退必须建立在不能战,不能守的情况下,不然就真成了贪生怕死的懦夫了。所以用好这一计最大的本领是能准确判断出敌我双方的力量,也就是《孙子兵法》里常说的“知彼知己”。

在三国里能把这一计用得出神入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刘备刘玄德”。何以见之,请看下面一段: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

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三国志。武帝纪》)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

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先主传》)

在徐州之战中,刘备先众数万人,先拒刘岱、王忠,又和袁绍连和。按道理其实力也不错了,可一听曹操亲来,刚在侦察中望见曹操的旗号,就丢下部下妻子,拔马便跑。看上去一副胆小鬼的样子。其实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他一确实是曹操本人来了,就明白不是象刘岱、王忠之辈那么好对付的,此为不能战。

不能战当守,如果当时死守待援,或许袁绍来救,可能会逃过一劫。可看曹操刘备的重视,“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在他眼里刘备远比袁绍祸害大。因此此战是势在必得。刘备所以一看曹操竟不管袁绍,对他这么关照,就知道不能守了。首先,曹操从五年春正月出兵,到二月已经把徐州占领,回官渡了,别指望袁绍来得及救命。而一但被曹操合围,连关羽都被禽,估计刘备也一个下场,不能走。

如果刘备曹操捉住,决不可能有关羽的待遇,“不能走当降”亦不成立。那么如果刘备当时实行“不能战当守”,就只有一个下场:“不能降当死耳!”

所以刘备立刻就来了个“走为上”,跑袁绍那儿去了。

刘备一生和曹操来了三次“走为上”,第二次在汝南,刚杀了蔡阳,一听曹操来马上就跑到荆州。第三次,先烧了独眼龙,后来曹操下江南,刘备又是望风而逃,可这次因为有大批百姓跟着,终于给曹操追上,结果是“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经过三次“走为上”,刘备曹操引到了长江边上,这时刘备就有把握和曹操一战了,从此刘备曹操是见一次打一次,从未逃跑。而在赤壁,汉中两战中,跑路的人也换成了曹孟德了。

何时走?怎样走?这里要随机应变,学问大得很。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抓住时机,最后一战功成。可在曹刘追逐战中刘备却都一一做到。所以,“走”,是上策。

相关推荐:

关于抗战最大的以讹传讹:中共只牺牲了两位高级将领

日本人也害怕:国军几场硬仗体现顽强作风

令孙权蒙羞的火烧合肥之战

淮海战役轶事:刘伯承巧施心理战写信劝降敌一师

司马懿在与结发妻子的战争中为何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