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香港知识百科 非常全啊

发布时间:2013-08-05 栏目:专题 投稿:寒冷的狗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香港区旗与香港区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相同,而紫荆花则是香港的象。香港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现时的设计是於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後开始使用。

******香港的得名******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

******地理位置******

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的东面,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上海1200公里。香港海港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经纬度:东经114°15′,北纬22°15′

******历史******

香港原为一渔村,属新安县(即今深圳市宝安区)管辖,后因鸦片战争,香港本岛于1842年及九龙于1860年相继割让给英国。英国后来又于1898年“租借”得深圳河以南今称作“新界”的大片土地及岛屿,总面积比原先的割让地大近十倍。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协定,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回中国,成为特别行政区。

******名称和面积******

香港有三大部分,即香港岛(约78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50平方公里);新界(连235个离岛约共968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095平方公里,略大过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面积:1,104.04km²,管辖总面积:2,755.03km²,水域率:59.9%。

******气候******

属亚热带气候,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不过空气质素则较差。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公共场所及绝大部分私人地方均有空调设备)。

******人口及语言******

居民大约七百多万,绝大多数为华人,主要说广州话(粤语),但英语很流行,说潮语和其他方言的人也不少。新界土著居民很多说客家话。近年普通话甚流行,一般机关和机构也鼓励应用。香港的居民和游客,法例规定都必须携带身份证明文件。

******交通******

香港的交通网络完善,包括计程车、接驳新界区的九广铁路及轻便铁路、行走市区的地下铁路、来往地面街道的公共汽车、穿梭维多利亚港的渡轮、电车、具观光趣味的山顶览车,都是香港主要交通工具。

******工作时间******

政府和一般办公室:上午9时至下午1时,又由下午2时至5时(有些商行下午开至6时,银行中午不休息)。香港的邮政局上午9时半才开门星期六下午(有些全日)、星期日及公众假期都休息。商店营业时间约由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一般食肆则由早晨7时起开至深夜。近年政府推行五天工作,周休二日,很多政府部门都在周六日休息。

******公众假期******

全年共17天,分别是:元旦日,农历新年(3天),清明节,复活节(3天),五月1日劳动节,四月初八佛诞,端午节,7月1日特区成立日,中秋节翌日,10月1日国庆节,重阳节,圣诞节(2天)。

******货币******

硬币由1角至10元;钞票由10元至1,000元。官价兑换率1美元约兑7.8港元,经银行找换要杖20%,许多银行及找换店都可兑换,且不收手续费,但应先问清楚。

******治安******

香港一个安全的城市,治安良好。旅客应避免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可存放于旅馆的保险箱内。如遇上问题,可找街上巡逻的警察帮忙,或到尖沙咀天星码头专为旅客而设的报案中心求助

******紧急报警******

如遇火警、贼劫或伤病等紧急事故,可拨999报警。在一些较僻静的地方,设有一种橙黄色的小型电话箱,内有称为“紧急求助热线”的通话装置,设有按钮,不用拨号即可直通报案中心。无论是用该机或其他公众电话打999报警都不收费。

******台风袭港******

每当夏秋之间,香港常遇热带气旋吹袭,或下倾盆大雨。当此期间,天文台会发布警告讯号:1号表示戒备,下一步是3号表示强风,而再下一步骤则是8号台风(或雷雨警告),际此期间,机关、学校和大部分工商业都要停止活动,渡轮和大部分陆续上公共交通工具也会停止行驶,而地铁则只减少班次。查询台风消息电话:8351473。

******赛马及投注******

每年由9月开始至翌年6月为止的一个马季内,大约共有60多次赛马。日赛多于星期六及日在沙田举行,夜赛则多于星期三晚在跑马地开办,观众可购票入场观看及投注。赛马日有火车直达沙田马场。香港赛马会在各区设有百多间的投注站,除赌马外,“六合彩”亦由其经营。查询六合彩中奖电话:1888。

******购物天堂******<

香港是自由港,没有关税,世界各地物资都运来竞销,有些比原产地还廉宜,但有时购物也需要议价,或比评多家才买较好。香港各区都有大型商场,如太古城、沙田新城市广场、乐富和蓝田地铁站等等,其内除有大型百货公司之外,还有各类商店和食肆,有些更有游乐设备,真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有些行业喜集中经营,因而顾客可有更多选择。其中如电脑和相关产品,深水(土步)地铁站邻近的“高登”和“黄金”商场最集中。家用电器和相机在旺角和铜锣湾较多,但宜向有信誉的商店(如贴有旅游协会红帆船标志者)或大间百货公司购买较少麻烦。五金机械店集中在旺角地铁站之广东道的三个街段内。花园街,由旺角道到太子道一段,是水果、时装和日用品摊贩的如乐园。过亚皆老街后的通菜街几个街段内,就是出名的所谓“女人街”。其情况和在油麻地天后庙两旁的庙街相似。但后者在晚上且有熟食及算命摊贩混杂,近庙处更有粤曲演唱,俨然一个普罗大众的夜总会。

