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王朔:金庸的作品是“四大俗”之一,全都是抄袭!此说法你认可吗

发布时间:2013-07-25 栏目:专题 投稿:包容的战斗机

节选自:《老梁说天下4》,梁宏达著

一部文学作品出版之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读者都说这作品好,也许人家喜欢,也许人家不喜欢,对于同一文学作品见仁见智,是文学批评界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时候我们对待一些文学批评,确实需要拿出一个平常心态。在十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小说作者,就是大家伙都熟悉的、写了无数优秀影视作品王朔,他突然间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我看金庸》。金庸大家都知道,是华人世界的武侠巨匠,上至学者教授,下到贩夫走卒,没有不喜欢他的作品的。那么王朔在他这篇《我看金庸》的文章里说金庸作品是“四大俗”之一,哪“四大俗”?四大天王、成龙的电影、琼瑶的电视剧和金庸作品王朔金庸作品归结为“四大俗”之一,说他的作品恶俗,很没意思。我相信他这么说,很多朋友会有意见了,因为金庸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王朔同样是华人世界里边影响力非常大的作家,他的话也是非常有分量的。为什么王朔金庸的书恶俗呢?金庸的书到底怎么样呢?

王朔金庸作品是“四大俗”之一,他首先有一个根据——他说翻开金庸的书一看,我真佩服金庸,我就佩服他怎么敢把别人的人物就拿过来。这是什么意思?他说金庸抄袭。前不久有人在网上说郭敬明抄袭,那小说一比,就是成段成段往外拿,金庸也这么干吗?没有。你在金庸书里绝对找不出,有哪一段是他整段搬别人的东西——他的东西都是原创的。那为什么王朔说他抄袭呢?他主要是指人物、情节的设置上。王朔举了个例子说,你还叫段誉干吗,你就叫贾宝玉不就完了吗?他的意思是说《天龙八部》里段誉这个人物设置是完全模仿贾宝玉的,这个确实有这个迹象。贾宝玉在大观园里边人见人爱,跟史湘云,跟薛宝钗,后来跟林黛玉,这个确实有点儿像段誉在《天龙八部》里的形象,今天钟离,明天木婉清,后来王语嫣。他就说这两人看来很相似,就说段誉这人物是模仿人家贾宝玉写的——当然没模仿到底,因为贾宝玉不光异性恋,还有同性恋呢!秦钟、蒋玉涵都跟贾宝玉挺好。那么王朔这个有没有道理呢?你要单看人物对比,确实有点儿道理,确实是明显能看出是照着贾宝玉模子写的。

那么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来,在金庸书里读者能找出一堆模仿迹象,比如《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因为小师妹岳灵珊移情别恋,跟福建来的林平之好上了,所以令狐冲很受伤,就违背了师门的规定,给弄到后山思过崖闭门思过去了,结果在思过崖偶然间发现,山洞里头有魔教十长老破五岳剑派剑法的图像,当时他心如死灰:五岳剑派剑法这么牛,都被人给破了!这时候巧遇华山派的前辈风清扬,风清扬传他独孤九剑,一下子令狐冲武功一日千里,这个桥段有人就指出,这是模仿,甚至是抄袭。抄什么呢?《基督山伯爵》。熟悉《基督山伯爵》的朋友都知道,《基督山伯爵》里的男主角,因为犯了点儿事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碰到一个很博学的老人,这个老人教了他一身本事,他逃出监狱就发达了。有人说这故事情节不是完全照那搬的吗?

还有人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跟黄蓉到桃花岛上一看,江南五怪死在桃花岛上,种种迹象指明这是黄药师杀的江南五怪——其实是西毒欧阳锋和杨康干的,这时候黄蓉也没法解释这事了,最后黄蓉假死——假装被西毒欧阳锋抓走了,死了,弄得郭靖很伤心,后来两人再重逢,恩怨就化解了。有人说这也是抄的,抄哪儿的呢?《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不知道两个家族有那么大恩怨,好上了,最后没办法,结果朱丽叶假死,躲过这一关。

还有人说在人物性格上,《倚天屠龙记》里那个金毛狮王谢逊遭遇的经历,非常像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写的那个《海狼》里的主人公的经历。那么你把这些串成串儿,好像是那么回事,看来这金庸好多情节都是照世界名著抄的。是不是抄的,这个事见仁见智。

我个人认为不能把这理解成抄。这是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常见的一种借鉴方式,就是我把你的情节大致借鉴过来,但是我和你之间在人物的背景、人物的性格、情节、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完全都不是一回事儿,这种方法有人叫“高速创作”。搞编剧的朋友都知道这个,要想编一集电视剧或者一部电影的话,编剧可能从某个名著当中,把故事情节借下来,然后把它放到另一个环境当中重新创作,所有的场景都是新的。

