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三国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三位人物,文武全才,被黑了一辈子,实在太可悲了

发布时间:2013-12-14 栏目:专题 投稿:忧伤的雪糕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但是由于其小说的性质,其中许多的人物都和正史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三位人物,文武全才,被黑了一辈子,实在太可悲了。

第一位,周瑜

我们的印象中,我说的是我们现代人的印象,周瑜是一个小人,他心胸狭隘,工于心计,爱算计人,嫉贤妒能,年少气盛,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周瑜为什么给我们留下如此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因为这部小说太火了,火的一塌糊涂,火的我们都当成了真正的历史。

其实,《三国演义》之前,周瑜的形象还是不错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苏轼的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出身高贵。周瑜出身名门,周瑜的堂祖父和祖父曾做过汉朝的太尉,父亲和叔父都是省级市的市长,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我们知道魏晋是个讲究门阀的时代,高贵的出身一般拥有良好的教育条件,虽然不能花等号,但至少可以看出周瑜的气质。

其次,周瑜志存高远。周瑜虽然是个富二代、官家子弟,但周瑜没有一丝富二代的坏习惯。相反,他打小文武双全,志存高远,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渴望贤主明君。

我们从他与鲁肃的一番对话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鲁肃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言语中流露出何等离经叛道的壮志雄心!

再次,周瑜风度翩翩、会玩音乐。周瑜长相俊朗,风度翩翩,而且精通音律。这样的条件无论搁当时还是现在,都一定是姑娘们眼里的理想丈夫,是女人们最想嫁的男人。

最为关键的是周瑜能力突出、性格好。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周瑜与发小孙策一起率军攻占皖城(今天安徽安庆)。攻下皖城后不久,周瑜和孙策就得到了大小乔。后来孙策被人谋杀后,大权交给了孙权

周瑜二话没说,带头辅佐孙权,他知道孙权接手,很多人心里不服,于是主动带头。而大家看到周瑜表态,也都纷纷表态,就这样孙权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稳坐江山。周瑜还推荐了鲁肃。

其实,鲁肃也北黑化了,鲁肃不是什么老好人,而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提出的“天下三分”概念的时候,比诸葛亮还要早上好几年。据说当年周瑜为了留住鲁肃的心,将鲁肃的母亲接过来好好奉养,这点让鲁肃非常感动,从此便死心塌地地留在了孙权的身边,跟着孙权干,为孙权出谋策划。

还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周瑜的性格。东吴有个老将军叫程普,这个人跟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同辈人,年龄大、资历老,谁都不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周瑜这种少年得志的。据说他经常隔三差五的就批评周瑜,而对于程普老将军的指责和批评,周瑜表现出了极高的心胸,不仅没放在心上,而且对他一如既往地客气尊重。

结果时间一长,程普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遂放下架子,主动与周瑜言归于好,逢人便说和周公瑾相处就像喝了蜜酒一样快活。

可见周瑜性格和能力。当然,最能突出周瑜能力的就是赤壁之战。我们总是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归功于诸葛亮。其实,大错特错,赤壁之战最主要的功臣是周瑜,并非诸葛亮周瑜才是孙刘联盟的关键人物,也是打这一场战役的统帅。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拿下军事重地荆州之后,兵临长江城下,剑指东吴,意欲一统天下。面对曹操的来势汹汹,东吴内部分裂为主战派和投降派。

投降派说曹操攻势正猛,恐怕不是曹操的对手,万一城破,不光百姓要遭殃,就连我们这帮人恐怕也要成为他的阶下囚,荣华富贵不保。但投降就不一样了,不仅百姓无恙,连我们的身家性命和官位也都能保住。

结果此番言论遭到主战派周瑜和鲁肃的反驳。尤其是周瑜周瑜当时在外大战,听到风声后,直接回来,对孙权说,绝不能投降

为什么呢?理由有四个。第一个是曹军若要攻打东吴,必然是劳师远征,将士的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第二个是北方人不习水性,咱们若跟他们拼水上功夫,他们没辙;第三个是虽然曹操有军队八十万,但据可靠消息,不过才十五六万,其中七八万还是从刘表那里接收过来的,人心不齐。第四个是关西还有马超、韩遂在盯着曹操,他若真敢举全国之力前来,也不怕后院起火?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孙权当场听得直点头,拔出长剑,砍掉了桌子的一角,恨恨地说,谁要再敢提投降,就是下一张桌子。

这还需要诸葛亮来舌战群儒吗?

不需要。

而大战的时候,周瑜指挥若定,打的曹操屁滚尿流,从此,再也不敢南下。这才是真实的周瑜。可惜天妒英才,周瑜英年早逝。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周瑜本来要出征益州的,谁知还未来得及出征就染了病,加之他前两年的旧伤未愈,最终英年早逝。在36岁这个正好一展宏图、大有作为年纪走了。

第二位,张飞

张飞,三国时期著名的蜀汉将领,被世人成为“万人敌”,在当阳地域曹军,征战西川,为蜀汉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历史上的张飞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但《三国演义》完全将张飞塑造成了一个武夫的形象。

张飞留给后世乃至几百年留给后世的印象都是,莽夫一个。不听大哥二哥劝导,我行我素,嫉恶如仇,实际上并非如此。

首先,第一个事情就是水断桥事迹,演戏说的是当阳桥喝退百万曹军,实际上史实当中是疑兵之计,此等妙计可不是莽夫如吕布之流能策划的来的;

第二个事情,义释严颜

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张飞严颜大喝到:“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严

