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之争

发布时间:2013-06-25 栏目:专题 投稿:无聊的汉堡

洪武三十年(1397年),发生了“南北榜”的案件,即著名刘三吾科举案,又称“春夏榜”。这一年的春天,礼部会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和吉府纪善、白信蹈等人主考。榜发时,江西泰和人宋琮考了第一,全榜五十一人皆为南方人,竟然没有一名北方士子被录取。落第举人们为此纷纷议论,难道北方人连一个够格的都没有,于是向朱元璋告发说主考官刘三吾南方人,有意拔擢其乡人。经过复查之后,榜单维持原样,于是又有人上疏,说复审官张信和主考官刘三吾勾结,朱元璋一听大怒,将张信与刘三吾处死,并亲自阅卷,最后选中了六十一名进士,全都是北方人。

按理来说,谁也不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收贿作弊,难道觉得脑袋上的脖子挂得太牢了吗?复审官也是,难道胆敢在朱元璋有所怀疑的时候明目张胆地说谎吗?谁也没有那个胆子。真实的原因是,南方人考得的确比北方人好。这是由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北方作为元朝首都定都的地方,在元末农民起义之时,受到的荼毒最深,连年战乱,早就破坏了读书环境,而南方受到战乱的影响较小,读书成绩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元璋是自学成材的,他最讨厌别人欺骗他,他的性格就是喜欢将所有东西都抓在手中,他自学成材,实力也很强,不可能区分不出南北卷的实力,而且清一色的都是北方人,先是全都是南方人,再来全都是北方人,哪里会有这样的巧合?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朱元璋在偏袒北方人。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偏心呢?首先从时间上来看,朱元璋灭掉元朝也才短短的时间,北方离边疆很近,有一些人仍然是忠于元朝的,这就产生了一种离心倾向。仅仅洪武年间,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就对明朝发动了不下十次的反击,这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明朝刚刚站稳脚跟,不宜再出更多的事了。

元朝将人分成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也就是说,汉人是处于南人之上的,有更多科举入仕的机会,而明初则不然,南方人几乎垄断了科举入仕的阶梯,独霸科举,而且这种现象日益严重,到最后竟然北方人无一中榜,这对于三年一次,日夜盼着科举翻身的北方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次打击之后,会不会有许多入仕的人眼看毫无希望从此灰心丧气,不再科考?这些因素朱元璋都成为朱元璋担忧的一个问题。

相对于南方人,朱元璋为什么更担心北方,要拉拢北方士子?除了边境的因素之外,也有北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想要夺天下者,必要定北方,很多王朝都是从北方往南攻取平定天下的,而朱元璋则是相反,先平定南方,再平定北方,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定都的所在即意味着国家对哪一方面的控制力较大,定都南方南方一旦有什么异动,凭借中央的统治力更好平定,但对北方的掌控力就不足了,朱元璋那么看重北方,不可能不注意到这点。

况且,人们都是在有希望的情况下才奋起,科举考试本身就已经十分艰辛,如果北方士子全都不中,等于丧失了希望,这种效应会导致北方求学之风更加衰弱,陷入恶性循环。明朝产生“南北分卷”并不是偶然,是依据当时的实情,实事求是想出来的转圜办法,直到宣宗时期才形成定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欢乐颂第22集剧情介绍 曲筱绡姚滨来到山庄游玩

萤火虫为什么闪闪发光

武林外史中白飞飞和阿飞是什么关系

揭秘:'五铢'钱的通用是当时社会稳定的象征

曹景宗有弟弟吗 曹景宗弟弟曹义宗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