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一副对联,八个字,四个典故

发布时间:2013-07-24 栏目:专题 投稿:开朗的花瓣

清代文人郑板桥绝对大才,原名郑燮(音xie,四声),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有不是有点好玩,一任历三个皇帝,但官最大也只是做到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后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算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是画家,但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同时还是书法家,那幅有名的“难得糊涂”就是他的手笔,很多所谓看透世情的文人都在书房或客厅里挂他的这幅字。他被世人称为诗书画“三绝”,诗当然也说得过去,我这里就不再举诗的例子,只说他撰写的一幅对联

这幅对联现在还在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上悬挂:

上联:曾三颜四;

下联:禹寸陶分。

其实这样的对联,看内容,挂在书房更合适,偏偏苏州这样的文人聚集地却把这个对联挂在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咱不去讨论是不是合适了,只说这个对联的本义。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也是很牛的一个人,他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他的父亲曾点一起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这里所的曾三,指的是他曾经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概括起来,就是忠诚守信,坚持学习,这简直就是修身立命之本啊,人家曾子每天反省自己,难怪终成圣贤。

“颜”指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从汉代时候起,颜回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庙四配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他曾经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合在一起称“颜四”,这也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典范,德配四享之首,太正常了。

“禹寸”中的禹,指大禹、夏禹、戎禹。姒姓,名文命,鲧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大禹治水就是他的故事,治水经过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定水患。后来舜死,禹继任部落联盟领袖,都安邑。传曾铸造九鼎,又传曾克平三苗之乱,这都是他的历史功绩,后来往东巡狩到会稽死了。《淮南子》记载禹是:"大圣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说大禹不看重一尺那样的玉璧(形容珍宝),但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也就是说,大禹这个大圣人,非常珍惜时光,一寸光惜都不忍放弃!

“陶分”中的陶,指陶侃,东晋庐江浔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字士行,小时候孤苦贫困。陶侃在军四十多年,果毅善断,精勤吏职。《晋书.陶侃》中记载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坚决不敢浪费一点时光,分的度量比寸稍大,我比不上大禹,但也要珍惜时光啊。

后来据说陶侃晚年一有闲暇,早上起来就把自己家里的一百块砖搬到门外,到了晚上再搬回去,有人觉得怪怪的,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怕自己太安逸了,最终啥也干不动了。现在我们可能不用搬砖,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但陶侃的不让自己闲下来的精神值得学习。

一幅对联,仅八个字,用了四个典故,郑板桥绝对大才!

要比对先贤,既严格要求自己,又珍惜时光,应当做为做人的标准!

相关推荐:

《金瓶梅》到底写了些啥?都来看看吧

秃发利鹿孤生平简介 秃发利鹿孤是怎么死的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第八大奇迹'?

清朝服饰之:清代暖帽

惊世骇俗画裸模的画家刘海粟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