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发布时间:2013-09-03 栏目:专题 投稿:快乐的钻石

在古代,终南山森林茂密,从长安城驾着车马一直向南走两个时辰是长安城南方的屏障终南山,山下的小镇是子午镇,小镇四周的田野里可以种麦子和水稻,河流上可以放舟,小镇上的人经常能看到白衣飘飘的人,他们玉肤雪肌,神情肃穆形踪飘忽,山下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称呼那些从山上下来的人为羽客,那些樵夫和采药人经常进山遇到困难时总会受到他们的关照。

子午镇的南方是子午谷,一条河流从山谷中流淌出来,烟霞浮动在河水上,山谷纵深六百多里,子午道教修行中是阳气发动和转化的两极。自古以来这个山谷的烟霞客不可计数,同时它也是都城长安和南方的主要交通要道,古道驿站上驿马奔流,溅起的尘土飞扬了数百年岁月,秦汉唐、宋元、明、清……

那些餐霞饮露的修道者们端坐在古道旁的玄都坛上,仰望苍穹手握黄卷,一凝神时光漫卷竟过了千年,终南山上的黄栌子花开花落,道气氤氲,从那里升起来遍布九州寰宇。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帝国缔造者大都会选择在大山的庇护和河流之间定都,以借助山水的灵气并接受宇宙中浩大的能量。在距离子午谷不远处是周王朝曾经依赖的沣河和滈河,汉朝的天子将子午谷作为都城建筑坐标的中心,那些居住在长安城里的人每当静夜里推开朝南的窗子,终南山上的风会把溪水的声音、松树下的虫鸣送进他们的耳朵里。

汉朝的时候长安城南的朱雀山是指子午谷中的其中一座,那些从宫廷里来的官员、士兵,他们渴了的时候,可以弯下腰捧起水,站起身的时候,清凉就已经在心里了。

在这一片清凉之地使很多人会不禁停下脚步。从终南山深处流泻出的山泉汇聚成河流在接近平原的地方变的突然舒展开,那些准备进入山林的修行者、诗人、行者、隐士,云游者以及采药者们会对这水产生兴趣,因为自古将自己融入自然的道家从来崇尚水的德行和智慧,如果河水清澈可以用来解渴洗脸,如果水浊了顺便可以洗洗脚,而世事正如这水。

在更早的时候是在这座群山的西面一位大隐者在那篇著名的东方圣经《道德经》中阐述了关于水和道的关系,鸿蒙之初长安之南的这列山脉就被选择和道发生关系,在中国版图上更大的范围内望去,向西越过渭河上游的崆峒山,和鸟鼠山再往西是传说中的昆仑山,在这个广袤的范围内都曾经飘飞神仙的踪迹,在天地初生之始那里便成为神仙的国度。

道家早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西次三经》描述昆仑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仙人万一还想上天,这是绝妙的歇脚之处。《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它是海内最高的山,方圆800里,高达七、八千丈。上面长着一种木禾,高四丈,粗够五个人合抱的。山的每一面有九口井,每口井都用玉石作栏杆。每一面又有九道门,每道门都有开明兽在那里看守着。昆仑阖阅之中。疏圃之池,浸浸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为丹水,饮之不死。仙界所需之物,这里应有尽有,有不死树、不死药、不死水等等。早期仙人,不必修炼,只要吃些以上的不死之物便可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传说黄帝吃的是一种沸沸汤汤的玉膏,从而由大地上得圣人变成了仙界首领。

不光上古的神仙将他们云彩建造的选择安顿在昆仑和终南山这列群山里,后来更多的道家以及那些逍遥的羽客都证明了这座山的在道教中的重要意义,在道教作为胚胎的时期,那些具有浓重的道家色彩的人如轩辕黄帝、大禹、姜太公,周文王,周武王和战国早期的鬼谷子,商山四皓等都乐意活跃在这一带,被昆仑山吸引的周穆王为了到达神往已久的昆仑山不惜发动战争,他以擅长制造的造父为车夫,以诸侯进献的八骏神马(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为御驾,西征而去。一路征讨,抵达昆仑之丘。西王母出来阻止他,请他观黄帝之宫,迎他上瑶池,设宴款待,两人诗歌相和。史记则说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西王母回访,穆王在昭宫款待西王母。

在中国上古的文化中地理意义上的昆仑山和文化意义上的终南山彼此不可分割,以至于一部分道教的修行者认为终南山的范围包括了神话中的昆仑山,否则万里终南山无从那里开始谈起,另一些民间的独立学者认为,终南山西起昆仑山延绵近万里,在中原有三支余脉,北边的时北邙山,中间的部分是伏牛山,而南面的部分则是武当山,从地理概念上它们也没有完全断裂,关于终南山广义的概念台湾的一位学者杜尔未也用他得学术成果给予了佐证,恰好这个范围涵盖了中国上古文化最中心的部分。

