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将领:军团参谋长邓萍

发布时间:2013-05-15 栏目:专题 投稿:唠叨的枕头

在展览厅的一个展柜中,有一块垫板托着一组物品:衣扣、皮带扣、毛衣碎片、鞋底等。它们是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将领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留下的遗物。

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

1930年,邓萍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3军团军团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团先头部队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邓萍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指挥员。战后,第11团政委张爱萍怀着沉痛的心情,在鸭溪场挥笔写下挽诗一首: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新中国成立后,邓萍烈士的遗骸被重新找到,并迁葬在青松覆盖、绿水环绕的凤凰山上。彭德怀亲自修订了邓萍的简历;张爱萍亲笔为邓萍烈士撰写了墓志铭;移墓时发现并保存下来的金属衣扣和裤扣、毛衣碎片、帆布跑鞋已磨平了的胶底等遗物,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作为永久的纪念。

邓萍,(1908-1935)1908年生,四川自贡富顺人。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在该团秘密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与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央苏区,邓萍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期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同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7岁。参加此次战役、时任团政委的张爱萍当即写一首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彭德怀的亲密战友——邓萍

1966年4月的一天,一辆小轿车自北向南行驶在四川省内(江)宜(宾)公路上,车上坐着的,是从成都前往宜宾视察工作的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彭德怀元帅。当他得知车已驶入富顺县境内时,急令停车。下车眺望,只见沱江蜿蜒流淌,帆影点点;丘陵起伏绵延,一片碧绿。不由得感慨:“真是地灵人杰啊!难怪英才辈出。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亲密战友,就是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说罢,神情疑重,沉默良久。彭德怀说的人,就是鲜为人知的红军高级将领邓萍

邓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长期担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兼任过红五军军长,一度出任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长沙战役、赣州战役,以及惨烈的广昌保卫战、湘江之战。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遵义战役中牺牲,年仅27岁。

自1927年冬邓萍结识彭德怀后,二人就一直朝夕相处,并肩战斗达7年之久,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

一、平江举事献谋略

1927年冬,刚从军校毕业的邓萍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国民革命军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做兵运工作。行前,组织向他介绍了团长彭德怀的情况,交代了此行的任务。

时年30岁的团长彭德怀出身贫苦,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早在北伐时期,就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在其启发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四一二”、“七一五”之后白色恐怖下的革命低潮时期,彭德怀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邓萍此行的目的,就是代表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彭德怀,充任彭德怀与党组织之间的纽带,促使一团早日起义,成为一支革命生力军

经人介绍,邓萍自称无业青年,并当场为彭德怀展示了能书善画的特长,彭德怀甚是喜爱,就将他留在团部当文书。过了一段时间,党组织向彭德怀说明了邓萍的身份,彭德怀十分高兴,在他眼里,邓萍就是党的化身。

转眼过了年,一天午后,党组织派人秘密通知邓萍,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彭德怀入党。在当晚的彭德怀入党宣誓仪式上,悬挂着监誓人邓萍绘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像,彭德怀身上的呢军服、马靴、武装带、白手套也是邓萍在事前精心准备的。这时,独立一团已有八名党员,正式成立了团党委,由彭德怀任书记。邓萍特地提出:以后上级来人,先由自己接应,辨别后,再向彭德怀引见,以避免团长暴露身份,增添危险。

仲夏,党组织指示一团党委,为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要尽快举行起义。7月17日晚,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来到平江,与彭德怀邓萍商定,起义定在7月22日上午10时。18时,在平江县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三人研究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和军事部署,邓萍负责起义后布告、标语以及其他文告的撰写。

7月22日上午10时,平江起义打响。起义后,按照省委的指示,以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由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参谋长

二、鏖战之中战友情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撤出县城,一路苦战,先是向湘鄂赣边开进,后又南折,于1928年2月下旬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不久,两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为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围剿”,解决部队的过冬给养,红四军跳出井冈山向赣南挺进,红五军留守井冈山。

就在红四军下山后的第三天,敌人以十个团的重兵,向井冈山发起了围攻。

隆隆的炮声震落了松枝上的积雪,远处的山下,聚集着一堆又一堆的敌人。败退的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

