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被误解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3-07-01 栏目:专题 投稿:温暖的狗

在儒家思想中有一条准则对我们影响巨大,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尽孝就要留下子嗣,不要让血脉断绝。因此,重男轻女的想法盛行,女儿被漠视,生不出儿子就会引发家庭矛盾,导致夫妻不合,夫妻离异。但是原来自古以来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解释是错误的,它最初不止有这八个字,因为后人断章取义,才会误解这句话的意思

最初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里明确的说了,舜不告知父母而娶妻就是无后这里无后应该是为没有像个后代的样子。因为刚娶妻子,不可能会知道将来没有子嗣。况且,舜是有留下后嗣的。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解成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为最大不孝,这就要讲到一个人——赵岐。他在《十三经注》记载: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陷害亲人为第一不孝;家庭贫困,却没有为了事业而奋斗,这就是第二个不孝没有留下子嗣就是第三个不孝。后来人们就将这个说法当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流传了两千年。

相关推荐:

水浒传中晁盖占据优势,为何最终获胜的还是宋江呢?看看晁盖手下的两个心腹就懂了

拉瓦锡有什么重要贡献 怎么评价拉瓦锡的死

三国大将凌统的儿子是谁?大将凌统有几个儿子

明代妓女为何很受男性欢迎?明代的青楼产业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