******衣******

香港的制衣工业,一向著名,深水(土步)和长沙湾,原来都是制衣工场的集中地。因此,深水(土步)地铁站前后的鸭寮街和汝州街等满街都是布匹行。时装批发商及制衣用品供应商则集中在该站的长沙湾道几个街段之内。旺角的花园街(旺角道至太子道一段)和“女人街”,以及中环的利源东、西街和铜锣湾渣甸坊,都是一般衣著的供应地。

******食******

香港甚么菜馆都有,而且开遍大街小巷,愈热闹的地方就愈多,如旺角、铜锣湾、尖沙咀东部和九龙城等地有些街道尽是食肆。快餐店在香港甚流行,中西式皆备,分布每一角落。此外,还有不少本地传统风味的“大牌档”,开设在各区的市政大楼内或专拨一处经营,除了维持价廉物美之外,卫生环境也有改善。较高级的饮宴场所,也和所有酒店一样,都加收10%的服务费。

******住******

香港有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公营的屋?(生活小区),另有很大比例人士则住在私人屋苑的自置物业内,都远离繁嚣的市区,且多在公共交通沿线的新界地方。但绝大部分的酒店和宾馆,无论什么等级,都开设在交通方便的繁盛市区之内。

******行******

1.地(下)铁(路)为市区内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分四条路线互相联系港岛、九龙、荃湾和东涌,又可于九龙塘站转火车铁路东线。每天清晨6时左右开始行走直至午夜,每隔数分钟即有一班。车费由4元(两个站)至13元(过海)。如目的地在沿线附近,最宜乘搭。全空调的车站和车厢不但舒适,且快速准时。

2.巴士(公共汽车)多家公司经营:新巴,行走部分港岛路线;九巴,行走全九龙及新界;城巴,行走部分港岛路线(以上三家公司均有过海隧道或机场路线);大屿山巴士,则只行走该岛仅有的十多条路线。市区票价每程由两元多起,有些路线兼有或只有空调车服务,收费则略高。

3.公共小(型)巴(士)分为绿色车身(专线)和红色车身两种,收费与巴士相若。专线车多作接驳地铁之用,如往地铁不到的地方,两种均甚相宜。车头上均列明目的地及收费。

4.东铁(火车铁路东线):行走九龙市区的三个站与新界之间(另有直通车往广州等地),在九龙塘站可与地铁接驳转车。

5.轻(便)铁(路):行走新界屯门与元朗之间,另有接驳巴士往较僻地方。以上两种铁路均全电气化,空调车厢,班次频密,舒适快捷而且经济

6.电车:只在港岛市区(北面)行走,收费最廉(现价2元),但速度较慢,如作短程乘搭或市区观光,最为惬意。以上巴士、电车和专线小巴,均需要自备辅币于上车。不准吸烟香港近年已渐趋世界潮流,致力减少烟害,除限制香烟广告外,并制定在公共交通工具和部分公共场所不准吸烟。

******小费******

除茶餐厅及快餐店外,大部分餐厅及酒楼都会收取总帐单的百分之十服务费。而计程车司机、旅馆服务员的小账则没有规定,你可视乎服务态度和质素酌情给予。

******经济******

面积只有1098平方公里的香港服务业发达得令人吃惊。2000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的比率高达86%。即使扣除公营部门所占比率,服务业仍占当地生产总值73%。漫步香港,银行多过米铺,餐厅、酒楼放眼皆是,大型展览几乎日日都有,从吃、穿、住、行到金融、地产、保险、运输、电讯各种服务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方便之极。香港因而也被称为世界一流的、亚太地区主要的服务中心

近几年,香港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服务业。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香港服务业的增加价值,平均每年增加9.3%,达1300亿美元,而同期的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因此,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不断增加。

在各个主要服务行业中,金融、保险、地产、商用服务业和社区、社会、个人服务业的生产量增长最快,平均每年为9.4%和11.9%,分别占2000年香港生产总值的23.5%和21.2%。

按国际计算标准衡量,香港服务出口总值,在香港生产总值所占的比率非常高。2001年上半年,香港服务出口总值达206亿美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6.3%。在亚太区内,香港与新加坡持续成为净服务出口地。以服务出口总值计算,面积狭小的香港在区内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香港服务出口2000年在世界排名第九。