暂时的平静后面将是更激烈、更残酷的厮杀。红五军前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当前的态势。彭德怀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红五军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恶战。现在进攻我们的敌人有14个团,而我们只有2000多人。硬守是守不住的,只有当机立断,组织突围。下面,请参谋长讲突围作战部署。”邓萍指着墙上大幅军事地图的一处说到:“突围地点,选在赣敌、湘敌结合部。集中我们现有的兵力,形成相对优势,出其不意,猛打猛拼,撕开一条口子。之前,前沿各部不要与敌脱离接触。‘粘住’他们,暗中抽出大部分兵力,准备参加突围战斗。我意由我率领特务连、机枪连、迫击炮连作尖刀,待缺口撕开后,一团、七团分别作为左、右翼,形成一条安全通道,政委带领电话队、卫生队护送全部家属、伤病员快速通过,军长带四团殿后保护。”彭德怀一听,连连摆手:“不妥!不妥!我从前在湘军当兵时就到过这里,要论作尖刀、打前锋,你没有我合适。”邓萍坚决地说:“你是一军之长,责任重大,今后五军的发展还要靠你。再说,还有那么多的伤病员和家属需要保护,这是朱毛首长临下山时交给你的重任啊!军情紧急,莫要再争论了。”

按照邓萍的这番部署,红五军冲出了重围,辗转兴国,突袭于都并取胜。就在这时,邓萍负伤并因伤口感染高烧不退,只好留在当地养病、养伤。临走时,彭德怀留下缴获的药品、罐头,向当地党组织赠送了一批枪支弹药,对其负责人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好,照顾好邓萍同志!”3个月后,红五军回师井冈山路过这里,痊愈了的邓萍眼噙泪花,双手与彭德怀紧紧握在一起。邓萍擦了擦双眼说:“军长,这3个月我天天想你,想我们部队。现在我伤愈归队,向你报到。”彭德怀激动地说:“我断了的翅膀又重新长上了!”

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军团长,滕代远任政委,邓萍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8月23日,一军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会师,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三军团仍然是彭德怀军团长,邓萍参谋长。之后,二人携手并肩,率部参加了多次著名战役邓萍杰出的军事才华和危难之际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给彭德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襄助分忧赴危难

1931年秋,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全军进入了休整阶段。遵照上级的命令,邓萍来到瑞金,担任刚刚组建的“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完成了在瑞金的任务后,在彭德怀的电话催促下,邓萍回到了红三军团,继续担任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

1933年夏末,不甘心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纠集百万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此时,毛泽东已被排挤出红军,把持中央大权的,是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10月18日,遵照临时中央的命令,红三军团在黎川向敌人发起进攻。敌人有7个师,构筑了长100公里、宽20公里的坚固防线,碉堡密布,重兵云集,由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点每隔10米就有一个,其目的就是吸引红军前来进攻,消耗和消灭红军。临时中央的这道命令,正中敌人下怀。红三军团战至25日,不但没有达到突破敌封锁、占领资溪的作战目的,反而伤亡惨重,不得不拖着疲惫之师退出战斗。

1934年4月,敌人以7人师、1个炮兵旅的重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发起猛烈进攻。中革军委命令:由红三军团防守广昌,不许放进一个敌人,违者军法从事。军令下,彭德怀邓萍不敢怠慢,忙组织全军团1.2万人进入阵地,调集精壮战士日夜抢修工事、碉堡。在军团司令部,彭德怀向前来视察工作的李德、博古进言:“敌人有7个师的重兵和飞机大炮,火力凶猛。而我们才1.2万人,再坚固的工事也经不住敌军轰炸,死守是守不住的,1.2万人只有全军覆没。建议改为机动防御,只留一个连在正面吸引敌军进攻,主力隐蔽在城外附近的大山中,待敌人蜂拥攻城时,我们主力抓住时机出山猛袭敌军侧翼。”彭德怀为增加进言的效果,拿出一张《广昌机动防御首长决心图》,这是邓萍昨天连天连夜绘的。李德看了一会儿地图,嘴角浮起一丝轻蔑和嘲讽的笑:“我曾经批评过刘伯承同志,说他白在苏联上了几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我听说邓萍同志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但看了这份有许多常识性错误的东西后,我也不得不对邓萍同志提出同样的批评,他的黄埔军校也是白上了!”听到李德口出狂言,肆无忌惮的侮辱邓萍彭德怀“呼”地站起来,怒不可遏地指着他说:“邓萍同志和我并肩战斗了六年,给我出了多少好主意,谋划了多少战斗,你知道吗?他的军事才华,岂是你李德能够比的?”李德恼羞成怒,冲着彭德怀大吼:“你们必须执行中革委的命令,不准有一丝改动。否则,后果自负!”