如果说金庸在写作时,直接把一个人写成外国人,根据外国那些场景来描述,比方说,令狐冲被关进监狱了,碰到个老人怎么怎么的,甚至场景对白、情节推动都跟那节奏是一样的,这叫抄袭。但是我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比较一下,《基督山伯爵》的那种场景描写和金庸在《笑傲江湖》里的描写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而且这个独孤九剑里边,带有浓厚的中国哲学的味道——砍柴得有柴可砍,切肉得有肉可切,破招得有招可破,那么我无招你如何破呢?这里边已经有中国哲学的味道了,和《基督山伯爵》基本挨不上,所以我们说这是在“高速创作”过程当中常用的方法。金庸当年在长城影业公司里当过编剧,他应该对这种手法很熟悉。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金庸借鉴世界名著,你要说抄袭的话,那恐怕绝大多数金庸迷是不能答应的——因为你可以看得见,两者文字上没有任何的关联性,何谈“抄袭”二字呢?那么如此多的类似情节金庸作品出现,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借鉴,可以看作金庸对一些前辈致敬。

你比方说咱们看电影,周星驰在《功夫》里那打扮,那是向李小龙致敬。在《西游降魔篇》里边有好多场景,都是周星驰向以前的电影前辈致敬。所以,像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把它解释成简单的抄袭;另外,前辈作品触发了现在创作者的灵感,也代表现在的创作者对文学前辈的一种敬意。当然,金庸的书里头,真正的价值,就是他即使是借鉴这些情节,也使这些情节插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翅膀。甚至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被金庸活学活用到他的故事情节里边,使这个故事一下让你感觉到有厚重的文化味道。这方面,有人说金庸书里头有那么中国古代文化的东西,是不是也是抄的?这可理解为引经据典。

可以说很多金庸迷,就是因为看了金庸的小说,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再随便举个例子,大伙儿都知道《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影响特别大,你看这里边金庸在相当多的地方,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比方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你以为这名字是随便起的吗?不是。它是中国一种五行方位文化,和阴阳结合——东方青龙甲乙木,南方朱雀丙丁火,西方白虎庚辛金,北方玄武壬癸水,中方麒麟戊己土——它是分这些方位布置的。东方青龙甲乙木,东属木,而且在佛教里讲的,东方有药师王菩萨,所以东邪叫“黄药师”,这是有根据的;南方属火,五行里主升腾之相,所以在家为帝王,出家就是高僧,南帝;西边,我们知道是欧阳锋,在五行当中南火克西金,所以王重阳把先天功传给了段皇爷,段皇爷会一阳指先天功,南火克西金,他就是老毒物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所以这些都是按五行走的;包括北属壬癸水,水是最卑下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人里头最卑下的是啥——要饭的,所以,北丐洪七公。

你看《笑傲江湖》里写到,说北岳恒山派搞掌门人继承大典,令狐冲得穿黑衣,那是因为北方属水,服色尚黑。就是说北方属水,它主要的颜色是黑色,中部黄是土,东方青是木,所以它这里头有很多文化上的东西。再者,降龙十八掌里边,提到了很多招数,“亢龙有悔”“神龙摆尾”“履霜冰至”“利涉大川”,这都是降龙十八掌的招数。这招数打哪儿来的呢?都从《周易》上来的。《周易》里,从乾卦开始的卦辞,比方说初九潜龙勿用,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六亢龙有悔,这条龙,是用来形容乾卦的。它最开始叫潜龙勿用,潜龙勿用是降龙十八掌的招,就说这龙在这趴着还没起来呢,然后一点点起来,到了最高,九五最高,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然后到顶了,它开始往下坡走了,叫作九六亢龙有悔,就回到下边。所以这是《周易》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原本《周易》的卦名就被金庸活学活用,用到降龙十八掌里头了。

所以说这些东西,对于普及中国文化有好处。此外,老顽童周伯通给郭靖讲的“七十二路空明拳”,里头用的道理就是《道德经》里的知识,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道德经》里的话。他讲“空碗盛饭”“空屋住人”,以虚无对实的,这是老子思想活学活用的地方,所以金庸书里头像这样的场景,可以说太多了。

金庸书里不仅仅有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一些和文学、数学都是相关的。你就拿《射雕英雄传》说吧,在黑龙潭这一块,郭靖背着黄蓉,要找这个段皇爷看病嘛,被这个裘千仞给逼到这儿了,黑龙潭住着一位隐士瑛姑,瑛姑就出了几道题,说你答上才能过去,九宫图,这么一个格里头,一到九,九个数字,你怎么排能够横向、纵向、斜着、正的,加起来都是十五。当时黄蓉说,这个游戏在桃花岛她爹就教她了,黄蓉说这有何难,叫“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中间为五”。你算吧,就这边二四,这底下六八,这边是七,这边是三,上边是九,下边一,中间是五,怎么串加起来都是十五,这是中国传统的九宫图。像这样的知识在金庸书里头是非常常见的。再有你看这个瑛姑想念老顽童周伯通的时候,就是后来不是织了一个锦帕嘛,那锦帕垫到孩子的胸口,结果被裘千仞一逼,说把孩子捅死了,这锦帕就留个血窟窿。那锦帕上有首诗: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首诗大有来历,它不是金庸写的,出于中国古诗词里面一个连句叫《九张机》。《九张机》写了个什么故事呢?过去有这么个女子姓苏,叫苏若兰,她丈夫到另外一个地方上任去了,她天天在家里织布,这九张机就是指织布那个机杼。结果她丈夫在外头,身边又有了姬妾,就有点儿冷落她。她很寒心,了解这情况后,她天天在家里写诗,并根据织布这情况写成了《九张机》,后来她丈夫回心转意把她接过去了。这《九张机》就从《一张机》写到《九张机》,其中写到《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最后一首是《九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从头到底,两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反映男女之间那种细微的感情,那种泫然欲泣、几欲断肠的感情。所以金庸这个拿过来,直接用来比喻瑛姑想老顽童非常贴切恰当。所以金庸书里这样的精华,那是比比皆是。

