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为何说就算刘备不请诸葛亮,他也会出山帮助刘备?

发布时间:2013-12-13 栏目:专题 投稿:任性的吐司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出山辅佐。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得到诸葛亮的强力辅助,刘备如鱼得水,最终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往汝南一带活动,以扰乱曹操的后方。建安六年,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进击刘备刘备逃到荆州,刘表令刘备屯驻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从这时起,刘备在荆州居住达十年之久。

荆州靠近中原,情况比较安定,北方士大夫到这里避难的很多。刘表是一个徒有虚名而缺乏实际才干的人,他既不能利用曹操同袁氏交兵的机会袭取许都,又不能收用荆州土着及侨居的许多人才。所以当刘备来到荆州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刘备本人深切认识到自己所以屡遭挫败,主要是由于没有优秀的参谋人员,所以对访求人才,十分注意。

当时襄阳有一个名士司马徽,擅长识别人才,人称“水镜”。备找他访问天下大计。司马徽自称“儒生俗士,不识时务”。而在备面前夸奖号称“卧龙”和“凤雏”的两个年轻俊杰。备问是谁?他说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另外,已经归附刘备的徐庶也向备称述诸葛亮好比是潜伏在人世间的龙。

两人不约而同的介绍,自然引起了刘备的深切关注,他立即对徐庶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徐庶自从跟随刘备以后,极为备所器重,他这样称赞诸葛亮的才能和风格,怎能不引起刘备诸葛亮的倾慕和向往呢!于是刘备郑重而谦逊地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第一次没有见到,第二次又落了空,到第三次才获得了亮的接见。

相见之后,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在答语中,先用曹操打败袁绍的事例,说明只要措置得当,弱者也可以变强。然后指出现在曹操强大,一时难同他死打硬拼。江东的孙权亦无隙可击,只能利用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接着,亮又言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凡庸之辈,难以守住基业。他们下边的智能之士,都想另择明君。诸葛亮肯定了刘备具有“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及“思贤如渴”等优点。同时提出了今日之计,应先取荆、益,再图曹氏的战略部署。刘备听了,连声称善。于是二人情好日密。可是关羽张飞不相信这个初出茅庐的年青人会有多么大的本领,刘备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张飞毕竟对刘备是极信服的,见刘备说出这种话,自然也就不再提出异议了。

“三顾草庐”的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一提到这事,人们就极推崇诸葛亮的才智和预见;对于刘备的屈身下士虽然也普加赞扬,但认识程度尚嫌不足。实际上,像刘备这样虚怀求贤、屈身访贤、慧眼识贤、诚心用贤、临终托贤的一系列行为见识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是极其难得的,古代的人也已经认识到:才智之士几乎到处都有,可是能够识贤用贤的君主却累世难见,像刘备这样对待诸葛亮的事,确实应当给以高度的评价。

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

第一、是诸葛亮士之气节的体现。

士是不可以被呼来唤去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正是这种证明。曹操的使臣来请诸葛亮,是把他当成一介平民,而此时诸葛亮也确实没有任何事迹和见树,的确是如他后来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臣本布衣”的身份,但诸葛亮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呀,他是士呀,而且是天下之大士,这种人,你要请他帮忙,肯定是你要和颜悦色,要放下身段来和他对谈呀。

如果你只是叫他一声,便让人家收拾行礼跟你,象《水浒传》上唱的那样“说走咱就走”,那是抓壮丁呀,不是请谋士的做法,不可能被有士之气节的人所能接受的事实呀,这也就是曹操的使臣觉得自己面目无光的原因所在,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狐假虎威、大呼小叫了,所以诸葛亮没跟他走,也不会跟他走。现在又来一个请谋士的,诸葛亮心里能不有疙瘩、能一下子就答应出山了吗?想都不用想,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这是诸葛亮在为自己争取准备的时间。

刘备来请诸葛出山,那肯定是希望诸葛亮能改变自己当前的困境呀,这就需要诸葛亮一举成名,既帮刘备立威,又帮自己立信,让世人看看,这卧龙不是浪得虚名的,还是名副其实的。虽然诸葛亮饱读诗书,但他要根据刘备的现状来制定将来的发展战略呀,这种事情说出来容易,但没说出来之前,却要经过思想上的反复思考,这是大事,不仅要在道理上说得通,也要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这个过程是辛苦的,诸葛亮既要再次对自己以前的各种策略进行一种重新的整合和修正,又要兼顾刘备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显得太急,不能说,我让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如果是这样,谁肯听你的呀,肯定要吵起来,而一旦发生冲突,结局便不好控制,因此,诸葛亮得进行试探,在暗中观察刘备的反应,为自己的出谋划策在时间上进行最后一次的准备。

第三、这是诸葛亮在暗中观察刘备哥仨个性格,为以后的合作和发展做好长期的准备。

有人会问,这还需要准备吗?这就是不懂的表现了。诸葛亮在家窝着,却要门童谎称自己出外访友去了,被张飞看破了,要一把火烧了茅庐,虽然被刘备制止了,但诸葛亮对张飞的性子却摸了个大概,这张飞虽然莽撞却并不迂腐,否则就不会知道诸葛亮就呆在自己家里,这是其一。

其二,这张飞做事还是很有创意的,他不冲进去抓人,却说要放火烧屋,这说明张飞的性格当中有打破陈规的一面,这是好现象呀,刘备最终是要成为一家之主的,但刘备关羽都是讲忠义的,而要当主人,就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抛弃掉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观念,必须打破自我禁锢,不敢迈出雷池一步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为凤为龙上九重的。

