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刘裕是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 被称为战神君主 在成为南朝第一帝的路上 直接和间接干掉六位帝王 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终结者

发布时间:2013-06-21 栏目:专题 投稿:坦率的小蝴蝶

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代。是汉族消亡的时代,也是汉族涅槃的时代。话说司马家灭了吴国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但是吧,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打了上百年内战,国家都打垮了,北方少数民族慢慢崛起,汉族基本上被打到了南方,这也是造就了古代江南一带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就这样中国被分解为了两部分对峙政权,南边的叫南朝,先后建立了刘宋,南齐,南梁,南陈,这四个政权,北方呢主要由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这个人吧比较传奇,出生后母亲就去世了,然后他爹没钱啊,请不起奶妈,就不想要这孩子。还好刘裕的姨妈没孩子,就让他爹把孩子给她,就这样过继过去了,所以刘裕的小名就叫“寄奴”。可能是这种名字自带buff,类似于曹阿瞒,朱重八。我们的小刘从此进入了开挂的一生。

由于没有特长,拼爹爹也不行,刘裕在家混吃等死,还欠了一屁股债,三天两头还要惨遭一顿封建主义毒打。终于有一天刘裕想通了,报名参军,加入了东晋北府军,很快就混的有模有样了。但是,让其名扬军队的是朝廷对于孙恩等人的平叛斗争。这段在资治通鉴上有描述:“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就是说,刘牢之攻打孙恩时,手下刘裕带着几十个小兵在路上突然遇到几千敌军,不一会儿,他这点人马就被对方团灭了,不知刘裕当时是假酒喝多了还是吃错药了,只见他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拍马提刀就冲向敌军,一鼓作气连杀数人,居然把对面敌军打的溃散而逃。刘牢之等了半天看不到刘裕,只能带兵回头找人,结果一看,嚯!一个人拿着刀追着上千人跑!赶紧前后夹击,最终打败敌军。看到这里,不得不叹服,谁说古人不会吹牛x!

后来刘裕的北府军大老板谢玄叛变,抓了东晋皇帝,自己做了大哥,但是毕竟位置是抢来的,心里不踏实,老想着总有刁民想害朕。于是把手下很多有能力的将领都杀了,其中就有刘裕的直接领导刘牢之。刘裕一看在这种人手下干迟早要轮到自己被弄啊,于是赶紧装了一波孙子,等过了这阵子,联络其他20多名北府旧将在京口起兵,聚集了不到两千人的兵力,直接杀向都城建康,这个刘裕也是个憨憨,这点兵力就敢攻打首都,莫不是数学没学好,以为每个人都和他一样,一个打一千?

当然,主角嘛,虽然他就这点人,但是人家敢干,不仅敢干而且还干成了。一顿操作猛如虎就把谢玄打的落荒而逃,谢玄逃跑路上一边吃窝窝头一边哭。刘裕占领建康,,站稳了脚跟,接回晋帝,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了内乱,刘裕又把他的打仗爱好发挥到了外敌身上,看看地图,北方最大国家是后秦,不由得露出微笑,没事找事的派人找后秦皇帝姚兴说:你把占领的我们南乡的几个郡得还我们,我们还是好朋友。

算不如人算,姚兴居然答应了……答应了……真的就把汉水以北的十二郡还了,这下刘裕想打他都没理由了。但是没想到没过多久又有别的国家来挑衅了,南燕国慕容家来骚扰边境,抢钱抢物抢女人,刘裕这暴脾气能忍?正愁没地方打仗你就来送人头,于是马上点兵挥师北伐,南燕卒,所以大家可能了解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家要复国为啥不成功了。

灭亡南燕政权刘裕回军剿灭从岭南再次起兵作乱的卢循,并以少胜多,成功将其歼灭。不久,曾经同一阵营的荆州刺史刘毅自恃兵多地广,与刘裕发生激烈冲突,刘裕又兴兵荡平了刘毅的地盘,尚未回军又马不停蹄地率军西征,消灭了割据巴蜀的谯蜀政权,又出兵占领汉中,迫使仇池国称臣。

随后刘裕先消灭了割据荆州的司马休之,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出兵灭掉了一直以来的对手后秦政权,收复了长安,并以两千步兵大败北魏的三万骑兵。当时北魏的皇帝叫拓拔嗣,在北方战无不胜,就是那个“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佛狸皇帝拓拔焘他爹。在距离西晋灭亡101年后,东晋政权终于收回了两京,而这已经是刘裕的第三次灭国行动。

时机已成熟,班师回朝后的刘裕终于如愿以偿的做了开国皇帝,史称刘宋。刘裕的手段很暴力——谁不服就揍谁。结果就是,明明是东晋将领的他战斗足迹却遍布荆扬益广,把东晋版图全部刷了一遍,将不服自己的人挨个揍了一顿,且从不拖泥带水,堪称战必取攻必克。纵观历史,少有人能像刘裕这样以寒微的出身,凭借暴力将挡在自己身前的阻碍一扫而尽,达到几乎天下无敌的程度,真正配得上那句歌词: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北魏谋臣崔浩曾盛赞这位敌国君主,称其以寒微的出身能达成这样高的成就,完全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能。嗣曰:“裕才何如慕容垂?”对曰:“胜之。垂藉父兄之资,修复旧业,国人归之,若夜虫之就火,少加倚仗,易以立功。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刘裕的成长轨迹让人热血澎湃。还是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30多岁才开始发力的他,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积累够了,一切皆有可能。

