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清朝的中堂是什么官?大学士为什么称'中堂'

发布时间:2013-09-28 栏目:专题 投稿:认真的战斗机

学士”原是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唐代开始设置,当时由宰相兼管“学士”,就把宰相称为“大学士”。到了宋代,大学士的含义有所变化,“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被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参议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还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唐宋时期把政事堂设置在中书省内,是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中堂宰相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来把宰相称为中堂。元代继续沿用这个称呼,没有多少变化。明朝时候,统治者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权力,他们的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所以称大学士中堂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大学士成了宰相的别称。清朝共设置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人,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如果某个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就坐在大堂中间,称为中堂”。不过这只是虚名,并不代表实际权力,实权由军机处掌握。

相关推荐:

李纨是不是同性恋?李纨的原型介绍

它是天秤座的“法律控”,故宫里的“包青天”

林震南个人简介 林震南是哪一部小说中的人物

解密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十大差别

宋远桥的师傅是谁 宋远桥和张三丰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