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耗费巨大人力去修建12金人?

发布时间:2013-12-12 栏目:专题 投稿:彪壮的毛巾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帝王,其中说到公认的千古一帝,那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秦始皇绝对算得上一位,在他的身上有许多让人不解的迷云,今天就有小编来说说,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耗费巨大人力去修建12金人

秦始皇用它的一生,做出了一些让世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也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很多解不开的历史谜题。其中,12金人铸造就是其中一个未解之谜。

在秦国的国都咸阳,秦王宫的阿房殿之前,有12个铜器铸造的大铜人,因为其颜色是黄色的,所以也被人称之为“金人”。他们都是穿着外族的服饰,而且每一个非常的大且重,运输它们成了一大难题。并且,它们外表刻有非常精细的花纹。这12金人个个都显得气宇轩昂,英勇无比,它们日夜都守护者秦王宫殿。

这些金人的外形很大,制作的时候非常精细,可谓是历史上不常见的,很多史书对此有所记载

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也记录了12金人的故事。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国这位皇帝,铸造这12个铜人到底目的何在?

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制造这么笨重但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金人?针对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个说法,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创立了“皇帝”这一尊称,自称为始皇帝,但是由于当时吕不韦的专政,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以及,他知道自己辛苦统一六国,得来的皇位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实现自己当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的宏伟愿望。

在他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以后,他还是不免日夜担心,担心他坐在这个皇位上,怎么能够确保长此的安定下去,让自己的江山永远的传承下去。

但是为了稳坐皇帝的宝座,他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把民间所有的兵器,无论大小,都要收缴上来,并且统一销毁。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效防止别人用武力夺取他的政权,他坐在皇位上才能安心。

于是,他想方设法,想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来借此收缴全国上下的大小兵器。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这一天,在大臣们的伴随下,秦始皇观看舞灯笼等各种杂耍。正有兴趣的时候,只见一队杀气腾腾、手里拿着刀剑等兵器的武士上场进行表演。

秦始皇见此情形,非常不安心,这场表演让自己压抑在心里很久的不安爆发出来。正在此时,临洮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看到有12个巨人,而且她们还唱着当地的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秦始皇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于是他就结着这件事,大肆宣传,说这是天意,就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阳,铸成12个铜人,这完全是借此巩固自己自己的皇位所考虑的。

还有另为一个版本是这样说的,有一天,秦始皇正在阿房宫中休息。睡着睡着,就梦见天气一瞬间变化了,天空顿时非常昏暗,同时还有妖魔鬼怪作祟,他感到非常的害怕,就在惊慌失措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神仙出现在他的眼前。

只见这个仙人非常有精神,光彩照人,挥动着手中的拂尘,指点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说完这句话,随着眼前出现一道金光,老仙人就消失了。秦始皇就从梦中惊醒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到咸阳,铸造了12个铜人

对此,很多历史专家也曾表示,秦始皇一身非常的迷恋仙道的说法,再加上他统一六国后,非常的担心自己的国家,所以说,这种说法也是可信的。

十二金人现在在何处?

但是非常的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这12金人的踪影。那么,体型庞大的他们到底去哪里了呢?难道会凭空消失吗?

许多人认为跟中华民族上古的“九鼎”一样,不知所踪了。有人甚至说可能埋进秦始皇陵里面了。其实金人的去向,在正史中都有记载,只能说一些研究者粗心漏了。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记载

“(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孝灵皇帝下》记载

“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

《正义》引《关中记》记载

“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邺,苻坚又徙之长安而毁之。”

写得很清楚,董卓进京之后,废了两汉流行的五株钱,要改筑一种小钱,结果到处征用铜金属,从秦到汉留在长安城里的这十二金人当然逃脱不了被熔化铸钱的命运。

结合《关中记》中说法,董卓毁铜人,还留了两个。这两个魏明帝曹叡的时候准备迁到洛阳去,结果载到霸城实在太重,就搁那了。后赵的石虎把它们运到邺城,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又将之运到长安,销毁掉。

但这个说法,有个漏洞,很可能是把秦始皇十二金人跟汉武帝的承露盘金人,混为一谈了。

文天祥有一首《酹江月·驿中言别》(一说作者为邓剡),里面有段名句“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这“金人秋泪”涉及一个典故,汉武帝喜好仙道之术,在建章宫里建了一个高达二十丈的承露盘。其实就是一根大铜柱,顶部有个“金人”——铜仙人,拿着个大盘子,用来接天上的雨水。西游记里孙悟空不是说个有药引叫“无根之水”吗,就是这东西,下的雨水不能落地,直接用盘子接住,叫“甘露”,汉武帝把它和着玉屑吞服,据说能长生不老。

后来当然是没有长生不老,到曹叡的时候,汉朝都没了。曹叡下令把这承露盘移到洛阳去。据说发明家马钧执行操作,先拆铜仙人,《三国演义》对这段传说描写得特别细致——“只见铜人眼中潸然泪下。众皆大惊。忽然台边一阵狂风起处,飞砂走石,急若骤雨;一声响亮,就如天崩地裂:台倾柱倒,压死千余人。”所以文天祥用“金人秋泪”这个典故来比喻被迫离开故土的不舍之情。

这故事还没完。不是有根大铜柱吗?曹叡问,柱子呢?马钧回奏,太重了,运不过来。曹叡下令,直接打碎,把渣渣运来洛阳,铸成两个铜人,号为“翁仲”。

翁仲,这两个字是不是很熟悉?皇陵神道上两边的石像就是翁仲。关于翁仲的来历,有几种说法,比如当年霍去病剿获的匈奴人祭天的金人(又是金人),一说叫翁仲。更普遍的传说是秦始皇时的一个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十二金人,也有说法是拿他为原型铸的。

显然,秦代的十二金人和承露盘金人,很容易被混淆。如把这些记载都串起来,可推测更大的可能是——苻坚毁去的,是曹叡用承露盘柱子更铸的两个铜人。至于秦始皇十二金人,董卓在乱局中要用来铸钱,实在没有留两个的必要。既然比较靠谱史书说了“悉椎破铜人”,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尽收天下兵”的十二金人,被全数铸成小钱,又重新流通入天下了。

也许揭开一切谜底的关键,便是对秦始皇地宫的挖掘。不过,希望这个秘密能够一直保留!

相关推荐:

袁世凯拍马屁的功夫到底有多高?慈禧过寿的时候袁世凯送了一件礼物 慈禧见后喜笑颜开

一个反贼头颅为何被历代皇帝收藏几百年?

历史误读了柳下惠:并非后世所说的坐怀不乱

皇帝经常微服私访 是后宫触目惊心还是考察民情

唐朝太子侍卫墓:墓志铭竟称主辱臣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