颜回到:“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令牵下去斩首,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道:“斩首就斩首,你

发的什么怒!”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张飞将其释放,并将其引为上宾。如果张飞真是莽夫,一怒之下 早杀了这个目中无人的老头了。严颜

来的所作所为,是刘备军中不可多得的骁将之一。张飞可谓功劳不小。

而且,张飞的战绩也是不小的;

张飞大败张郃。张郃何许人也?以熟读兵法,用兵巧变著称。此人智商高的不得了啊!能败在张飞手里,张飞何言能是莽夫?由此可见 张飞不仅是有

情有义, 武勇非凡,还是个善用智谋的巧将。

第三位,曹真

曹真年轻时候便曾顾射猛虎,为曹吉利所赞叹,而后又带领虎豹骑讨伐灵丘贼寇:

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曹真传》

当然,这一段演义中没有提及。

曹真后来又在与曹洪曹休等人破杀吴兰于下辩,官拜中领军,后又都督徐晃等人破高详于阳平:

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於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从至长安,领中领军。是时,夏侯渊没於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曹真传》

当然,这一段演义中也没有提及。

曹丕继承王位,曹真又在雍州凉州击破了反叛的张进等人,并斩杀:

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反於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曹真传》

当然,这一段演义中还是没有提及。

曹丕的第一次南征由曹真曹休夏侯尚张郃等人领兵,虽未夺下州郡,但战果还是有的,自然也少不了曹真的许多战绩:

曹真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曹真传》

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资治通鉴 卷第七十》

曹真使张郃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资治通鉴 卷七十》

而在演义中呢,曹真的第一次出场,正史中的如此耀眼战绩却被老罗抹黑,居然直接被诸葛瑾这种手下败将给干趴下了:

正议之间,忽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南郡,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继续,演义为了凸显诸葛的智慧,杜撰了安居平五路事件,其中曹魏一路的十万大军便由曹真率领,十万人却被赵云死死的挡在了阳平关外:

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正史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督张郃破马谡于街亭,同时击败了箕谷的赵云邓芝: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曹真传》

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赵云传》

演义中,不仅街亭之战的总帅变成了司马懿,而且在这之前曹真还和王司徒一起与诸葛对阵,王司徒被鬼畜的诸葛舌战致死:

王司徒跪舔后,不,归天后,曹真劫寨中计,不仅被诸葛进行了第一次胖揍,还自相残杀,大败

曹、朱二人夺路而走。忽喊声又起,魏延又引一彪军杀到。曹、朱二人大败,夺路奔回本寨。守寨军士,只道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左边曹真杀至,右边郭淮杀至,自相掩杀。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魏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大杀一阵。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

大败之后,曹真请羌兵助阵,羌兵被诸葛击破,而后曹真继续中计,再次被诸葛胖揍,大败,只得向中央求援:

却说曹真连日望羌人消息,忽有伏路军来报说:“蜀兵拔寨收拾起程。”郭淮大喜曰:“此因羌兵攻击,故尔退去。”遂分两路追赶。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先锋曹遵正赶之间,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魏延也,大叫曰:“反贼休走!”曹遵大惊,拍马交锋;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忽然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赵云也。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曹真、郭淮见西路先锋有失,欲收兵回;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关兴、张苞两路兵杀出,围了曹真、郭淮,痛杀一阵。曹、郭二人,引败兵冲路走脱。蜀兵全胜,直追到渭水,夺了魏寨。曹真折了两个先锋,哀伤不已;只得写本申朝,乞拨援兵。

正史中,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被曹真事先派遣的郝昭等人防御在陈仓城外: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曹真传》

而在演义里,郝昭却成了司马懿派遣的,曹真继续含冤,被诸葛胖揍了第三顿,费曜也被老罗安排死在此战:

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

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

正史中曹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上表征蜀,想为曹睿留下安宁,数路伐蜀,可惜霖雨三十余日,无功而返: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曹真传》

而在演义曹真继续被诸葛第四次胖揍,还和司马打赌输了,羞惭不堪:

真自出帐迎之。比及到寨,人报前后两把火起。真急回寨后看时,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指麾蜀军,就营前杀将进来;马岱、王平从后面杀来;马忠、张翼亦引兵杀到。魏军措手不及,各自逃生。众将保曹真望东而走,背后蜀兵赶来。

曹真正奔走,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到。真胆战心惊,视之,乃司马懿也。懿大战一场,蜀兵方退。真得脱,羞惭无地。

正史中曹真在征蜀后第二年病逝,带着他未竞的心愿和遗憾,来不及和他此生最大的对手诸葛告别,便离开了人世: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曹真传》

演义曹真因收到诸葛的书信,第五次胖揍,心理阴影,被活活气死:

其书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

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水陆困乏,人马猖狂;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

曹真看毕,恨气填胸;至夜,死于军中。司马懿用兵车装载,差人送赴洛阳安葬。

曹真戎马一生,斩黄巾,领虎豹,破吴兰,退高翔,灭张进,剿诸胡联军,打通丝绸之路,破孙盛,退诸葛瑾,围朱然,击赵云,破邓芝,一生从无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如果说赵云是演义中的常胜将军,那么曹真就是历史上的常胜将军,但这样吊炸天的人却被罗贯中写成了炮灰,在与司马懿的政治斗争中被气到一病不起,最终身亡。

那么对于以上被黑的最惨的三位人物,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推荐:

天上掉馅饼 因为朱元璋做梦被点为状元的丁显

汉宣帝为许平君下了一道被称作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

15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对欧洲有着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