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清朝国库都被乾隆败光了,为何晚清时期非常腐朽落后,还有那么多财政收入?

发布时间:2013-12-10 栏目:专题 投稿:清脆的煎饼

清朝历代皇帝中乾隆的功绩可谓是有目共睹的,与他功绩相匹配的是他败家的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国库都被乾隆败光了,为何晚清时期非常腐朽落后,还有那么财政收入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他享受着两位先帝给他带来的富有成果,一生放荡不羁。如果说,有一个皇帝,幸福感指数最高,那么就一定是乾隆了。

说起乾隆,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乾隆江南了。真实的乾隆江南,可不是像还珠里演的那样微服私访。而是浩荡荡,几千人的队伍出去游行。

其名为下江南,其实就是拿着公款去旅游,顺便把几个妹子,这就是乾隆的奢侈生活啦。

然而,乾隆也不算昏君,他下江南的原因也不会是这么低俗,其实他下江南,真实的作用也就做了三件事。

1.减免赋税

乾隆所到之地,当年的赋税便一笔勾销。乾隆六次下江南,经过了浙江、江苏、安徽三个省份,便将三地的赋税一笔勾销,减免的赋税总额能够达到1000万两白银左右。

2.培养人才

江南人杰地灵,许多名门世族都是江南之人,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能招揽到大批的读书人。大家都知道,乾隆最爱读书人,平常自己也喜欢写诗,舞文弄墨,虽然没什么成就,但在古代君王里,也算是有才的了。到了江南乾隆便亲出试题,前来选拔江南地区的读书人,笼络人才,这也是他江南之行中十分重要的一笔。

3.视察海防

江南地区一直是我国受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每次爆发大面积的洪水,都会涌现出无数的灾民,而乾隆要做的,就是去安抚他们。然后加强海防工程,修复大坝。此举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乾隆为数不多的功绩之一。

乾隆江南基本上就是做了这三件事,然而,其六次下江南,却花费了2000多万两银子,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些钱还是由百姓来出了。

然而早在康熙末年,整个大清国库的银子也不过只有区区七八百万两的数目,这样的一个财政收入,对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转实在是难上加难了。

一直到了雍正即位后,他看到清廷财政入不敷出的紧张局面,一狠下心来,采取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甚至不惜得罪天下读书人,让酷吏田文镜在河南实施“士绅一体纳粮”的措施,并大力追缴官员的亏空。

即使是备受康熙所宠信的曹雪芹一家,也被逼得倾家荡产,这才使得大清的年财政收入到了一千多万白银,为此雍正皇帝累得半死不活,用他自己的话语就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成为了一个工作狂。

插一句题外话,正是这句雍正自鸣得意的“朝乾夕惕”,在年羹尧上奏折夸奖雍正的时候,他的刀笔吏们,不知道犯了哪根筋,将“朝乾夕惕”四个字给写反了,雍正是个鸡蛋里挑骨头的人,见状勃然大怒,本来就一直想要找借口收拾年羹尧,这下瞌睡的得到了枕头,他以此为借口,开始对年羹尧动手了。

乾隆即位后,这位太平天子,挥霍享受,老爹雍正辛辛苦苦积攒的老底子又几乎被他败光了,要不是后来继位的嘉庆一举拿下了和珅,获得了白银数亿两,恐怕在嘉庆到道光年间,清廷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问题是,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几经折腾,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诸如《中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清廷每一次赔款,都是以亿计数,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庚子赔款,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清廷依然不含糊,表示还款压力不太大,那么清廷在内忧外患之下,又从哪里来了这么多钱呢?

之前有人曾算过,如果将《北京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等丧权辱国条约加起来,清政府一共需要赔偿的数额大概在13亿两白银左右。

而这只是需要赔偿的款项,再想想为了维持人员如此冗杂的晚清政府运转,为了支撑清朝当时的各种军需以及物资消耗,还得满足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贵族们的奢华享受,清政府到底哪来的那么多钱啊?我们来用事实例子说话。

清朝最为繁荣的时代目前公认都是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时一年的国库税收是多少呢?是3000多万两银子一年,哪怕作为清朝巅峰的乾隆时期,都只有4000多万两一年的税收。这个数据放到明朝更低。

因为明朝允许以粮食抵税,因此明朝政府实际收到的白银数量是很少的,一年仅有300多万两;如果加上粮食换算成白银的话,差不多是2000多万白银一年。可以说清朝时的国库收入,已经比明朝提高了1.5~2倍,可以说是很不错的提升了。但这个数字摆在晚清面前,完全不够看。

清朝中期的时候,主要税收是田赋、盐税以及关税。田赋是清朝主要的财政来源,乾隆时期差不多有两三千万两白银一年的收入;盐税虽然是百姓们的必需品,但因为不像粮食需求量那么大,因此康乾时期的盐税大概是每年500万两白银左右,到了道光年间,也不过700万两。

因着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的原因,关税在晚清以前也没有太高,只有500多万白银一年。但随着晚清政府的衰败,清政府开始增大各种税收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将自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平摊到了每个百姓身上!

因为《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到了1911年时,田赋已经高达4800多万白银,而盐税更是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高达4600万两,是康乾时期的9倍,是道光年间的7.6倍!至于关税,也达到了4300多万两。

但这些税收加起来远远够不上晚清政府的全部税收。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育民在《1840年——1849年的清朝财政》中的数据统计来看,1840年时,清政府财政收入为3.9亿两银子;到了1843年鸦片战争结束时,竟然到达了4.2亿多两白银财政收入,是乾隆时期国库收入10倍!

那这些多余的收入是哪来的呢?是通过打压中国农民、商人以及手工业者,收取的“过路费”厘金;是通过“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收的铁路费用;是通过祸国祸民的鸦片收取的恶税洋、土药厘税(鸦片税)。

相关推荐:

楚平王霸占儿媳 谋害亲子 忠臣被抄家满门 导致自己死后被掘墓鞭尸 楚平王为何要杀伍奢父子?

赵云无法跨越心理障碍 竟坚决不娶赵范寡嫂!

窃听风云:揭世界军史中的间谍奇案

世界未解六个诡异事件 令人心惊胆颤

水泊梁山的大当家宋江为何见人喜欢施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