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墓志铭的由来 墓志铭简介

发布时间:2013-08-04 栏目:专题 投稿:寒冷的电话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墓志铭死者生前预撰和死后亲友撰作或委人代作等几种情况。明人张岱的墓志铭生前自撰的,张岱是明清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以散淡性灵为特点,自称纨绔子弟,极好繁华,他在《自为墓志铭》中说:“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是个吃穿玩乐、好时尚、会享受的“大玩家”。但做起学问来却严谨务实,一点不含糊,晚年兴趣转向治史,弄出了《史阙》、《石匮书》。《石匮书.自序》说:“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阙勿书。”抱如此“良心”,即使小节有亏,而犹能自揭其短,公之于众,无所顾忌,亦难能可贵!

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启功的《自撰墓志铭》是“三字经”式的韵文,只七十二字,易记易诵:“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生平,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写此墓志铭时,他是副教授(他正规学校受教育的程度中学还没毕业)。“博不精,专不透”几句是作者的谦抑,他那时诗书画三绝早已名噪于世,并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和《红楼梦札记》等专著问世。左边半瘫,划为右派,则是实录。“皮欠厚”,是反讽。当时作者的夫人章宝琛新丧不久,夫妇唱随四十三年,但章女士未生育,他亦未续弦,孑然孤身终老。自“面微圆”至“渐相凑”又是实录。“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则是作者的自嘲自贬自损了。这段墓志铭大抵都是实录,有他的年谱和诗文为证。志中所涉经历,正是历次批判的见证,是起伏人生的总结,是自强不息的反思,是风雨相继的写照,也是置一切坎坷不幸于等闲的达观超然。人们可从中体味到年逾九秩的老爷子的潇洒人生与长寿奥秘……

生前自撰墓志铭的究竟是少数,多数人的墓志铭是死后别人代笔或逝者生前委人捉刀的。例如韩愈就是这样一位代写墓志铭的“写家”。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博学多闻,笔下功夫当然了得。当时有个叫李虚中的,一个进士出身的算命先生,撰有命书三种,当然不是江湖庸流。韩文写的算命李的墓志铭中有这么几句话:“李君名虚中,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言人之休咎,“百不失一二”,毋乃谀之太过乎!──当然这是李虚中的“谀墓金”丰厚,韩文公投桃报李,也就不惜摇笔一谀了。这样的墓志铭已远离悼念的意义了。

一九二四年,罗章龙出国参加一次国际性会议,途经波兰时,专程去柯尼斯堡拜访康德故居,瞻仰了康德墓。康德是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罗氏还译过康德传。瞻仰康墓时,罗徘徊不忍去,并有七绝云:

墓道庄严铭语在,萧条异代感同怀。

东西海岸先知出,曾见金人入梦来。

康墓铭文为“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萧条异代”出自杜诗“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东西海岸”源自宋陆九渊“东海有圣人出焉,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金人入梦”见《后汉书.西域传》:“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罗诗之意认同康德为中西哲学的桥梁。而康墓的铭文则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概括力。这种墓志铭在西人中为常见,如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是一组数字:“三十七.二十二.三十五”,表示著她的“三围”,说明死者生前的爱美心愿。而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幽默无比:“恕我不起来了!”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原文是四行韵语,梁实秋的汉译是这样的──

好朋友,看在耶稣面上,请勿

刨掘埋在此地的一坯尸土。

饶了这些块墓石的人,降福于他!

移动我的骸骨的人,他永受咒罚!

诗并不高明,措词粗野,因此有人怀疑不是莎翁的手笔。莎士比亚一生留下了三十多个诗剧,里面有不少宝藏,不少好文章和不少妙句隽语,可墓石上留下的只此四行歪诗,这是个绝大的讽刺。

前些天,偶翻旧籍,得知北京大学的开校元勋蔡元培墓仍在香港。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香港和台湾的北大同学会为蔡墓写了碑文碑文在记述蔡元培生平后写道:“昔曾子称仲尼曰: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当今之世,唯先生足以当之。”又,蒋梦麟以词诔蔡元培曰:“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两大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碑文蔡元培四世孙蔡音明《关于蔡元培墓志》,一九八七年三月五日人民日报)。蔡墓的迁墓之议早已数见,可是迟迟未见诸行动,这可能事出有因。但不管怎样说,北大校长数易其人,其中不少博学明达之士,然而我不知有谁能与蔡元培的贡献比肩的。

相关推荐:

五鼠闹东京剧情第24集 徐庆私闯天牢被抓

老照片:上世纪苏联风情万种的美女,最后一图看美女的警察亮了

孔子姓名是怎么来的?孔子姓名的来历

寒衣节出生的人好不好 寒衣节出生命运怎么样?

张择端因宋高宗赵构对他的画没兴趣忧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