四、英年早殁遵义

在错误路线的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1934年10月21日晚,三军团作为左翼护卫,掩护着庞杂的中央机关进入了五岭山区。行至广西境内,在湘江上游的全州、兴安间同凶悍的桂军发生激战,这就是著名的“湘江之战”。红三军团同友军一样,遭受了重大损失,下属红六师参谋长杜中美和红十团团长沈述清阵亡。

10月18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预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9日,红军占领遵义,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19日开始,红军各部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开始“四渡赤水”。

在一渡赤水后的2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在本月底前重占遵义,以调动敌人南返。24日,彭德怀、杨尚昆(接替滕代远任军团政委)、邓萍率部队从川南急行军,扑向通往遵义的要隘——娄山关。等到了才发现,黔军已先我占领了这座通往遵义的北大门。

这时,天空中飘起了阵阵雨夹雪,绵绵密密,纷纷扬扬;寒风吹来,侵入肌骨。三人在警卫员撑起的油纸伞下,开起了紧急作战会议。彭德怀对二人说:不仅要拿下娄山关,打通去遵义的通道,还要将山上的敌人全部消灭,避免其溃逃进入遵义,给我军下一步进攻作战增加困难。杨尚昆点点头:“是歼灭而非击溃,这是作战的指导思想。”按照两位首长的要求,邓萍作了部署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十一团首先从娄山关左翼迂回到山后断敌退路,十团、十三团分别从正面和右翼进攻。尤其壮观的是邓萍集中了军团的全部迫击炮,向敌人的阵地齐射。只听得尖利的嘶叫声和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山峦沟壑之间。不到两个小时,娄山关的主峰上便飘起了红旗。

红军首占告捷,乘胜前进,于27日上午9时攻占遵义城外围的一个小隘口——石字铺。傍晚,进抵遵义城下。

军团司令部,邓萍找来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研究攻城部署。邓萍说:“占领遵义、调敌回援是毛主席战略部署的关键。刚才,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来电告诫我们,攻城宜早不宜迟,晚了,不但达不到目的,敌薛岳部还会赶来增援。现在我们已经暴露在城下,敌人明白了我们的作战意图,因此,攻击的发起时间越早越好。我现在就同你们一起去看地形,研究、确定好攻城方案,务必要在明天拂晓前占领遵义。”

冒着连绵的阴雨和料峭的寒风,邓萍和张爱萍、蓝国清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中边看边研究。邓萍举起望远镜一边仔细地搜索、观察。突然,“砰”的一声,一发冷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狠狠砸向他的脑袋,夺取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的生命。此时,他年仅27岁。

意外的变故,给彭德怀带来了猝不及防的重击,使他觉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这位身经百战、爬尸趟血的硬汉子也禁不住悲痛万分、泪流满面。警卫员轻轻地呼喊打断了他的沉思:“军团长,刘主任来了。”军团政治部主任刘少奇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老彭,你就放心地指挥打仗吧,邓萍同志的后事,由我们政治部来办。我向你保证,一定要对得起烈士,一定要让你满意。”彭德怀点点头,擦了擦红肿的双眼,默默拿起烈士的遗物,一一仔细凝视,交给刘少奇。然后,彭德怀掏出怀表,拿起电话:“各部,总攻时间到。我命令,发起进攻,拿下遵义,为参谋长报仇!”

平江起义

大革命时期,平江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1927年5月马日事变之后,平江工农群众惨遭反动派的“清乡”镇压,激起农民的不屈反抗,1928年3月的“扑城”农民达十万余众。正是在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更加激烈、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的形势下,1928年6月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被派到平江换防。共产党员彭德怀时任该师一团团长。

彭德怀到达平江后,立即召集一团党员紧急会议,研究如何使奉命调来平江镇压革命的独立五师一团变成保护革命的一团,决定组织人员下营、连讲述反动派的暴虐行径,发动士兵反对清乡队的土匪行为,号召士兵会起积极作用,监督反动民团,不准他们残害民众。士兵们目睹反动派的累累罪行,在党的秘密工作下,由同情工农,发展到倾向工农,倾向革命。由于彭德怀的努力和党组织的工作,共产党员邓萍、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李灿等,不仅控制了一团的主要营、连的兵权,同时掌握了三团三营的兵权,从思想上组织上为起义创造了条件。

7月17日,湘鄂赣边界特委书记滕代远,奉湖南省委指示到达平江,并与一团党组织取得联系。7月19日,正在三营巡视的彭德怀,从友人的来信中获悉南华安特委被破坏,黄公略等人的身份暴露,反动派准备下手抓人,迅即返回县城。当晚,一团党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决定以士兵闹饷名义立即发动起义

