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古代圣旨里“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那么多圣旨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发布时间:2013-12-17 栏目:专题 投稿:丰富的小白菜

  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一定对“圣旨”不会陌生,每当有什么重大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有圣旨出现。在我们的印象中,太监前往传旨时往往会说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圣旨里“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那么圣旨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由于受戏曲、电视剧的影响,我们以为古代圣旨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格式。

  其实不然,这种情况是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才出现的。而且句读也不是这样,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里就牵涉到两个概念,一个是“命”,一个是“运”。

  那么什么是命呢?皇帝代的又是什么命呢?

  我们不妨看看董仲舒是如何说的,其在《春秋繁路》的《深察名号》一篇中写道:“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也就是说,皇帝之所以被称为天子,是因为受命于天。天子即上天之子,代表天管理人间,因此应当向对待父亲那样孝顺上天,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天意。如此则在皇帝头上悬置了一个超越性的存在“天”来约束其权力,因此皇帝也并非无法无法了。因此,“奉天”之意即秉承天命之意。

  那么,到底什么是“承运”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邹衍最著名的观点就是“五德终始说”,所谓的五德终始就是把五行道德化,利用五行的生克,配以五色来说明历史的演变。

  我们知道秦代尚黑,水德;

  秦代是灭亡周朝而建立的,因此周朝属火德,尚赤;

  周灭商,因此周朝属金德,尚白;

  商灭夏,因此夏属木德,尚青;

  夏克虞舜,因此舜为土德,尚黄。

  由此,我们知道从舜道秦,分别为土、木、金、火、水。这代表了历史演变规律,故称为五德。因此所谓的“奉天承运”即是承了“五德终始之运”。

  有人说,圣旨作为皇帝下达给官员或贵族的命令,那么基于保密的原则,接到圣旨官员或贵族应该就已经将圣旨给销毁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圣旨作为皇帝意志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皇帝本人或皇权的体现,销毁圣旨就等于在否定皇帝的权威,所以没有哪一个官员胆敢将圣旨销毁了,除非他已经打算谋反了。

  皇帝圣旨不但不可以销毁,接旨的人员还必须走上一套接旨的流程,以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接旨的流程一般就是几个太监带着一批侍卫前往官员驻地或府邸,然后得到消息的官员再准备好香案,并带着属官或家眷一起跪在香案旁,等着宣旨的太监宣读圣旨。宣旨太监宣读完圣旨,并将圣旨交到官员手中之时,接旨的流程才算走完了。

  除此之外,皇帝圣旨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一式两份的格式。一份圣旨被皇宫中的相应机构保管着,作为圣旨的存档和备份,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假传圣旨和编写史书。另一份圣旨就被接旨的官员们郑重地保存在了自己的家中,甚至有些身份较为低微的官员,还将圣旨供奉在家中的祠堂里,因为他们觉得接到圣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荣耀。

  既然圣旨都被官员们保存地非常的好,那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圣旨为什么这么少呢?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古代频繁的改朝换代了。在新朝之时,还保留着或供奉着前朝的圣旨,很明显是一项重罪。所以在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圣旨一般都会被销毁掉。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圣旨很少的原因了。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圣旨,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圣旨,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朝代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较近,所以保存地比较完整。而其他朝代,比如汉唐的圣旨就基本上已经绝迹了,这些圣旨要么被人为地销毁了,要么因为保管不善而损毁了,不得不说一声可惜了。

相关推荐:

民谚

关羽在攻打樊城时 为啥自作主张不请示上级?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扬时的简介与介绍

丽江古城的地位 丽江古城的布局

李翊君《沉默的祝福》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