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浅议多国并存环境下的纵横之术

发布时间:2013-09-04 栏目:专题 投稿:兴奋的钢铁侠

纵横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关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派,其实我一直觉得这应该是两家,因为合纵、连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方向,不过它们确实是一个领域里的学说,可能因此归为一起了。《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这句话应该说很直白很浅简洁地讲二者的区别给表达出来了。

如今,我看到了很多人在讨论中国历史时,关于国际关系中的立场是比较倾向于合纵学派,基本上是一边倒,无条件支持合纵学派的立场,不论原因不论背景,觉得联合弱国就是正确的,联合强国就是自掘坟墓,这种极端的倾向我认为是不理智的。

我大概思索了一下,支持合纵学说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件事例,一是秦国的统一,秦作为连横的盟主,秦的胜利就是弱国的失败。二是三国的著名,三国历史可以说是对于合纵学派最完美的诠释,哪国强了另两国就联合应对,构造了那么一段精彩的故事。三是宋代的失败,宋王朝两度溃败都是联合强国对付衰落国,结果导致自己被强国给收拾了,可以说是对连横学派最大的打击。因此,大家几乎都对合纵十分推崇,对连横十分唾弃。

但这种思维明显是根据结果来判断起因的,没有仔细研究整个过程的发展得出的结论,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合纵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不打算黑合纵,其实合纵要黑起来比连横要简单,我仅仅介绍一下连横学派的闪光点吧。

纵横家是源起于战国时期,因此,他们的学说思想必然是以春秋至战国初期的历史作为论据,而这段时期,正是连横思想的光辉时期,也正是因此,在纵横家诞生初期,连横学派占于上风的原因。

春秋战国这一段乱世,最后的获胜者是秦国,但是大家知道吗,秦国崛起正是得益于联合强国的力量而崛起的,在春秋时期,中原的第一任强国霸主是齐国,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在之后的漫长时间里,虽然秦、宋、吴、越等国都有出彩的时候,但是整个春秋时代的强国主要是晋、楚两国,晋楚争霸,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主线故事。而秦国,只是春秋五霸的候选人之一,并不确定是不是,他的崛起和发展并不是联合小国对抗大国,相反,是联合大国吞并小国,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前期,秦国是晋国的铁杆盟友,几代姻亲关系,还流传了“秦晋之好”这样的成语,后来在晋国的辜负下,也加上晋国自己内部不行了,秦国楚国也达成了友好邦交,秦楚的姻亲关系比秦晋的时间要长得多,以至于后来战国年代合纵刚兴起时,楚国虽然做了合纵的老大,但是对付秦国时往往比较手软(反而秦国对付楚国一点都不手软)。

这是秦国的例子,接下来是三晋的例子,赵魏韩三国起源于晋国末期的六氏之中,当初六氏中最强的是智氏,而最弱的反而是后来成功的赵魏韩三氏。三家分晋故事的开始其实赵魏韩是联合智氏攻击范氏、中行氏以及郤氏、栾氏等家族,等到势力强大了之后,三家才联合消灭了智氏。三家分晋的故事其实是纵横之术的完美联合运用,先连横后合纵,成就了三家的崛起和成功。

最后再说说田氏齐国的例子,如果说晋楚是春秋时期的两极,那么秦齐就是战国时期的两极,齐国作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他最后的衰落却是合纵学派的一次败笔。齐国本来作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口中的那个“强”国,后来变成继楚国之后的合纵之首,到最后的衰败,其中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他联合弱国对秦楚强国的进攻,孟尝君五年伐楚、三年攻秦都是没意义的远攻,白白消耗齐国国力,导致“士死于外,民残于内”,国力大屈,对两强的三次战争都是以齐国获胜结束,说明了齐国的强大,但是战争的胜利没有给齐国带来一丝好处,反而损害过大,最后被燕赵击破,几乎亡国,到战国末期除了秦国以外的强国既然易到了赵国手里。齐国如果依照的是连横的路子,就算不知道最后是否打得过秦国,但至少国力不会降得如此严重,败得如此惨。

战国七雄我举了五国,剩下楚国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整个战国时代的楚国基本上就是啃老本,啃完了就完了,燕国倒确实是一个依赖合纵手段崛起的国家,这个我也不否认。那么我总的来说说在这五国正面、反面以及双面的例子中得到的道理:

一、连横不是目的,只是生存与壮大的手段,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连横不代表你要连横到底。这里可能很多人是被张仪的立场误导了,要知道,张仪的根本立场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帮助的是这个强国弱国只是他的工具,给点好处利用一下而已。但是张仪并不能代表连横学派的全部意义,张仪的连横是为了秦国的强大,却并不代表连横之术对弱国没用,否则连横学派也不可能存在。在早期发展中,弱国强国的帮助下自身的目的是要积极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强国可以利用弱国弱国可以利用强国,壮大之后就可以反过来遏制原本的强国壮大自己,而不是没头没脑地一直跟随下去,无论是秦面对晋楚还是赵魏韩面对智,最后成熟了都是翻脸对掐的,盲从到底只能是为强国取得更强的实力。

二、纵横之术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就要遵从不同的方式方法,合纵连横在不同的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优势。秦国可以连横崛起楚国可以连横衰败,燕国可以因合纵崛起齐国可以因合纵衰败,这都不能一言以蔽之的。在这里,我需要强调另一个要素,就是“远交近攻”战略。我在上文提到齐国的例子,他两度伐秦一次攻楚皆大获全胜,但是不仅于国无利,反而导致国力大屈,最大的原因就是齐国和秦楚并不接壤,打下来的土地全部便宜赵魏韩了,这种行为直接导致战国后期山东强国的地位从齐国渐渐转移到赵国手中。

好吧,先秦时代了解得比较多,所以扯得比较多,三国和宋代历史我只是知道个大概,很难加以详细的分析,不过从大体来说,三国的格局比较简单,没有远近之分,连弱制强是一个很正确的思路,这个我没什么意见。但是宋代不同,金国和元国崛起的时候,宋完全没有和他们接壤,如果送联辽抗金或连金抗元都是和当年齐国犯了同一个错误:远攻近交。到时候就算能压制金、元,但国力空损,没准回头就被利益既得者辽、金给灭了。

其次,我们如何判定这些新兴国家是比原来的对手更危险的国家?这个很难看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在于民心问题,由于接壤,宋辽和宋金都是世仇了,结果仇人后院起火了你还要帮忙去救火,民众是不会答应的。

相关推荐:

什么是阴历

女属虎的和男属猪的相配吗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景帝麾下名将条候周亚夫

中国历史历史朝代歌 多个版本让你更快更容易记住中国各朝各代发展史

荥阳之战:曹操军事生涯中最惊险的的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