7月22日上午11时许,在盛暑烈日之下,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800勇士,全副武装,颈系红带,精神振奋,集合在平江县城东门外一营驻地━━天岳书院操场上誓师起义。下午1时许,平江县城内军警官兵午睡正酣,800勇士越过浮桥,向县城发动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除了城内反动军警2000多人的武装,缴获步枪1000余支、子弹100万发,活捉了作恶多端的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多人。起义部队占领了县城。当日,一团二营从驻地思村开到平江县城参加起义。翌日,贺国中率随营学校从岳阳来平江参加起义。黄公略率三团三营于20日晚在嘉义提前举事。

7月24日宣布建立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邓萍参谋长。全军共2500余人。

不久,平江起义遭到湘鄂赣国民党军的联合进攻,红五军主动撤出平江,转战于湘鄂赣边界地区。1928年11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红五军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转向井冈山,12月到达江西宁冈新城,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三团(对外仍称红五军)。红五军一部由黄公略率领继续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斗争。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遵义战役

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由彭德怀指挥的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重要战役遵义战役的胜利是遵义会议改变错误军事领导所取得的成果。

1935年1月中旬,到达贵州遵义地区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月29日,击败堵截之敌,迅速西渡赤水(一渡赤水),寻机渡江北上。此时,敌重兵封锁长江,遂暂缓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到敌人兵力空虚的川滇黔边作战。当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敌湘军、薛岳兵团及滇黔敌军长,在龙云指挥下由东向西压来,企图配合江防部队歼灭红军。为此,2月18至21日,中央红军全部东渡赤水(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川敌3个旅由云南东北部的扎西向东追击;黔敌急调遵义及附近的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纵队的第59、第93两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月24日,红1军团攻占桐梓,25日,红5、红9军团在桐梓西北地区阻滞川敌,红3军团一举攻占娄山关,歼敌一部。26日,红军主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击溃王家烈的部队,攻占板桥,残敌向遵义逃跑。27日,红1、红3军团乘胜追击,在遵义以北击溃黔敌3个团的阻击,28日凌晨再占遵义。接着于遵义以南忠庄铺击破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进攻,歼其第59师大部,重创第93师,战役结束。这次遵义地区的作战(遵义战役),是红军在敌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5日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人,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

遵义战役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打的。二渡赤水后,红军后尾有川军潘文华部,滇军孙渡部的紧急压迫,前方有黔军王家烈部和中央军薛岳部的迎头堵击,机动回旋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大,再加上红军有土城新败,川滇边境又无法立足,颇有几分“走投无路”的感觉。红军五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城,尤其是消灭中央军吴奇伟部九十三师大部,五十九师一部,击溃黔军8个团,毙伤敌2400多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枝弹药,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顽强的作战精神。

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中央红军各部迅速响应中央号召,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于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东渡赤水河,此即二渡赤水。接着,以红1、红5、红9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以红3军团为右纵队,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五军团的一个团向温水开进,以吸引和迷惑追敌。24日,红一军团一团占领桐梓县城。中央红军回师黔北,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川军又急忙抽调部队由扎西地区回头向东追击;黔军王家烈也急忙抽调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第一纵队的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也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地区。鉴于此,中革军委决定,乘追敌尚在川南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拦阻,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城,以争取主动。

体现了正确军事路线指挥下发挥的巨大威力

遵义战役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此次巨大胜利打击了国民政府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为红军彻底跳出国民政府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遵义会议改变军事领导人后红军在正确军事路线指挥下发挥的巨大威力。

打击了国民政府军的嚣张气焰

是役,中央红军在5天之内,二渡赤水,再取桐梓,攻占娄山关,复克遵义城,共歼灭和击溃敌人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使红军得到及时补充,并取得短期休息的机会。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是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发挥红军运动战的优势,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特别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为中国工农红军在战略上转入主动、摆脱被动局面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继续北上长征打歼灭战的范例

遵义战役胜利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扭转了红军一年半以来的颓势,佐证了遵义会议决策的正确,开创了继续北上长征打歼灭战的范例。

相关推荐:

姜维北伐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兵权吗?如何评价姜维北伐?

学者:二战开始时间应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算起

中国核潜艇大洋深处与外军对抗 曾防住敌反潜机

新四军五师牵制15万日伪 在黄陂姚家山6年壮大百倍

坊之岬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