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明清时期世界范围货币战争 中国是最大受害者

发布时间:2013-03-29 栏目:专题 投稿:醉熏的枕头

核心提示:是货币战争打倒了明朝,也是货币战争促成了清朝的解体,同样是货币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中,中国由强及衰,落入了“瓜分豆剖”、“国将不国”的境地,然而面对经济崩溃,士大夫阶层反而将注意力转向了政治、军事、体制等,在无休止的盲目中,他们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2010年10月20日第64版,作者:韩毓海,原题:《明清时期货币战争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

货币战争打倒了明朝,也是货币战争促成了清朝的解体,同样是货币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中,中国由强及衰,落入了“瓜分豆剖”、“国将不国”的境地,然而面对经济崩溃,士大夫阶层反而将注意力转向了政治、军事、体制等,在无休止的盲目中,他们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

1、12亿两白银曾经流入中国

从今天的史料看,明清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惊人,“闭关锁国说”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

据日本学者百濑弘统计,18世纪至19世纪,中国通过全球贸易,流入白银共达12亿两,仅乾隆中期,每年从西班牙流入的银元,就多达500万元,这说明,明清中国外向型经济,已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据统计,当年殖民者从美洲开采出的白银,四分之三流入中国中国历史上晋商、徽商等10大商帮,都是在明清时代出现的,中国商品远涉欧洲,甚至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英国的下午茶,当时只有中国产茶,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支持,这一习俗从何而来?事实是,中国明清并没有“闭关锁国”,相反,我们一直在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通过大航海,明代建立了一套“海洋朝贡体系”,这个体系非常重要,它以琉球、菲律宾等为中转站,硫磺、白银、马匹等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的商品也走向西方,这种贸易秩序的建立,曾是后来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明清两代就成为“世界工厂”

国际贸易规模大就需要有强大的主权货币,这就要靠国家信用来保证,可按当时的管理能力,很难维持主权货币的运转。更重要的是,当时政府不愿“体制干预过多”,在货币问题上放任自流,结果错失了历史机遇。

中国金银铜等贵金属产量极少,而富户又有地下藏银的习惯,导致市场上的货币越来越少,造成市场波动,为解决这个问题明清只能大量从海外吸纳白银,来补充本地货币的不足。而要获得白银,就要通过大规模国际贸易来换取,于是从那时起,中国就渐渐成了“世界工厂”,我们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却只是为了换取流通用的货币。而在美洲,随着大型银矿的发现,白银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这些白银中国高价买入,白银就像抽水机一样,带走了我们的财富。更可怕的是,由于过度依赖白银,使得当时中国经济命脉完全被控制在他人之手,特别是1830年至1850年,随着世界金融从银本位向金本位过度,国际市场银价一落千丈,大量劣质白银涌入中国,严重扰乱了中国经济秩序,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走向了衰落。

3、货币战争中国带来的危害

为保证货币供应,我们不得不加大生产规模,这必然带来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尽可能节约资源我们只好走上了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而西方虽然也遇到了资源紧张的问题,但美洲的发现缓解了这一压力,此外西方用大量白银换取来自中国的劳动力和资源,这就转嫁了资源压力,最终西方走上了人力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而人力节约就要引入科学技术,事实证明,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发展,而是社会发展推动了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

4、很多士大夫以谈经济为耻

明清两代,也有一些清醒的士大夫,却未能使中国避免危局。

因为国家整体行政能力不够,有些政策即使国家想推动,也很难实现。这与传统的体制有关,自隋唐开始,中国采取了科举任官制度,很多士大夫是靠背“科条”背出来的,他们不懂经济,甚至以谈经济为耻,这导致他们在“货币战争”面前茫然无知。

相反,倡导面向海洋的,却是以郑和为代表的太监集团,这实在是令人深思。特别是,当后来太监集团希望重启郑和的大航海计划时,却找不到郑和带回的图纸、资料等,原来它们已被儒生刘大夏付之一炬。刘大夏认为自己是在恢复儒家道统,但他想不到的是,他所毁掉的,绝非几张图纸,而是中国后来五百年的国运。

另外,古代国家管理形式相对简单,基层事务多为百姓自行管理,大家轮流负责,这就是所谓“虚吏”制度,但到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虚吏”已经不可能实行,但国有选官之制却无选吏之制,于是吏治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通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员,其中一些是不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的,在具体事务上只好依靠“吏”,这就造成了“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局面,官员是不断在换的,可吏总是那些人,甚至是世袭的,甚至官也要依靠他们,离开吏就办不了事。

明清两代,地方豪强势力过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它的具体危害就是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比如明清很多封疆大吏根本不到任,天天在京城混官场,找新的升迁机会,把地方行政完全交给吏和豪族去管。历史上,唐玄宗想把女儿嫁给贵族崔氏,崔氏居然不同意,拒绝了这门婚事。官治不了吏,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地方的行政无法实现有效控制,最终只有坐视历史机遇的流失。

据《北京晨报》、《五百年来谁著史》

相关推荐:

西方兵圣;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

他是淞沪战场上牺牲的唯一中将军长,理应万人景仰,却被疑叛国

李登辉清除亲蒋势力内幕,把谁赶下台由宋楚瑜接替?

刘裕北伐:七千步兵摆却月阵击杀数万北魏骑兵

三国英雄:与乱世格格不入的悲剧英雄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