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古代没有银行,历朝历代的官员又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发布时间:2013-12-15 栏目:专题 投稿:阳光的眼神

在如今现代银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是没有银行的,而历朝历代的官员又遍布全国,那么朝廷是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的呢? 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家银行成立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另一件则是清政府设立了“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目的在于整顿币制,推行纸币,以救助当时困窘的财政。

户部银行设总办和副总办各一人,总行设在北京西交民巷27号院。

其实,在前一年,也就是1904年初,户部大臣就向皇帝上奏请求创办国家银行,奏章中说:“目前正当整顿币制的时期,特别需要设立国家银行以作为推动力。我们再三商量,并参阅其他各国银行章程,准备由户部设立,立即组建。”不久,户部就将拟订的银行章程呈给皇帝定夺,朝廷很快批准了。于是就有了次年户部银行成立之事。

到了1908年,清朝官制改革,户部改成度支部,“户部银行”也改称为“大清银行”。大清银行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立了二十家分行,它的性质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一千万两白银,分为十万股,分别由国家和私人各认购五万股。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吴鼎昌、宋汉章等人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建议,请求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获准后,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的旧址上开始营业,从此大清银行进入了历史。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户部银行成立以前,即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还成立了一个中国通商银行,简称“通商银行”。它是由当时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后建立的,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

也就是说在光绪之前是没有银行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发放官员俸禄的呢?

答:在没有汇款转账等技术服务的古代,“发工资”这桩现代人看来简单的事,却是桩技术含量十足的折腾事。放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王朝里,这个折腾事,也是各有各的招数。

首先比较简单粗暴的,就是汉朝。俸禄一年一发,所以叫“年俸”,工资额以粮食来结算。所以汉朝形容官员品级时,常是“年俸XX石官员”。不过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止发粮食。汉朝的赋税里,就有收取钱币的算赋。所以西汉政府发工资,也经常把粮食折算成钱。到了东汉时,干脆改成“钱谷各半”,京城以及各地大小官员,每年固定时间,在所在地指定仓库领取钱粮。

比如东汉末年曾担任安喜县县尉的刘备,他的年俸当时是一百石,理论上说“半钱半谷”,但在东汉兵荒马乱的年头,粮价月月飙升,基层官员拿到手的粮食,常见一半都不到,其他的只能用货币凑数,基本上发钱的速度,远比钱贬值的速度慢的多。领工资时这钱还能买一斤粮,转天半斤都买不上。在鞭打督邮出去闯天下前,三国枭雄刘备早年的小官生活,就是这么清苦。

到了晋朝时,工资发放就复杂了一些,以《晋百官注》的记载,晋朝县令级别的官员工资已经是按月发放。形式和汉朝差不多,定期去指定仓库领。县令年薪四百斛米,折合成每月,变成领十五斛米外加两千五百钱。等于是每天领五斗米。大诗人陶渊明做诗人时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愤的就是这事。

但千万别以为,悲愤的陶渊明县令,就只有这点工资。晋朝发工资的另一个办法,是“官占田制”,只要是官员,就可以按照品级领一块田,所有权归国家,田里收成归个人。还可以驱使衙门里的属吏给自己种田。陶渊明做县令时,也分到了三顷田地。所以悲愤辞官的陶渊明,喊完“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却也一度赖在任上不走,眼巴巴算秋收的日子。走?那得收割完庄稼,结清工资后再走。

当然,这种发工资的方法,虽说拿钱方便,但也杂乱无章。到了唐朝时,就变得更正规了。《唐六典》记载,唐朝工资发放,改成了半年一发,京官工资由太仓署发放地方官的工资由各州郡敖仓发放。除了发禄米和钱外,主要还是发绢帛。拜唐代突飞猛进的纺织技术所赐,绢帛在唐代已是硬通货,十贯以上交易就要用绢,一匹绢折合500钱。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时,唐朝官员家的仆人们,就常见大车小车,吃力把绢帛往家来。

不过如果唐朝官员们肯出点钱,领工资也不一定这么吃力。长安城的太仓,只要官员支付“脚钱”,就有“送工资上门”的服务项目,《朝野佥载》记载,唐朝清官李畲 领工资,就是由太仓派脚夫送到家里来。李母为表达儿子清廉品格,拒绝太仓讨好,坚持结清“脚钱”。而《旧唐书》更记载,太仓门前更有大批脚夫,专以“送工资上门”为业。领工资,都领出火爆产业。