香港出口服务主要包括运输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服务及旅游服务,分别占2000年服务出口总值的36%、30%、18%。同年,金融服务出口服务出口总值的9%,而保险及其它服务出口占7%。

整体来说,香港是净服务出口地。按服务贸易的行业分析,2000年香港的运输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服务均有盈余,盈余分别为104亿美元、24亿美元、109亿美元。

由于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推动服务业的增长和发展,以确保香港为亚太地区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

香港之所以被誉为“东方之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扮演着世界航运中心的角色。这个仅有10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连续多年摘下世界最大货柜(即集装箱港口的桂冠。1980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是147万个标准集装箱,超过日本神户,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1986年香港赶上美国,港口吞吐量达229万个标准集装箱,跃居世界第二;1987年集装箱吞吐量增到345万个标准集装箱,超过荷兰鹿特丹港,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并连续多年称冠。到2000年,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810万个标准货柜单位,不愧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

香港位于远东贸易航路要冲,且地处正在迅速发展的亚太区中心,所以港口一向是促进香港发展与繁荣的要素。香港既是南亚太区的枢纽港,也是中国内地的转口港,祖国内地经济的繁荣,是香港航运业不断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维多利亚港,其平均超过10米深的港内航道,使大型远洋货轮可随时进入码头和装卸区,为世界各地船舶提供了方便而安全的停泊地。与此相匹配的是,香港还拥有优良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率的作业流程,香港的货物装卸作业素以效率高见称,货柜船在港内的周转时间平均约为10小时。港口设备可同时容纳上百艘船舶靠泊和进行装卸作业。香港不仅拥有集装箱码头,而且还拥有石油、煤炭、水泥等专用码头。更重要的是,香港还拥有数千家航运企业和上万人的航运从业人员及优良的航运管理人才。这些都是香港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的保证。

无论是从港口设施的船舱吨位、货物处理量和客运量而言,香港都挤身于世界大港之首。著名的香港葵涌货柜港在维多利亚港西北部,共有18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6000米左右,码头占地200多公顷,包括货柜场和货运站在内,可同时容纳多至18艘大型货柜船在泊位装卸货柜。

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门户和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其经济发展与内地经济有着越来越密切的依存关系。据介绍,目前香港港口处理的的集装箱,约有七成与内地有关。同时,每年进出香港的内地船舶超过4000艘(次),而且内地沿海大部分港口都开办了至香港的集装箱航线。香港航运界人士确信,在未来10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必将使香港港口的货运量进一步增长。

******气候情况******

香港位于亚热带。每年近半年时间气候温和。受季候风影响。冬季吹北风或东北风,夏季吹南风或西南风。一月和二月云量较多,间中有冷锋过境,吹北风,气候干燥。市区气温通常徘徊在摄氏十度上下,有时更低。新界和地势较高地区,有时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并有结霜现象。三月和四月,间中极为潮湿。而向东南的高地或由鲤鱼门至蓝塘海峡一带,时有毛毛雨或浓雾,能见度甚低,航空及渡轮服务受严重影响,甚而间中中断。五月至八月的天气炎热而潮湿,间中有骤雨和雷暴。下午气温经常升逾摄氏卅一度,甚而达至卅四度;晚上则保持在摄氏廿六度左右,而且湿度颇高。七月通常有一两个星期的天气较为晴朗干燥,有时晴朗天气会持续较久。九月,是较多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月份。北太平洋西部和南中国海,每年平均约有卅一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一一八公里或以上〕。当热带气旋集结在本港东南约七百至一千公里时,本港天气通常晴朗而且异常炎热,但黄昏时却可能有局部地区性雷暴。若热带气旋中心移近本港,风力将会增强,广泛地区有大雨。热带气旋带来的豪雨可能持续数日,引致山泥倾泻和水浸,造成严重的灾害。本港各区的每年平均雨量差别很大,横澜岛约为一三○○毫米,而大帽山附近则超过三○○○毫米。八月是全年最多雨量的月份,天文台录得该月份的平均雨量为三九一点四毫米。一月是最干旱的月份,平均雨量仅有廿三点四毫米,全月大约只有六天下雨。人口、民族1994年香港人口约606万。其中,中国居民约占98%。在港华人中大部分原籍广东。它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平均2.1万人/平方千米。汉族为主,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1841年已设罗马天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主教传教区。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万人。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其他宗教还有:伊斯兰教教徒约5万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华人,印度教教徒约1.2万人;还有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沿革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年间归广东省新安县(今宝安县)管辖。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和1860年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将香港岛和九龙岛南部地区割让给英国。1898年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今新界地区,为期99年。至此,英强占了整个香港地区。1941~1945年香港曾一度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重占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1997年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告:中国政府自1997年7月1日0时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正式进驻香港。稍后,以董建华为行政长官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香港临时立法会召开会议。香港回归中国,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根据《中华人民香港海洋公园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的香港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制度符合香港地区的特点,不采用三权分立制度,也不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广大香港居民的意愿而创建的。香港回归中国后,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继续繁荣发展。

