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我国古代官职主要有哪些?古代中央官职介绍

发布时间:2013-09-23 栏目:专题 投稿:俊秀的流沙

我国古代官职在各朝各代都有所差别。自秦始皇开始,古代官职开始出现。三公九卿制的设立,为后来古代官职的衍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朝代的官职,大多以三公九卿为蓝本。古代官职的职能在现代也并未完全发挥,但大同小异。以下盘点一些我国古代官职,仅限中央官职

丞相

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丞相一职自战国时期设立,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

太尉

太尉,元朝以前的官职名称。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在汉朝称大司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太子老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有时又特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谢安、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封太傅

太保

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

尚书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均称为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侍郎

侍郎为中国官制名称,一般来说,创建于汉代,并被沿用到20世纪初。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学士

古代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称呼,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

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蔺相如曾任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大将军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古代官职的设立在封建时代可谓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一切都是为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在古代,贪官和腐官历来存在,真正两袖清风的官员实在是少之又少。但不能否认,古代官职在那个时代还是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的。

相关推荐:

中国父亲节的来历 父亲节的来历是什么

开禧北伐简介:南宋为什么要对金北伐?

水浒玉幡竿孟康怎么死的?玉幡竿孟康简介

揭秘:中国历史上皇帝们有多少种称呼?

冉魏政权建立者冉闵生平简介 冉闵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