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博物馆》馆藏清三代精品瓷器鉴赏

发布时间:2013-07-20 栏目:专题 投稿:时尚的皮带

清三代瓷器系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康雍乾三朝为清王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清三代官窑瓷器亦为我国古瓷烧造之翘楚。

1.清 康熙斗彩十二月花神诗文套杯

此套杯为斗彩,上绘十二月所应时节之花卉,题诗一首,并在诗文下方有一个“赏”字。图案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以及十二月水仙。

此套斗彩杯制作精美,斗彩使用已与明代全部青花勾边,然后五彩平涂的方法有所区别,仅在描绘山石等部分景物时使用釉下青花,而枝叶花卉完全使用釉上彩料,所用青花料浅淡而略有晕散,符合康熙晚期至雍正的青花发色特点。圈足内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康熙早期瓷器不尚尊号,目前所见带康熙年号瓷器多为康熙中后期瓷器,故此套杯应为康熙晚期官窑烧制精品

2.清 雍正粉彩“二年试乙号样”款荷莲纹盘

此盘内绘荷莲纹饰,色彩明丽、工笔精细,构图风格敦厚,花叶面积较大,几乎满布于盘心,这与雍正时期典型的优雅俊秀风格不相类似,而与康熙时期相近,盘口周圈施有明显与盘心不同的含粉白釉,此种做法也为康熙时期的普遍现象。

雍正一朝因皇帝本人偏好淡雅,故彩瓷多用素白地儿。纹饰以花卉内容最为丰富,除荷莲纹外,还常见有“虞美人”花、牡丹、桃花、三秋、海棠等等。盘底楷书“二年试乙号样”,说明此盘为当时呈于皇帝御览之样品。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记事杂录》所载,雍正时期一些官窑器的器型、图案等都需先制成图样交由皇帝御览;或直接烧制试样交由皇帝御览。如试样合于皇帝之意,则降旨景德镇御窑厂批量烧造。试样御览制度始于康熙雍正至清晚一直沿用。

3.清 乾隆珐琅彩胭脂紫轧花地宝相花纹瓶

乾隆一朝珐琅彩器除了继承雍正时期素地珐琅彩外,更多采用这种色地珐琅彩,该瓶侈口、细颈溜肩、收腹,瓶口饰金彩,瓶颈处依次为折枝花卉,锦地纹饰,折枝花卉,腹壁为胭脂紫地儿上下如意云头开光,内绘黄地儿宝相花,宝相花又称“轮花”、“佛花”,明永宣器上已有,但与此形象差异颇大,近圈足处又绘有折枝花卉

珐琅瓷器为清一代专供皇帝内廷使用的御用之器,通常由督陶官安排景德镇当地御窑厂烧制素坯,所谓素坯指没有绘画的外不挂釉,内里挂釉的白瓷器,也称“反瓷”。这些素坯送至京师,由珐琅匠师按照御览过的画样绘制并烧造,最后择优进献皇帝。可以说清代珐琅瓷器每一件都是绝世精品

4.清 乾隆斗彩农耕图双耳扁壶

扁壶造型的瓷器早在明初时期就有烧制,系仿中亚游牧民日常所用盛水器皿。在清代又称为“马挂瓶”。该扁壶侈口,细颈加双螭龙耳,近壶口处绘云头纹,下依次绘红蝠(寓意洪福齐天)、勾莲、两方连续回文,器身为缠枝勾莲纹,两面中心圆形开光,分别绘耕地和耙耨二景。下为长圆形圈足,绘云头纹。

雍正一朝大量使用粉彩后,官窑中的五彩及斗彩器已很少见,乾隆朝亦是如此。此件斗彩器绘画精美,加双螭龙耳也是乾隆一朝特色,同时期的很多大型尊瓶类器物都喜加双兽耳,并影响了乾隆之后各代瓷器。主题纹饰“织耕图”,还有与其类似的俗称“渔樵耕读”或者“农家乐”的农耕劳作及渔猎收获等等的题材,一改清初那种顶天立地的刀马人物为核心的构图手法,变为突出山水景色,人物缩小退居一隅。这类“织耕图”题材大约出现在康熙中晚期,跟当时经济发展,人心安乐的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一直沿用至清末。

此扁壶釉上五彩艳丽,绘画规整,体现了乾隆朝制瓷的严谨,但青花发色略带灰暗,近处观之,有类似清代后期瓷器上的波浪不平的釉面,俗称“浪荡釉”。此外,釉面上亦有因烧制时气泡破裂后形成的“棕眼”。这些“弊病”说明此器的烧制略低于乾隆中期鼎盛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而有向嘉道时期瓷器靠近的倾向,故推测其应为乾隆晚期的官窑作品之一。

( 文章来源《收藏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交流:shimingcheng)

相关推荐: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元代时候的北方如何应对雪灾寒害?

水浒传邓飞怎么死的?火眼狻猊邓飞简介

耕田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何时起开始了耕田?

廉颇为何要向蔺相如请罪?负荆请罪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