自然资源和物产香港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2.8℃。1月均温15.6℃,7月均温28.6℃。年降水量2224.7毫米。自然资源贫乏。由于缺乏大河流和湖泊,加上地下水不多,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草地和灌木地占49.8%,荒地占4.1%,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鱼塘占2%,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内地供应。

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加工工业为基础、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以多种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工商业城市。1994年,全港的生产总值约10190亿港元。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贸易、交通、旅游、信息和通信中心。香港现代经济发展基础是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约占20.4%(1989),雇员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3,制造业厂家共5.06万家。房地产及建筑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约占香港生产总值的11%~13%,房地产业固定投资占全部固定投资总额一半以上,银行放款中,有一半贷给地产业,约40%的上市股票与房地产有关。香港土地大部分由港府掌握,高价拍卖土地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1990年,共有84家名列世界前100名的银行在港营业。外汇市场交易量居世界第六。香港是与伦敦、纽约、苏黎世齐名的、在时差上相互衔接的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1988年的贸易总值和出口总值,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一位,进口总值第十二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对外贸易包括进口、港制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三大部分。1994年,香港进口总值为12510亿元,港制产品出口2220亿元,转口值为9480亿元。1994年,外贸总值约达24000亿元。进口市场主要是中国内地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日本各占香港进口总额的37%和16%,中国的台湾省占9%,其次为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和英国。香港产品主要输往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内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瑞士、法国。转口商品主要输往中国内地和台湾、美国、新加坡、印尼、日本、韩国、澳门、菲律宾、沙特阿拉伯。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差不多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全港道路总长约1484千米,8条主要行车隧道,656座行车天桥,379条行人天桥,218条行人隧道(1990)。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1991年,远洋船与内河船的装卸货物总量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600万箱。在香港约有37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每周约有1200班定期客货机与亚洲、欧洲、澳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中东等地区的77个城市直接联系。由于香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人文环境独特,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大部来自台湾,以及日本、韩国,1994年突破933万人次。旅游业成为香港经济支柱之一,是香港赚取外汇的第三大产业。香港还是亚太地区的通信和信息中心之一。全港以香港大东电报局为转接中心,同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建立起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香港平均每2人拥有1部电话,传真机、传呼机、无线电话开始普及。香港与200多个海外邮务机构建立业务,向54个国家地区提供特快专递服务,对190多个海外地区及6000多艘装有卫星通信设备的海上船只有直拨电话服务世界各大通讯社、国际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出版机构均在香港设有办事机构。

文化、教育

香港有多所性综合大学,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共八所。有电视台2家,广播电视台10家,电影院100家。香港医疗设施、技术水准居亚洲较高水平。1990年,香港有各类医院47所。香港教育由政府直管,实施9年免费强迫教育。

名胜古迹宗教文化景观有:香港岛上的文武庙、铜锣湾天后庙、圣约翰大教堂;九龙的黄大仙祠墓、侯王庙、慈云山观音庙、九龙清真寺;沙田的万佛寺、车公庙、蓬瀛仙馆、半园春、道风山基督教堂;荃湾的竹林禅院、东普陀、荃湾天后庙;龙门的青山寺、青松观、妙法寺;元朗的灵渡寺、云浮仙观;西贡的佛堂天后庙、蚝涌车公庙以及大屿山宝莲寺、长洲北帝庙、坪州天后庙等。民俗文化及古迹有:九龙九龙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郑屋古墓;屯门的宋帝岩、红楼、沙田的曾大屋、五国六村;荃湾的三栋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锦田吉庆围、水头村古迹、聚星楼、厦村邓氏宗祠;西贡上窑民俗博物馆等;港岛炮台及大屿山东涌炮台、东龙岛佛堂等旧炮台。

相关推荐:

宋朝官员是怎样当官的?为何说他们敢当天下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真的看过论语么

管仲如何成为齐桓公的手下?鲍叔牙为何力荐管仲

包惜弱的儿子是谁 包惜弱个人简介

天龙八部梦姑是谁?梦姑长得怎么样 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