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俗语:七年难逢九月闰 百年难逢初一春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3-06-24 栏目:专题 投稿:认真的戒指

俗语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逢初一春”是什么意思?真的是百年才碰到一个初一立春吗?这句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野里生活的人们,是很尊重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东西的。在他们的眼中,我们不常在意的二十四个节气,都有着各自重要的意义。每户人家选择种地,以及收获的时机,就全靠着这些节气来帮助把控。不同的节气,会对当时播种下去的植物,有不同的影响,可以说是人们进行农业方面生产的导向标了。

在民间有着“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逢初一春”的说法,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但是却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是经过很多年的观察和总结得出的规律。

从字面意思来看,“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逢初一春”指的就是七年光阴中很难遇上闰九月百年光阴很难遇上新春和立春同一天的日子”。其实,这句话中的“七”和“百”更多的是一种虚数意义,而非真的指的就是七年”和“一百年”。查阅历法来看,“闰九月”是挺难遇到的。在我国传统的阴阳历中,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所以就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们如果从历法上去查找,这两种情况还确实是很少见的。

九月曾经出现的年份:1737年,1756年,1832年,2014年,2109年,2204年。可以看出本世纪就只有2014年才有一次闰九月。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于是,我国农历就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而一生难逢九月,是因为闰月的安插规则而造成的。

在以前农村地区相对闭塞的时候,人们在农事方面主要依靠的就是祖祖辈辈不断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也是包含方方面面,比如有些是关于天气气象,有些是关于如何耕植。像我们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人们何时耕作就具有重要意义。而“百年难逢初一春”一句中的“春”,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我们都知道,立春虽然都是在春节过年期间出现,却很少与过年同时发生,“百年难逢初一春”一句其实说的就是“岁交春”。“岁交春”的意思指的是立春在正月初一那一天。在民间,有“岁交春”出现的年份,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祥瑞的一年。

百年难遇初一春”的广泛流传,为人们所珍视,被人们视为吉祥的兆头,那完全是因为春是萌发,春是喜望,而双春合一效果.上一个初一春的是1992年,而下一个初一春是2038年2月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正好是立春节气,时间相差了46年,虽说“百年难遇初一春”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初一春”是很罕见的日子,一个人一辈子很难遇上几次,是非常难得的好日子,农民认为在这一年是非常吉庆的一年,所以,就以“百年一遇”来形容! 至于今年立春的日子,则是在大年三十。

从上述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欣欣向荣,两个春集中在了一天,又正值人们特别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这天,那无疑就是天大的喜事!其实,你随便点一个节气出来,说难遇某一天,都可能是百年难遇。在古代由于不是很多人都能读书识字,所以很难教会农民认识二十四节气,于是古人便把这二十四节气和一些跟农业有关的天气编成顺口溜,方便农民之间交流传播。

这是古人在没有我们现在先进条件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虽然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就能总结出这样的俗语,可见古人的智慧。所以说,“七年难逢九月闰,百年难遇初一春”这句农村老话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劳动群众的历法智慧源远流长,值得我们一代一代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六扇门第14集剧情介绍 齐王与赵无极得势

吴京个人资料简介 吴京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明朝司礼监简介:明朝内廷司礼监的权力如何?

中国传统文化:筷子的使用方法和用餐十大禁忌

古德里安哪儿比隆美尔差?为什么他不是德军27元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