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古代人为了防止间谍窃取情报都是怎么加密文件的?

发布时间:2013-07-16 栏目:专题 投稿:机智的鸡

说到窃取情报,我们一定能想到电影里的那些高科技产品以及炫酷的特工操作,当然了反盗窃也是一门很厉害的功夫,各种加密,各种防盗锁之类的装置,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么炫酷的高科技时,要怎么防止情报窃取呢?古代人怎么加密文件的呢?

古人当然也有古人的办法。

拆字法

公元683年,唐中宗即位。随后,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但朝政大事均由她自己专断。

裴炎、徐敬业和骆宾王等人对此非常不满。徐敬业聚兵十万,在江苏扬州起兵。裴炎做内应,欲以拆字手段为其传递秘密信息。后因有人告密,裴炎被捕,未发出的密信落到武则天手中。这封密信上只有“青鹅”二字,群臣对此大惑不解。

武则天破解了“青鹅”的秘密:“青”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而“鹅”字拆开来就是“我自与”。密信的意思是让徐敬业、骆宾王等率兵于十二月进发,裴炎在内部接应。“青鹅”破译后,裴炎被杀。接着,武则天派兵击败了徐敬业和骆宾王。

代码法

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用于军事保密通信的代码。《武经总要》记载,北宋进士曾公亮曾搜集了40个常用军事短语,然后对其进行顺序编码:一、请弓;二、请箭;三、请刀;四、请甲;五、请枪旗;六、请锅幕;七、请马;八、请衣赐;九、请粮料……四十、战小胜。

军队出征前,指挥机关将用上述短语编码的密码本发给将领,并约定用一首不含重复文字的40字五言律诗与密码相对应。

假设双方以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作为解码密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前方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第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将领便把“五”字写到一件普通公文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知道前方缺粮草。

相关推荐:

为什么蛇没有脚还能爬行

王霸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汉朝名将王霸

甄嬛传第29集剧情 华妃掌权甄嬛长跪

唐玄宗李隆基有多少个女儿?驸马都是谁

雍正死后,甄嬛为什么不再看望端妃,原来理由就藏在这句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