南山的群山因为布满了无数人间通往天界的通道而被称呼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首,那些秘密的通道在道教中被称为洞天。在唐朝因为那位冒牌隐士卢藏用很多人误解了终南山捷径,以为捷径只属于仕途,在这个故事背后其实隐藏了一条神秘的不为人知的捷径,只是那是一条通往仙界的通途。

在老子入关之后的近一千年里在围绕老子讲经的古楼观台的终南山核心区域,道家的修行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探访,因为就连巢父和许由这样早的道家的隐士人们都认为他依然云游在终南的群山中,在秦始皇时期黄石公、张良、谷春等道教的仙真不用说还是活跃在东至华山西至太白山这一区域。在广袤的终南群山中老子讲授《道德经》的那一系列山脉被称认为是这个群山的中心,而子午谷正是靠近这个中心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周朝800年漫长的统治以外能与其比美的只有汉帝国和大唐帝国,有趣的时周朝和汉朝的历代统治者不约而同选择将道家思想作为其主要统治思想,而后来的大唐盛世也不例外,公元前1世纪左右,大汉王朝的统治者汉武帝像他得祖先一样保持了对于道文化的热情。

这一点没有因为他得拔擢百家独尊儒术而终止,除了在终南山下挖掘太液池池中仿照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分别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山,期待与从终南山上下来的仙人在那里相会以外,在终南山子午谷他令人利用自然山峰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坛,名为玄都坛,“玄都”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所住的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地上这个对应点正好是终南山子午谷中一座耸然独立的山峰,正好汉帝国的都城也将这个山谷作为都城的中轴线,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玄都坛同长安城北方渭北高原上的天齐祠共同构成都城长安的建筑基线,两个地点与长安城中心同处一条经线,分秒不差。

早在汉武帝之前终南山的修行者们就曾利用这个祭坛来沟通天地,在那个接近玄都的高台上远离俗尘浊气,仙鹤和鸾鸟从天外飞来,天界的大门开启,那些能将污浊之气排除体外的修行者随烟霞上升,天花烂熳,玄乐飘飘……

每当朝廷出现重大事件或者天象异常,宫廷中负责观星望气得官员便兰香沐浴神情肃穆的登上玄坛向上天祈请启示。

白色的大鸟翅膀掠过山峦淡蓝的影子,煽动着流云飞过终南山深处的太乙峰,那里云层中滚动着闪电,也流动着七彩的霞光,那里的群峰高耸入云,山上长满了灵芝和异兽。如果有修行者想要与神仙沟通那么他们可以踏着禹步,用龙章凤篆来书写他们的请求,如果上愿意授权他们其中一位去阐扬大道则会将宇宙中轻轻的云气凝结而成云篆天书,供大地上肩负使命的修行者背上云笈在人间去传播那些璀璨的经典。曾经有一些人他们就是那些被选择传播上天旨意的人,如这座山附近活跃过的那一袭白衣飘飞的身影,他们有寇谦之、钟离权、王重阳等。

除了道教最核心的《道德经》以外《灵宝经》和《阴符经》也出现在广义的终南山范围里,唐朝的时候咸阳人寇谦之在嵩山的岩洞里发现了《阴符经》,之后他在骊山遇见骊山老母获得《阴符经》的内含的秘密,随后他改革了张道陵创立的天师教,而在唐朝之前钟离权则在终南山修道的时候在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灵宝经》,他的洞府就在的终南山鹤岭。

东汉时期钟离权出生在终南山下不远的渭河边上,后来他带兵出征在与胡人的战争中兵败,误入终南山,一位碧眼胡僧将他带到山谷深处的一个村庄,在那里他遇见一位老人,那位老人传授他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据说那位老人就是东华帝君,在等待了漫长的几个世纪以后的唐朝,钟离权来到长安城外的一个酒肆,在那里他遇见了注定要等待的书生吕岩,他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吕岩诉说自己的志向,他想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钟离权则奉劝他出尘修道,但是话不投机,他们不欢而散,接着吕岩在那个小酒馆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并且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梦醒之后自己依然在小酒馆里,于是他恍然大悟追寻钟离权而去。