至于晋朝时的“占田”,唐朝的规矩也变了,改成叫“职分田”,且允许官员们佃租给农户耕种,是为官员们的另一份收入。到了宋代,又变为了更优厚的“职田”。

而除了职田外,北宋官员的其他工资收入,看上去也十分丰厚,除了每月的“正俸”外,还有各种补贴。宋朝的官员们,可以凭着朝廷发放的“券历”,在指定的地点领取补贴。比如北宋“包青天”包拯,开封府尹任上,以《宋史》统计,仅每年凭券领取的额外“公使钱”就有一万八千贯。而北宋淮南一个州的赋税,也不过一万五千贯。北宋高官的待遇,不算基本工资,就已这么吓人。

不过,这吓人的工资水平,也只限于高官阶层,基层的官员,还是一个赛一个苦,比如这津贴,就是各种不靠谱。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时,拿着官府的“券历”领补贴,结果却领来一堆卖酒用的包装袋。可怜苏东坡大文豪,每个月只好把钱装成三十袋挂房梁上,每天节衣缩食用一袋,过得十分清苦。南宋学者周密《浩然斋雅谈》里,也记载了不少小官典当度日的惨状。

到了明清年间,特别是号称官员俸禄低的明代,领工资的方式也没发生变化,依然以米粮和钱为主。但明朝前期比较悲催的是,官员们要领的米粮,相当多都要折成纸钞,而纸钞贬值的速度更是飞快。所以特别是京城中小级别的官员,常见清苦不堪。15世纪中叶时的明朝,还常用外国进贡的苏木胡椒货物顶工资。赶上货物行情看涨的年头还好,倘是货物贬值,那更叫官员们叫苦不迭。

一直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后,明朝至清朝的官员工资,改为货币与米粮支付,情况才稍好些。清代时又有了“养廉银”,清代正七品官员的年俸是45两,远高于明朝的25两。至于“养廉银”呢?养廉银的发放,是地方财政拨钱,全看地方府库的家底,所以在穷地方做官,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看上去清苦的明清官员,有一点可不苦,在极其发达的科举制下,有功名的明清官员们,兼并土地逃税也都更轻松。看过《儒林外史》就知道,只要功名在手,土地钱粮都是坐着就来。官员们苦哈哈熬几年,家里头就土地连成片。就靠这隐形福利,再苦再累?也远比老百姓幸福。

当然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

以宋朝为例,当时的朝廷是崇文抑武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文官是要比武官吃香的。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朝廷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之后当地的财政收入是有一部分不用上交到国库的,只有一小部分在地方的文官手中。

这一部分白银,就有当地官员俸禄。一旦当地出了事,行政总开支入不敷出了,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俸禄就会发放不了,不过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那么在明清时期,发放官员俸禄就比较时髦了,明朝早期的时候,发工资俸禄是用“纸币”来支付。

唐朝类似,明朝时期的税收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当时的明朝税收会收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各样折价的东西,不过明朝时期的纺织业就不如唐朝发达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订了很苛刻的工资水平,不过后来有了“大明宝钞”,专门用来支付官员俸禄的。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明朝的重金属开始出现,“大明宝钞”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白银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的货币就是白银,虽然也有铜板发行,但白银的流通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从这时候开始清朝就使用白银支付官员俸禄

清朝支付官员俸禄的方法与宋朝相类似,都是各地的官府从税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官员俸禄。三省六部制出现后,官员工资发放就由户部负责,不仅仅是负责发放工资,还有人口普查,税收统计等等,这些都是户部的工作。户部俸禄直接发放地方官员不过很多地方是可以进行自给自足的。

也就是说这些不需要户部白银进行支付。总而言之古代的时候,官员俸禄发放还是比较轻松的,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根本不需要“快递押运”,大部分情况下,各个地方的知府或者知县都是能够根据自己地方的税收进行官员工资发放的。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推荐:

古代美女西施的洗澡水为何成为宫女的抢手货?

考中状元只能当小官?这个状元选择当皇帝

神秘千年古尸复原图:曹操真面貌曝光

中国历史上不能通婚的七对姓氏 没准你就躺枪了

皇帝驾崩后妃子怎么处理 各朝代做法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