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公瑾当年,小乔出嫁”是谁所作,其中有何含义?公瑾和小乔有什么关联?

发布时间:2013-06-22 栏目:专题 投稿:勤恳的果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诗句,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公瑾当年,小乔出嫁”,那么它的谁做作,其中有何含义?公瑾小乔什么关联呢?接下来就让笔者来说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译文对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其意思就是,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四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孙策仅过了两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年龄有争议,一说其为周瑜守墓十四载)。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正史里,小乔本是个被一笔带过、跟曹操赤壁,谈不上啥关系的人儿。

《三国志•周瑜传》说: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周瑜攻了皖,得到桥公二位女儿,且明说了,二位姑娘身处流离之中。孙策周瑜各分一个。

故事结束。

有人说桥公是袁术手下桥蕤,若如此,感觉不大妙。

另有一说是桥玄——这个说法的微妙处是,能跟曹操套上关系。毕竟桥玄当年说曹操是命世之才,还把他引荐给许劭,说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曹操也给桥玄写过文章。如果桥公=桥玄,那么曹操喜欢小乔,听上去就顺理成章了。但这说法也没扎实根据。

总之,史书上,周瑜小乔(桥)就这么简单。

小乔(桥)跟曹操,也没啥明确瓜葛。

但架不住后来的诗人够八卦,有想象力。

杜牧写《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概是第一次提到“赤壁如果输了,二乔就要被曹操拐走了”的设定。

苏轼写《念奴娇》,也来凑一句: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周瑜赤壁

忽然就挂钩了?

诗人们的八卦创意,小说家当然要捡起来。

《全相三国志平话》里,很八卦地说:周瑜因为贪图与小乔的欢乐,不肯来做元帅;诸葛亮去了,当着小乔,怒斥周瑜周瑜才奋发:

「今曹操动军,远收江吴,非为皇叔之过也。尔须知曹操,长安建铜雀宫,拘刷天下美色妇人。今曹相取江吴,虏乔公二女,岂不辱元帅清名?」

周瑜推衣而起,喝:「夫人归后堂!我为大丈夫,岂受人辱!即见讨虏为帅,当杀曹公。」

这里的剧情,被诸葛亮提了曹操二乔周瑜不肯受辱,才去打赤壁。显得周瑜是个轻薄好色之人,不识大体。《全相三国志平话》很粗糙的一面,体现了。

但这创意着实不错。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许多是借了平话说法的,所以做了经典的修改,剧情众所周知:

周瑜早存抗曹之心,但要试探大家的心志;诸葛亮也知此意,所以故意用《铜雀台赋》,来个“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激得周瑜大怒,说出了心里话。

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躁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这样子,显得周瑜又有城府,又有心机,又爱妻子,又忠孙策,人设就圆满得多了。

妙在后面曹操横槊赋诗时,还补了一段,显得曹操的确垂涎小乔

“吾今年五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所以咯,就是这样了:

正史,小乔(桥)是皖城桥公小女儿,嫁了周瑜,没下文了。

但后世诗人们想象力丰富,把赤壁周瑜小乔挂钩了。

小说家们就替周瑜小乔曹操串起了线。

相关推荐:

谁才是西游世界最强大脑?潜伏与反潜伏,高手斗智就这么精彩!

罕见老照片 揭露鸦片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姓氏的起源是什么?百家姓的由来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么

一鸣惊人的楚国版:楚庄王励精图治早就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