其实除了武功之外,刘裕还创造了一项记录:直接和间接干掉六位帝王,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终结者。

下面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死于刘裕之手的帝王:

桓楚武悼帝

武悼帝名为桓玄,字敬道,小字灵宝,是东晋权臣桓温之子,长期把持东晋朝政,被封为楚王,元兴二年,桓玄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在建康登基继位,国号为“楚”,改元“永始”,桓玄建立的楚国,史称“桓楚”。桓玄篡位第二年,即元兴三年二月,刘裕聚集北府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起兵反楚,一举歼灭了桓玄部署于此地的部队,还杀死了桓玄的堂兄弟桓修。

刘裕传檄四方,号召各地的兵马进京勤王,桓玄抵挡不住,被迫退出建康,挟持晋安帝一路向西逃到江陵,不久又被北府军将领刘毅击败,桓玄逃回老巢江陵,但江陵城中大乱,桓玄无法停留,就采纳部下的建议入蜀,走到江陵城西枚回洲时,被益州刺史毛璩派遣的兵马杀死。桓玄死后,被堂弟桓谦上谥号为“武悼皇帝”,首级也被割下来送到建康示众,桓玄虽然不是刘裕亲手所杀,却是因刘裕起兵反抗并击溃了其主力部队才被益州刺史杀死的,和刘裕有着莫大的关系。

南燕慕容超

杀死桓玄后,刘裕拥立晋安帝司马德宗复辟,重建东晋王朝,从此,东晋的大权落入刘裕之手。义熙五年,南燕皇帝慕容超领军南侵劫掠,刘裕率大军迎战,双方进行了几个月的激战,直到第二年,刘裕才终于包围南燕国都广固城,慕容超见情况不妙,打算割地、称臣求和,被刘裕拒绝。义熙六年二月,南燕军挖地道出城偷袭,被刘裕击败,退回城内,南燕一些大臣打开城内投降,慕容超带领数十名亲兵企图突围,被晋军活捉,随后押送建康斩首。

西蜀谯纵

谯纵东晋安西府参军,桓玄篡位后,益州刺史毛璩派遣谯纵等人领军征讨桓玄,但当地士兵不愿离开家乡去作战,就在一些军官的鼓动下反叛,共同推举谯纵为首领,不久,谯纵进军成都,杀死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建立政权,国号为“蜀”,史称“西蜀”、“谯蜀”或“后蜀”。义熙三年九月,谯纵向后秦称臣,并且派人联络后勤和桓玄余部一起夹攻东晋,义熙九年,刘裕委任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军两万,征讨西蜀。东晋大军屡战屡胜,攻入成都,逃出成都的谯纵走投无路,自缢而亡。王志将他的首级割下来,献给朱龄石。

后秦姚泓

姚泓是后秦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和西蜀谯纵联合,进犯东晋刘裕消灭西蜀后,将下一个打击的目标定为后秦。义熙十三年,刘裕率领大军征讨后秦,东晋军在檀道济和王镇恶等名将的指挥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兵临后秦首都城下,姚泓无计可施,带着妻妾子女向刘裕投降,后秦灭亡,不久,姚泓被送到健康斩首。姚泓的堂兄弟姚赞率领一百多宗室子弟向刘裕投降,全部被杀死,后秦其余的宗室全被迁移到江南。

安帝司马德宗

接连灭掉几个外部敌人,彻底消除外患之后,刘裕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国内,灭掉后秦之后,刘裕已经被封为宋公,受九锡礼,但区区公爵之位根本无法满足刘裕的野心,他一直觊觎着皇帝的宝座。此时在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白痴”,不仅说话不利索,甚至连夏天和冬天都分不出来,“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刘裕的能力和威望,取代晋安帝简直易如反掌,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即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的字,意思是上天注定在司马曜之后东晋王朝还会有两个皇帝。谶语之说,本不足为信,但刘裕对此却深信不疑,为了早日登上皇位,刘裕指示心腹王韶之缢死晋安帝,然后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以应谶语中的二帝之说。

晋恭帝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即位后,改元元熙,同事刘裕进爵为宋王,同年年底,刘裕又获加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皇帝规格的殊礼,司马德文对此敢怒而不敢言,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无能力制约刘裕。有了司马德文这个皇帝,应了“昌明之后有二帝”这句谶语,至此,司马德文失去了利用价值,第二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王朝灭亡,刘裕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司马德文则被废为零陵王,几个月后,即被刘裕派人用棉被闷死。

刘裕代晋自立后,定都建康,在位期间,“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被明代大儒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被后世誉为南朝第一帝。

相关推荐:

罗曼罗兰的生平事迹 罗曼罗兰的婚姻与爱情

秦皇汉武的皇权之治:古代帝王的为帝之道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到底是多久

耶律倍简介 耶律倍的一生有几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