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孙中山的'国父'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发布时间:2013-10-29 栏目:专题 投稿:诚心的电源

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尊孙中山为“国父”。他说:“我们总理中华民国国父。”蒋在孙中山死后,自称是孙中山的忠诚门徒和弟子,并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是一种尊上隆礼的表现。由于这个称呼既亲切又富有人情味,故广为民众所接受,至1940年4月1日终于成为定制。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国父,以表尊崇。根据该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命令发布后,各地党政机关、民众团体普遍感到在一些不同的场合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是称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好呢,还是称“国父”好呢?基于此,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自此,孙中山国父”的历史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相关推荐:

俗语:男人无毛贵如金,女人有毛混半街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

八阿哥母亲良妃简介 清朝出身最卑微的妃嫔良妃

大鹏说《通鉴》之41:关二爷走麦城,好大一盘棋

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西汉哲学家扬雄为后世留下了哪些历史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