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魏延仅是一名出色的战将,仅此而已

发布时间:2013-03-28 栏目:专题 投稿:虚拟的红酒

在后三国时期,蜀汉魏延曹魏的张颌,东吴的丁奉都是三国间硕果仅存的百战宿将,其中丁奉的结局最好,以功高位重之身安享余年,善终于家中,张颌为司马懿所忌,中伏而亡,虽死犹荣,唯有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引兵作乱,结果落了个“反贼”的恶名,不但兵败身死,还被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可谓是下场悲惨。也正是因此,后世的人们,多有为魏延所不平者,甚至有人因魏延的不得意而对诸葛亮有所质疑,加上《三国演义》中的所谓“反骨”之说,更让有些人认为正是因为诸葛亮的猜忌,掣肘,才让骁勇过人、畅晓军机的魏延未能尽现所能,大展宏图,以致有那样一个可悲的结局。

实际上“反骨”之说,根本出于杜撰,子虚乌有。说诸葛亮对魏延的压制,另一个依据是“子午谷奇谋”,即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献策,要求与诸葛亮分兵,“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他的计划是自己率一万人马,从子午谷北上,袭取长安,而诸葛亮统领大军由汉中出箕谷,扫平西路各郡,在二十天内与魏延会兵于长安,如此则关中可定。但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之计,令他大为郁闷:“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子午谷奇谋”可不可行,其实就很难定论,魏延的设想过分理想,一要两军都能按期抵达,二要守长安的夏侯懋不战不守,确实如他所料弃城而去,并且要城中再没有能出来率领城中军民抵抗的官员,三要已安于曹魏统治的关中人们起而响应,而不是助魏攻蜀。

战场上的情势变幻莫测,难以预料。很难想象情况会这么顺利,退一万步,即使蜀军出奇得手,可是数万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能够在司马懿,张颌,郭淮,曹真这些曹魏名将的重兵围攻下保持不败吗?如果败,则蜀汉政权的覆灭之时也就不远了。

不能说诸葛亮的谨慎就没有道理,相比魏延的理想主义来说,诸葛亮的踏实平稳更靠谱,弱小的蜀汉根本已经不起一点显失。

但是,同情魏延的人却一厢情愿的认为,假如诸葛亮给了魏延这个机会,那魏延就一定会成为另一个韩信,以他的军事才能,足以底定关中,剑指天下,在后三国的舞台上,创造出更胜于诸葛亮的辉煌。

这实在是对魏延的高估。魏延根本无法与韩信相比拟,也不可能超越诸葛亮。

从上面这件事上其实就可以看出魏延性格上的弱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既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又视实际上人才济济的曹魏为无物,总认为只要自己出马,一切就可迎刃而解,这一点上他与关羽颇为相象,可是魏延好象从来就没有去总结过关羽的教训,想当年关羽以区区荆州三郡之兵,就贸然发动了对曹魏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起初战事顺利,气势如虹,可是情势一有不利,立即土崩瓦解,一败涂地,不但输了战争,还输掉了原有的荆州根据地和自身生命,并直接导致了蜀汉蒸蒸日上的上升势头的终结以及差点走向灭亡的彝陵之战的发生。如蜀军按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行动,如果在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变故,可能,当年关羽在荆州的覆败,便将重现为诸葛亮,魏延在关洛的失败,只是这一次,蜀汉的灭亡恐怕已难以避免。

不可否认,魏延勇猛善战,也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他具有的仅是将才,而非帅才,如作为一个全军最高指挥者,他的个人性格就决定了他的不称职。史称魏延“善养士卒”,但是从后来他火烧栈道阻挡南归大军时,王平阵前一喝便即士卒星散的情况来看,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这一点也与关羽的情况相似,关羽也以善待士卒而著称,可是关羽面临东吴袭取荆州,重兵相逼的生死存亡时刻,他麾下的将士同样作鸟兽散,弃他而去。这一点说明以二人骄矜高傲的个性,他们对部下的关爱其实是很肤浅的,是居高临下的,并不能真正深入下层,去体会,聆听部众所需所求,也就不可能真正得到部众的誓死相报之心。魏延的骄狂,跋扈,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孤立状态,象他与杨仪不和:“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骄横之态,令人侧目,《三国志》中说他一向与诸将不和,与别人谈论时总以诸葛亮的接替者自居。如此不得众心,又自命不凡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成功的三军统帅呢?

刘备夺取汉中后,以魏延汉中太守,其实刘备的本意也许只是为了提拔年轻将领,并且魏延素来对刘备忠心耿耿,多有战功,这也是对他的奖掖,再加上汉中前有马超拱卫于阳平关,后有张飞在阆中为援,可谓安如磐石,但是刘备为了表示对魏延的倚重,还是故意在宴会上当众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言语可谓豪壮,然而以刘备与曹操汉中之战的情势来看,刘备倾全蜀之力,文有法正,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武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刘封以及魏延本人在内的众多当时的一流名将,才令曹操知难而退,即使如此,也让曹操从容迁走汉中大部住户,得其地而未得其民,即或是之前对曹洪,张颌的战斗,蜀军虽胜,也是屡有败绩,损兵折将。魏延的豪言壮语,固然显示出他的气慨非凡,但是也有言过其实之处,只不过在他坐镇汉中时期,一直未有战事发生,不得验证而已。

有人说魏延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那么当年刘备入川,军师庞统意外阵亡时,当时全军进退失据,一筹莫展,那个时候刘备所能依靠的只有魏延,黄忠而已,如果魏延真由韩信之才,统帅全军之智,当时正是他脱颖而出的绝妙时机,可是,当时的魏延,除了在战场上与黄忠一争短长之外,并没有看到他在那个紧要关头有任何表现,这证明了他,只能是一个出色的战将而已。

魏延的悲惨结局确实令人同情,作为三国后期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他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于内讧,殊为可惜。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智勇兼资,能征善战的疆场宿将,他本应大有作为,即使不能成就大业,彪炳青史,也可马革裹尸,生荣死哀。可是他的狷介,狂妄断送了他。也许,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宽容,大度,到处树敌,势单力薄的魏延才能在蜀营中安然走到五丈原,而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大星陨落,失去了最后的倚护,也失去了唯一的顾忌的他才利令智昏,悍然走上了那条不归路。

相关推荐:

二分钟看懂湖南抗战:日本绘制湖南抗战军事秘密地图!

推翻晚清准备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义,为何意外的失败了?

10张老照片,直击二战日本女人前线慰劳的真实场面

岳飞北伐失败的必然性:政治上的失误,经济上的崩溃临界点

抗日百战:江桥抗战中马占山打响抗日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