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三国顶级谋士郭嘉,“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厉害?

发布时间:2013-12-11 栏目:专题 投稿:机智的戒指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乱世,这概因三国演义的推出,在三国演义中说到曹魏势力中最厉害的谋士,许多人首先都会想到郭嘉,甚至有了“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且不说郭嘉本事如何,单说郭嘉的品行,那真的是名声不太好,但是这里说的“品行”,到底是什么事情,其实也没什么记载,我只能给大家推断一番。

郭嘉生活不检点,这件事情主要来自一个人的说辞,这个人正是曹操身边的重臣陈群陈群出身名门,在曹魏地位很重,他创立了创立九品中正制,制定《魏律》,做这样事情的人,想来一定是字字千钧,绝对不会凭空诬赖郭嘉

正是陈群以“廷诉”的方式检举了郭嘉,指出郭嘉不检点陈群这样在正是场合向曹操检举郭嘉不检点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多次这样检举郭嘉郭嘉听了陈群的话,也不生气,该咋办还咋办,曹操呢,对陈群认真的态度非常赞赏,但是也没有怪郭嘉的意思。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曹操为啥不生气呢?一是因为曹操自己的行为也不检点曹操不生气,说明郭嘉所谓的“不检点”可能还没曹操不检点”呢。

二是这些事情比之郭嘉之才而言,就不足挂齿了。

那么从这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于郭嘉有多看重,那么郭嘉都有哪些本事呢?

据《傅子》的记载,东汉末年,郭嘉敏锐地感知到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他觉察到了未来的动荡。在东汉王朝前途未卜的时候,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进一步不如退半步,郭嘉选择远观时局。退步往往是进身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没有任何胜算的情况下。

二十一岁那年,雄踞河北的袁绍广招贤才、体恤百姓,受人爱戴。郭嘉心仪,决定北上。

人和人走得太近有时候不是好事。在和袁绍的近距离接触中,郭嘉发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袁绍的有谋无断,在郭嘉看来难成大业。他收拾行囊,另择明主。

这时,深受曹操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致信荀彧,希望能够给他举荐一个接替戏志才的人。荀彧当即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二人相见后,互相交流了对天下大事的看法。曹操不由得惊喜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谋臣必佐明君,郭嘉遇到了曹操,心里安稳。

袁绍逐渐取得了河北地区的霸主地位后,一直伺机南下。而曹操志在统一全国,河北则是必争之地。曹操袁绍的矛盾一触即发。

怎么办?郭嘉提出“绍方北击公孙瓚,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不对袁绍直接用兵,而是让曹操先攻打吕布,防止了他与袁绍联合,避免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况。于是,曹操步步紧逼、猛攻吕布吕布节节退守,魏军疲惫,曹操有了放弃的念头。看到这种情况,郭嘉劝说曹操不能停止,应该加大火力猛攻吕布。果然,吕布被擒。

击败吕布后,郭嘉又随同曹操参与了官渡之战。在相持阶段,正是需要战略定力的时候。郭嘉曹操全面分析局势,得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的判断。大敌当前,气可鼓而不可泄。郭嘉的一番话醍醐灌顶,让曹操眼界打开,士兵士气提升。

大战在即,突然传来了江东孙策准备北上,偷袭曹操的消息。

一时间,曹营出现了杂音。倘若主力北上攻打袁绍,后防必然空虚,孙策一旦出手,真还是不好办。

面对这种突然情况,郭嘉很是从容淡定。“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看来,江东孙策号称百万雄师,不过是草包一堆。不值得担惊受怕,只需要安排一个刺客,就可以搞定。

果然,孙策被许贡的门客偷袭,不久伤重去世。郭嘉的判断得到验证。

历史往往有很多巧合,孙策遇刺正应了郭嘉的预言。

没有孙策的牵绊,曹操轻装上阵,击败了袁绍,彻底平定河北地区,扫清了他的残余势力。之后,曹操又扫平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郭嘉当然是一名杰出的谋臣。郭嘉个人的实力,是不能质疑的!但是他与其它的智囊不同,他是一个极其善于分析心理的人,可以说别人看天下他看人!也正是这一点在曹操的身边的他,就等于是一个情报机!可是这个曹操最喜爱的谋士诸葛亮对比又怎么样呢?首先是家世,我们要知道诸葛亮一家都是做官的,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一个官二代!而郭嘉就不同,只是一介布衣!

而这二位在谋论方面主打的也不一样,前面我们提到了郭嘉是善于分析人心,从袁绍一事就可以看出来!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极其善于分析大局面的人,从《隆中对》就可以看出来!两人的侧重点不同,但是诸葛亮却有一个地方不如人意,那就是领兵,在北伐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诸葛亮一个主打政治的人!

但是郭嘉不同,郭嘉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奇才,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为曹操立下大功,怎么可能是一个简单得人?由此可见,这二位根本就没有对比的地方,而这二位唯一出现的交际就是一个去世一个出山的巧合!而这绝对是一个巧合,诸葛亮怎么可能会因为郭嘉而不问世?而这也可能就是郭嘉的命运,二位奇才注定只能留下一个!

相关推荐:

五阿哥生母愉妃娘娘是孤独和悲伤之中而死吗?

射雕英雄传中性格刚烈的韩小莹为什么自杀

刘备究竟为何能躲避史上最惊险刺杀?

史上最丑的嫔妃 慈禧逃亡时都还记得带上她!

六畜、八珍都为何物?这些古代常识你们都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