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著称的汉代故城昆阳城

发布时间:2013-08-23 栏目:专题 投稿:明理的期待

昆阳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提到昆阳之战。前几年笔者专程前往昆阳,做了两次考察和研究。

昆阳故城现状:昆阳故城城址在今河南省叶县南三十里的旧县镇处。今日旧县镇驻地就在昆阳故城的中间。故城附近为小丘陵地带,仅在五十里以外的西南方向有山脉连绵,其余地段皆为平川。东北方向河流纵横,素有“金沙碧波”之称的澧河中。两条大河交汇于一起,临水筑成,形势极为险固,使昆阳成为一个进可战退可守的中原用武的战略要地。

故城形状呈矩形,南北长二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四百米,总面积三百五十万平方米,可容五万佘人居住。这在当时已不算一个小城了,驻军增至一二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全城东西南北,各开一城门,南门开南墙之中心。北门开向全城东北角,城门紧临澧河河畔,利用高低陡峭的地势,门道斜转,构成险固的要塞。东门偏北,西门偏南。各门均不相对,门与门间的大街也不是直通的。这样布局是我国古代城池规划的特点之一,是从战略防御上着眼的,即使敌人进入城中也不能很快占领全城

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从坍塌的壁体中可以看出夯层。壁体已经坍塌,坍塌宽度约二十多米,高度五至六米,东南城角为最高点。长期以来,由于风化、居民取土以及耕种等原因,墙土已失去大半。以西墙、北墙较为完整,南墙、东墙断续低矮,但是仍可看出墙基位置。环城有护城河,宽约二十余米Q河床遗迹明显,但河底与地面已相关无几了。东南墙角处有几个大深坑与城河接连,可能是挖土所造成。至今南门外护城河上还有一石桥,是民国以后重建的,当地老乡称,望仙桥。城内道路一部分利用原来遒槽,已经走得很深,另一部分是新开辟的,东西南北畅通。城内偏西有一条干涸的深沟,自南向北贯通全城,不知原来的用途如何。

内城是一座方形土寨,在故城的南半部。东、南两面利用故城土墙,西、北两面另筑土墙,形成一座内城。城北城西各开一门。土墙很矮,宽度十五米,至今还有一至二米高。墙外亦有护城河一道。只有少数人住在北门外。据调查得知,内城土寨是民国初年修筑的,至于萧王城的遗迹已经考察不到了。

建筑遗物遗迹昆阳故城存留的建筑遗物遗迹到处可见,沿城墙及建筑遗址为最多。

汉代文化堆积层分布在东城墙内外的南北长条地带,共计十余处,其中以绳纹陶片为最多,有陶盂、陶洗、陶壶、瓮、罐、豆、鼎之残片。这些陶器的形式、花纹、质度、颜色全部是汉代遗物

砖瓦绳纹砖、花砖、版瓦、筒瓦残片分布在汉文化堆积层中。除此之外,在内城居民房屋墙壁上嵌砌之花砖亦很多。

花砖尺度32x15x7厘米,纹样有钱、鱼、斜格、扁格、水纹、菱形等。这些纹样与禹县、淅川等地出土之汉花纹小砖纹样相比,大致相类似,但尺寸加大。砖质密实,分青灰二色,当地群众常用砖做砚台之用。近百年来,当地群众建房常用这些汉代残砖作为材料,这在豫西南一带是非常多。

汉瓦有版瓦、筒瓦两种。版瓦尺寸分21x18x2厘米、21x33x2厘米两种,并有大小头之分,表面为布纹;筒瓦直径十二至十五厘米,其中以筒瓦头为最多。

半瓦当在东城墙基掘出,直径十三厘米,厚度一•五厘米,当头按外圆边刻出两道线条,中心饰以卷草纹。系纯青灰色,质地坚硬,很可能是汉代前期遗物

故城东门外半里处有一深沟,沟内堆积汉代陶片甚多,期间有许多筒瓦,均作弯曲斜扭状。不知这批遗物是一种特殊式样之建筑材料还是古窑中火候不当烧至变形成为扭曲的瓦。

光武庙址在故城东北角与城墙接近的地方,有光武庙址一处,中轴线上开山门三间,二门三间,献殿五间,献殿后背设一小殿塑王莽跪像,面对光武正殿,殿前有东西厢房,西厢奉王灵官,东厢供祖师。在献殿院中有银杏四株。现今各殿倶已毁去仅从废墟址的痕迹中测出一张平图。光武殿石柱础犹存,一为覆盆,一为覆莲,雕覆莲瓣,一组一对。现将进行综合分析,确实是宋末遗物。当初全庙四十八通石碑,已全部失去大城隍庙在土寨北门外,现已不存在,门前仅留石狮子一对,为明代遗物

昆阳大战处碑共二通,在故城北端,玩龙仙台之南,道路交叉口处。为1923年叶县县长曲国鉴重立,现碑身断。

玩龙仙台址在光武庙西,土台五十平方米,此为“叶公好龙”典故的出处。原在台上有明碑一通,今已不见。

古清寺昆阳故城现在回民甚多,因此建有清真寺一座,实物为清代重建。

汉大土冢共计七座,分布在故城正东二里公路左右,汉冢形体高大,封土已逐渐剥落,周围亦无建筑遗存。据当地居民传说,为陈鹏、邓禹等人的坟墓,不知确否。

根据对昆阳故城的现状调查,得知昆阳之战的故城至今犹存。它的总位置、现状,群众传说与文献记载是完全一致的。出土的遗物也证明这座城确实是汉代的遗址,在城墙上下散布的汉代实物均可证明。

公元二十三年刘秀、王常率领军队攻占昆阳,进军下宛(在郾城县西北)。王莽得到消息后,派王寻、王邑统帅大军四十二万,进行反扑,率军包围昆阳城数十重。这时城内只有八九千人。刘秀利用王寻、王邑的轻敌懈怠,率精兵夜出南门,联合起义军取得初步胜利,其佘军队从西乘胜冲其中间,采取内外夹攻的方式,使莽军大乱,杀死王寻,造成了王莽的所谓“百万雄师”整个崩溃。这是起义军与王莽军决定胜败的关键一战。

相关推荐:

只陪酒不卖身,80年前日本艺伎罕见老照片

前凉建立者张寔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张寔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浴衣

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雍正皇帝有几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