所以,后来,诸葛亮为刘禅选妃的时候,两个皇后都选的是张飞的女儿,人说,女儿最象父亲,在性格上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张皇后的存在,才可能真正为处在三国中地位最弱的蜀国君主——性格软弱的刘禅起到互补辅助和支撑作用,当然,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最后还是投降了,这是后话。其三,张飞虽然怒不可遏,却仍然服从刘备的意思,三次造访诸葛亮,这又可以看出,这个三国莽汉张飞,其实内心还是尊重读书人的,这和史书上后来对他的评价也很稳合,张飞因为自身没有学问,对读书人都是以礼相待的。

再看关羽的反应,史书上记载关羽不悦,那可想而知,关羽也是瞧不起诸葛亮的,但关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大家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顶多向刘备抱怨了一下,并没有特别出格的言行。但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依靠刘备的力量才能指挥动关羽,因为关羽他并不是真心的佩服诸葛亮的学问呀,他对此是不以为然的,只是因为大哥要来,是为了大哥而来,他的忠心,只为刘备一个人。

同时,这样一个对刘备忠贞不二的人,在刘备心里的地位也是可想而知的,对这样的人,你必须和他和平相处,还有就是,适当的时候,你还得让他几分,让他高兴一下,否则,他不高兴了,是不会服从自己的战略安排的。事实上,当关羽放走曹操的时候,是立过了军令状的,但这个军令状对关羽也是形同虚设的,刘备谁都可以不管,但你不能真的斩杀了关羽,否则,刘备那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恐怕只能由诸葛亮代为实践了。。。这明显和后来马谡失街亭被斩有着天壤之别呀。事实上,关羽之不尊重士人,也埋下了他后来轻视陆逊败走麦城的伏笔。

最后,才是刘备刘备为什么能够容忍诸葛亮的放肆?这和刘备的报负是分不开的。从中,诸葛亮发现了刘备的长处,这种人是一个能克制自己的雄才之主,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能屈能伸,这种人既有胆识又有忍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寄人篱下之时还有如此忠心不二的臣子追随——三次造访都是哥仨个一同前来一起回程,可见是一个绝对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人物。

常言说的好,打仗还靠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有这样的条件的人物,虽然暂时没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但长久看来却绝非池中之物,这就使诸葛亮能够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追随刘备,正如《出师表》所言“先帝不以臣鄙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这是诸葛亮要为刘备立信。

其实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兵弱势单,只因是汉王朝的后裔有个刘皇叔的名头,多年来既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又无威信可言,这样一个人,你去辅助他,要对天下的士们都有个交代,刘备唯一的长处是什么呢?他既没有曹操那样的才华,又没有吕布那样的武力,还没有孙权那样的年少有为,但他也有一个好处呀,他这人忠厚,对自己人也特别的信任,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忍耐力。

传说中的青梅煮酒,相信,在诸葛亮心中已经为刘备画出了一幅蜇龙之图。于是,诸葛亮趁此机会,大耍名士的派头,让天下人都对自己侧目,不仅突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也为自己抬高了身价,更为后来刘备能得到庞统、徐庶等人的扶佐打下了一个响亮的招牌:你们大家都来吧,你看看我就一介草民,刘备还诚心诚意地请了我三次,你们来投奔他,特别是那些有真材实学而又脾气孤僻或者从未施展过自己才华的士们,大家都放心地来吧。

为何说就算刘备不请诸葛亮,他也会出山帮助刘备?

第一点就是在刘备第三次去见到诸葛亮之后,当时就被邀请进屋里讨论天下的局势,刘备当时也是完全的同意。他又进一步的问诸葛亮,现在天下陷入一片混乱的局势。如果自己想要恢复汉朝统治的话,应该怎么做?诸葛亮也没有和他绕弯子,就直接对他说先必须有一个根据地,就是先要占领荆州。然后再去攻打西川,得到西川之后,这样就可以去北伐了。最后就可以打败东吴和一统中原,这样也就成功的恢复了汉室。

刘备听了之后非常的高兴,因为诸葛亮所提出的战略非常适合他的心意。而且诸葛亮能够说出这么多的战略,肯定不是一时兴起所想的,应该是在很早之前就想出来了。这点也可以看出,就算刘备不去找他,诸葛亮也会亲自去寻找刘备的。因为从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来,作者明显的对蜀国有一些倾向,对蜀汉的笔墨也是比较多的。当然会让诸葛亮去辅佐蜀汉,而且他也希望自己当时所生活的年代,能有像诸葛亮一样的人去拯救天下。第二点就是诸葛亮当时的名气并不是很高,也就是在当地有一些名气而已。

因为如果他要是非常有名的话,那为什么一些大诸侯没有去拜访他呢?难道他们会忍心放弃这样的一个人才吗?由此也可以看出,水镜先生所说的得诸葛亮得天下的说法也并不是很靠谱。而且他们又是好朋友,所以这句话也相当于为诸葛亮镀金。在徐庶离开刘备之前也对刘备说,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劝刘备去找诸葛亮帮助自己。因为诸葛亮和徐庶俩人也是好朋友,所以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也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甚至他还提前对诸葛亮说,因此诸葛亮就知道刘备将要来请自己

第三点就是刘备在第一次去找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刘备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见到人。过了几天刘备又去找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就只好又离开了。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刘备正好看到了诸葛亮。于是就和他讨论起了天下的一些事情,但是没聊多长时间。两个人就达成了共识,诸葛亮也是答应了刘备帮助他。可以看出诸葛亮前两次没有出去,只是因为没有碰到刘备而已。

相关推荐:

演义中有个神秘高手 面对强敌全身而退堪比赵云

大唐秘史:哪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帝宝座

故宫秘史:花季宫女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

古代后宫潜规则:太监与皇妃那些不可言说的事

揭秘唯一一位死了数十年才下葬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