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越南“大河内区”规划的历史地理渊源

发布时间:2013-07-25 栏目:专题 投稿:开放的猎豹

韩周敬:“大河内区”规划的历史地理渊源

2016年5月9日,越南总理阮春福批准了建立“大河内区”的决议。决议拟于2050年之前,将河内周边的永福、富寿、北宁、海阳、兴安、河南、和平、太原、北江九省并入河内市,成立新河内。我们称之为“大河内区”。“大河内区”中,原来之河内市、永福、北宁处于地理中心,同时也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平、富寿、太原和北江是连接三面山区的接口;海阳、兴安和河南三省是陆地向海洋的过渡地带。“大河内区”的规划设想,引起了很多议论。在此,笔者也想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它做一点探讨。

古代越南地图

越南古代的政治地理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圈层式,一为区块式,这两种结构往往并行不悖。以后黎至今为例,圈层结构早在黎初就已存在,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顺天元年(1428)年黎利设东、西、南、北和海西共五道,五道之内又各辖数量不等的府县。此五道的设置,显系以升龙为中心,以道里远近为标准,是以陈荆和先生认为:“此种纯以京师为方位中心之区划,实以黎利之五道为创举。”其后的洪德二十一年(1490),黎圣宗定全国版图为十三处,京师四周为山南(xu nam)、山西(xu tay)、京北(xu bac)和海阳(xu dong)四处,此四处为内层,其余诸处为外层,亦呈圈层状分布。莫朝建立之后,将政区通名由“承宣”改为“路”,其政区结构则未甚变易。

阮廌

值得一提的是,现存的阮廌《舆地志》一书,当是以后黎朝这种区划为基本参照的,但同时掺入了一定的个人理想成分。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当时的黎朝分为两大圈层,内圈为“中都”,外圈为“藩”,与上文黎利的五道名目不同,书中的“藩”名为东藩、西藩、南藩、北藩。“藩”并非指藩属国,也不是正式的政区名目,而是阮廌对地方十三镇这种中央经制区的统称。中都“四方辐辏,居国之中”,四藩十三镇之地则呈圈状包其四周,这就种以中都为中心、向四方发散开去的同心圆构造。而在四藩十三镇内部,阮廌又进行了细化,将每藩属镇分为二到五个细小圈层,如东藩只包含首镇海阳和次镇安邦,而南藩则有山南、清化、乂安、顺化、南界五镇,很明显,这种圈内细划是以道里远近为标准的。

从《舆地志》所载的政区名目来看,此书可能是托名阮廌的,或者保守一些说,本书可能是后人对所谓阮廌著作的修改本,如李塔娜教授根据里面的地名后出现象,认为:“这部书是在17世纪中叶和18世纪初期,做过重大修改的一部著作,因而阮廌所写的著作只留下一具空壳。”李教授的结论颇为精当。但我认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黎朝政区结构的面貌,因为从上述文本叙述结构来看,作者显然是以黎朝特别是洪德以后的政区为素地的,只不过在政区通名上做了改变。文本的叙述结构,或是制作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反映,或是在实际情况基础上做了一些变通,《皇越一统舆地志》、《大南一统志》属于前者,《舆地志》则应属于后者。如果说在《舆地志》产生之前,越南政治地理思维还未得到明白晓示、“日用而不知”的话,那么此书的产生,无异于给后来者提供了参考范本。其后之广南国、郑主、西山国、阮朝都自觉的运用其中所体现的政治地理思维,来进行政区的布局和更动。中兴黎朝南北对立地图

区块状政区结构,在越南历史中表现得亦十分明显。从后黎朝的五道到东都和西都,此为政区区块结构的溯源阶段。中兴黎朝时南北长期并立、空间区隔,这种局面也深刻形塑了时人的政治地理思维,产生了内路(dang trong)和外路(dang ngoai)两大区块,这意味着政区区块格局的正式形成。西山朝占领了空前广阔的土地,将其一分为三,这就是今日“三圻”的原初形态。

阮朝建立后的大南一统图

阮朝建立之后,嘉隆帝分其国土为北城、南城和十二营镇三部,据大泽一雄的看法,此乃汲取了西山三分的经验,笔者甚为认同,嘉隆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体现了他对西山朝诸多方面的明斥而暗取。但在行政制度上,阮朝摈弃了西山的藩王出镇制,而代之以重臣委任制,可说更适宜于当时的形势。明命时期分国土为直畿、南圻、北圻,1835年又增加了镇西城,因此自此至明命去世时,阮朝实际上是四区制,直到绍治时期,复立高蛮国王,镇西城建制撤销,阮朝才又回归三区制。法属时期则分越南为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三部分,亦是施行三区制。后来越南经历了南北二分,直至今日,仍是施行三区制。

由此可知,从后黎朝至今,越南政区的区块结构的内涵一直在发生变化:从二区制发展到三区制,再到四区制,再回归三区制,再变为二区制,而后再次回归三区制。这也表明,三区制是最符合越南的空间形态,也是最适合越南人的政治地理思维的。