他们的对话被整理成为一部著名的经典《钟吕传道集》,在那部书中钟离权道教的秘密公示天下,在他之前从来没有那个人将道教的修行的秘密那样直白的公布给世人。

公元7世纪李白和杜甫共同的朋友元丹丘选择了在子午谷的玄都坛下结庐隐居,之后修建了许多道观,分布在坛顶及周围,在玄都坛周围的道观,最著名的是金仙观。金仙观即“金刚不坏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称谓。因道教神仙起源于西部的昆仑山和西王母,西方属金,故名金仙。唐代长安城内不仅有玄都观,而且有为金仙公主修建成金仙观,同子午谷遥相对应。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岁月里钟离权一直出入终南山核心的这一部分群山,在接引其余七位神仙回归天界之后他一定经常徘徊在古老的玄都坛上,等待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后来将“道”的种子种植在海外韩国的金可记,在那之前,高丽国有人曾经看见从大唐来的人骑飞龙出现在岛国的高山上空,

公元9世纪中叶,新罗人金可记从岛国高丽出发向大唐长安跋涉而来,他是前来留学参加科举考试的,在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中他清尘脱俗,才华无法遮挡,很快

他考取了“宾贡进士”,位进士并没有打算留在长安城等待皇帝任命,而是出了城门上了终南山,唐朝时期长安城朱雀门朝南是南五台,虽然都城的中轴线不再对应子午谷,但是山谷里的修行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吸引他得应该是冥冥中的召唤,与其说它前往大唐是考试不入说寻梦,因为刚到长安他就听说出了朱雀门一直朝南的山谷有一片山水,那里白云蒸腾,身穿白衣的仙子往来云端,手握造化,洞彻玄妙……

山谷跋涉5里山势紧收,壁立千仞,在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有一座突起的山峰,似乎在那里等待他亿万年了,听路上的樵夫说,那座山峰上有一位道人已经在那里坐很很多天纹丝不动,他想去看看,远远看到那个端坐这得道人的时候他心中一颤,此刻的这个画面曾经不知道多少次出现在他得梦中,几乎同时那个道人睁开眼睛,目光犹如闪电,他说: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已经很久了……

宾贡进士打算不再回长安城里去了,那里就是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注定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

几年以后道人将丹术传授与他,后来他知道师父就是传说中的仙人钟离权,山中学道金可记每日净手焚香默诵《道德经》,间或绝粒辟谷静坐玄览毫不懈怠。在玄都坛下得山谷里栽植花果无数,他在山中静心修道三年,一天看着东边日出,思念故乡及航海所见所闻之景物。“思归本国,航海而去”。唐代诗人章孝标曾有诗作《送金可记归新罗》云:

登唐科第语唐音,

望日初生忆故林。

鲛室夜眠阴火冷,

蜃楼朝泊晓霞深。

风高一夜飞鱼背,

潮净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乐,

蟠桃花里醉人参。

于是回到故土新罗之后,回归终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十二月,他向宣宗上表言:臣奉玉皇诏,为英文台侍郎,将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或二月十五日)成仙升天。宣宗皇帝崇尚道教炼养于是十分重视,派使者征他入宫,金可记固辞谢绝。

在春花烂漫的时节,一天春景明媚,玄都坛上飞来云鹤及白鹄飞翔,笙箫金石,羽盖琼轮,幡幢满空,金可记“升天”而去。

金可记仙逝后,有好道者将他的传记同杜甫的诗一起刻写在巨石之上,现在那块被风雨剥浊的摩崖石刻依然存在。

金可记并不寂寞,从高丽到长安的路虽然遥远但敌不过缘分,1000多年之后金可记的名字已经在发黄的经卷里快被人们遗忘的时候金可记的追随者们重回大唐长安寻找祖先的遗迹,幸好而那通石碑仍在玄都坛仍在,而道也从未改变。当年被金可记带回高丽的道的种子已经在全世界萌芽开枝散叶。

在传道给金可记大约300多年以后的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在山下的数十公里一条叫甘河的桥上出现,在桥上他与一位喝得大醉的人相遇,而那个人就是后来创立道教全真派的祖师王重阳,“在活死人墓”中闭关三年之后王重阳东出潼关赴东海收“全真七子”,在他之后“全真七子”开启了道教2000多年来最大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数年前有修行者在终南山一个陡峭的悬崖壁上发现了一个岩洞,岩洞的石壁上写着正阳洞,而钟离权的道号正好是正阳子,有人说那就是钟离权曾经在终南山白云深处的家。在终南山与仙鹤相关的地名不鲜见,只是看不见仙鹤,但是也不必失望,那只飞去无消息的仙鹤正自云端翩翩而来。

相关推荐:

陈子昂是什么样的人?陈子昂的名言

宇宙飞船

广西玉林狗肉节为什么要吃狗肉?

麴义传

周希汉是谁?周希汉的老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