不光是我说的《射雕英雄传》,其他书也都对这各种文化知识有描写,书里写琴棋书画的特别多,《笑傲江湖》里边,“梅庄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这四位,黄钟公指的音乐,黑白子是围棋,秃笔翁是书法,丹青生是画画。《天龙八部》里,“函谷八友”的名字:琴颠康广陵,棋魔范百龄,书呆子苟读,画圣吴领军,神医薛慕华,巧匠冯阿三,花痴石清露,戏迷李傀儡,把琴、棋、书、画这几样都写了进来。

最有意思的是,《笑傲江湖》中有一段“祖千秋论杯”,可以说是金庸博学的一个最好例证。祖千秋有一段高论: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读这样的文字,一个爱好古典文学的人,能从这里得到很多好的东西

金庸能够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当中,夹杂着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那无形间就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20 世纪80 年代读金庸小说的时候,里边有介绍,据说海外华人都按照金庸的书教下一代中国文字,说明金庸的文字很典雅。这件事现在已经成事实了——中学课本里边,就选了《天龙八部》中的一节——“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讲的是萧峰带着18 位契丹勇士,从山底下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大大的酒囊,豪气冲天地杀上少室山。这一段写得跌宕起伏,充满了英雄气概。谁要说金庸的文字不够洗练典雅,看看这段,与现代的好多大作家相比,我认为金庸一点儿也不输风采。如果,你要用恶俗来形容金庸的书,我倒宁愿相信王朔是看走眼了。

王朔是到了40 岁左右才开始看金庸的书,这和我们从小看金庸小说不一样。我敢肯定,王朔金庸的书绝不会像我看金庸书这么用功、这么认真,每个角落我都看到,而且金庸每一本书,我至少都看了五遍。金庸小说陪伴我们成长,所以我们对它的感情和印象非常深,而王朔就没有这样的精力,他也不愿意花很大的功夫扎进去。他只是从一个文学家的角度,翻开——就像职业病一样,看它的结构、篇章、构架,然后容易一下子把“骨头”之外的东西往出捞,然后就根据“骨头”来谈论金庸,而没有根据“骨头”之外那些丰满的“血管”“肌肉”,来评价金庸所以我相信王朔并没有下很大功夫。但是王朔金庸作品“俗”,这也是有原因的,再好的作品,也架不住影视剧糟蹋。

金庸说过那么一句话,说每次改编我的作品,就像在我面前打我儿子一样。你看《射雕英雄传》,咱们看过多个版本的电视剧,83 版、94版、2003 版,香港和内地都拍过,这里很多地方你没办法处理。比方说83 版《射雕》,郭靖(黄日华饰演)傻了吧唧的,黄蓉(翁美玲饰演)还基本符合原著。到94 版,是张智霖和朱茵演的,朱茵是大美女没错,张智霖是个帅哥,你让帅哥演一个有点儿迟钝的人,不像那回事儿。

到2003 年李亚鹏、周迅版,又出问题了——与原著形象大相径庭。所以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演绎。而影视剧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并且在作品里有那么多的哲学思维,怎么表现呢?

《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是我站着不动,甚至我受伤了,但只要你一动,我一出招,就一招制敌。这是一种哲学思维——后发制人,以无招胜有招。但是这些东西,要是拍影视剧,很难把它的哲学韵味拍出来。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就是一个典型,他按照大众的审美心理,必须卖得出票房,所以他在影片中把东方不败演绎成“阴阳人”了,并请林青霞来演,还把东方不败跟令狐冲整出个人感情来了。而且令狐冲剑法非常飘逸,东方不败在这里更容易引起人同情,这就完全颠覆了金庸原先那些想法——影视剧就得按大众角度做调整,这明显和金庸书中人生的味道、哲学的味道大相径庭了。

如果拍不出金庸小说原来的韵味,那么每一次拍成影视剧,其实都是金庸原作一种“庸俗化”的解读。所以金庸作品拍了这么多电视剧,可以说把金庸的原著毁得差不多了——如果你没看过金庸的原著,仅仅是看过金庸的电视剧和电影的话,你不可能了解真正的金庸所以说,如果只看金庸的电视剧,你可能会赞同王朔的观点——金庸作品就是“四大俗”,但是你要把他的原著看了不止是一遍两遍,你就会体会到金庸小说的魅力。

相关推荐:

陈子龙是哪个朝代的人?陈子龙的思想特点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

三国时代最优秀的伯乐

姒启是怎么死的?姒启的死因

朱七七个人简介 沈浪是哪一部小说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