大河内区”构想,是圈层结构和区块结构思维的耦合体,它是在区块基础上,通过对政区圈层的简化而实现的。所谓的“区块基础”,即三区制中的北区(即北城、北圻)。“大河内区”所包含的九省一市之地,基本处于红河下游平原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詹姆斯•斯科特考察东南亚国家的平地政权,对于超过三百米高地的山民统治乏力,而此处的“大河内区”诸地正是位于三百米以下的均质平原上,其内部通过繁密的河网和人工工事连成一体,对外则通过现代航运技术与域外保持联系,可以说是一块“内联外接”的完整地域单元。

所谓“对政区圈层的简化”,即由于这一地区的京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且政治经济趋同性很明显,因此适宜于采取高度近似的统治方式,表现在政区圈层上,即适用于单一圈层。单一圈层,分为单一的直接统治圈层和单一的非直接统治圈层两类,显然大河内区的倡立者更倾向的是前者。这也造成了政区圈层结构的简化。尽管政区设置的精髓在于“因人而治”、“因俗而治”,但在对特殊“人”、“俗”的考量方面,大河内区可谓是天然的低风险。

从该地区历史政区设置来看,“大河内区”也是有其合理性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后黎朝升龙--五道和升龙--四处的设置外,西山朝时期,阮惠为了安定后黎故地,在红河流域建立北城西山北城的军事性色彩十分浓厚,因此在安定黎朝故地和防范清国方面较有成效。但正如《左传》所言:“武大不在边。”以重臣代镇北阃,操诸镇大权于一手,日久之后易生大患。且从行政层级上来看,此时地方政区为城-镇-府-州、县-总六级,层级较多、吏员滋弊,难免会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

阮朝建立之后,因袭了西山北城建制,同时进一步细化,分为“内五镇”和“外六镇”。“内五镇”包括山南上下、山西、京北、海阳,“外六镇”包括谅山、太原、兴化、安广、高平、宣光之地。今日的“大河内区”,基本上就是“内五镇”外加太原、安广之地。阮朝北城西山北城存在的问题,如出一辙。嘉隆七年(1808),阮福映又将北城设置经验推广到南方,在南方六镇设置嘉定城,崔秉旭先生的研究已经揭示出,嘉定城的独立性较之北城更胜一筹。皇帝直接控制的只有广德、广治、广平、广南四营。

是以明命十二年(1831)和十三年(1832),先后废除北城和嘉定城,而代之以行省制度。在亚历山大•伍德赛德看来,行省所设之总督,实际上是原有总镇权力分化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一点可能尚需再界定,因为总镇权力分化与总督获授权力,在权力性质上其实是异质的,它牵涉到政区结构的变化、行政部门的调整、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等诸多方面,并非权力分解那么简单。行省制度的设置,是中央加强地方控制的一种体现,在政区上,带来的客观结果是河内做为大区的肢解。但河内的行省化,又并不代表着大区制的终结,在北城和嘉定城撤销不久的明命十五年(1834),明命帝下令以“广南、广义为南直,广治广平为北直,平定至平顺为左畿,河静至清葩为右畿”,实际上是将原有的边缘大区移植到了中部首都区域。相比与嘉隆时期的直隶四营,明命的直畿建制,使得皇帝直接控制的范围增大了近两倍,直畿地区实际上成了京师的辐射带,用现代话语命名的话,实际上构成了“大顺化区”。以今日首都河内为中心的“大河内区”之设置,也应是借鉴了这种“大顺化区”直畿制度的。

中圻“大顺化”

大河内区地理上是以红河均质平原为基础,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地理单元,在政治上借鉴了历史上直接统治区的设置经验,采取了直辖区扩大化的方式,来升格政区,并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是有其合理性的。但由于省制已经施行多年,人们的政治地理思维已经相当固化,且旧有行政制度具有强大的粘着性,因此大区制的推行势必阻力重重。即便最后得以推行,随着时间的演进,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曾经的多种问题。而周边省区,可能会充当基础物资供应者的角色,在得到大区的反哺方面遇到困难,如此就易于形成泵吸效应,将周边地区的活力逐渐抽干,届时或许又是下次分区“轮回”的开始了。

参考资料:

阮朝国史馆:《大南实录》。

李塔娜(litana):《越南阮氏王朝社会经济史》。

大泽一雄:《对阮朝总镇制度的考察》。

崔秉旭(choibyungwook):《明命时期的南部越南(1820-1841)》

亚历山大•伍德赛德(alexanderwoodside):《越南与中国模式》。

詹姆斯•斯科特(jamesc.scott):《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陈荆和:《越南东京之地方特称ke》。

郭声波:《中国历史政区圈层结构问题》。

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相关推荐:

曹操的用人之道是什么?真的是唯才是举吗

刘伯姬的三兄是谁?刘伯姬光武帝刘秀个人简介

周勃的贡献有哪些 周勃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井田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揭秘:战国名医扁鹊究竟师承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