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世界上最早冰箱:青铜冰鉴古人纳凉解暑的神器,皇帝都用它喝“冰镇啤酒”

发布时间:2013-12-20 栏目:专题 投稿:酷酷的啤酒

现代到了夏天酷热难耐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用冰箱冰镇些饮品来避暑,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呢?其实早在2000年前就有冰箱,并且连皇帝都用它喝“冰镇啤酒”,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977年9月,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驻军,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扩建营房。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径庭的“褐土”。该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并迅即向上面汇报。随后震惊世界的“曾侯乙墓”被发掘。

曾侯乙墓是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的,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铸造极精的青铜器珍品,是历年来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曾侯乙青铜礼器的组合大体上沿袭春秋时期的传统: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组、豆成对,盘、匜相配。曾侯乙青铜器具有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美,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国当时先进的冶铸科学水平。

曾侯乙墓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是比西方早2400多年的冰箱,电冰箱要到1923年才发明,所以说曾侯乙墓发掘的“冰箱”要在西方早2400年之久。

它就是曾侯乙铜鉴缶,又称“冰鉴”,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外观新颖别致,奇特精美,冷热藏酒,功能兼备。

双层的方形器皿,中有方壶,上有镂孔盖,鉴、壶之间可置冰,是我国最早的冰箱曾侯乙墓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

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楚辞·招魂》中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冰鉴。”意思是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当然,青铜冰鉴除了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

那么,我们的疑问是冰从哪里来?

一是河湖,二是山谷。据史料记载,冬季储藏冰块供夏季使用的风习,在我国由来已久。当时藏冰的冰室称为“凌阴”,相当于后来的冰窖,建筑构造已经比较科学,可以把冰保存到夏天;夏日专门存冰的器具则叫“冰鉴”,用铜制成,存放食品可以保鲜,作用如同今日之冰箱。《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西周时期,王室有专门掌理藏冰和供冰事务的官员——凌人。《周礼》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凌人在冬天把冰块储藏到地窖里,到第二年可取出来,在进行祭祀和宴请宾客时使用冰鉴供酒。

话说东周时期,在诸侯的宴席上则出现了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云:“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曰:“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提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 据《酒经》记载,上古造酒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制作,可见当时的酒相当米酒之类。米酒在高温下最易发酸变质,古人便制作出鉴缶,利用方鉴与方缶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使酒变得清凉可口且不易变质。所以不要以为只有我们在夏天才能喝到冰凉的饮料,古人早在几千前年就已经懂得享受冰镇酒水。

青铜冰鉴是奢华的器物,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平民根本无法使用如此“冰箱”。

如今它就被保存在国家博物馆中,令看到的人都颇为惊叹。

相关推荐:

惊呆!亲人死了这里的女人要切掉自己的手指

古代做菜都用什么调味品?不同朝代人都好哪一口

揭开三国绝色女间谍貂蝉生前身后的神秘面纱!

日本曾派妓女软化美军 妄图帮战犯逃脱惩罚!

珍贵档案曝光:披露军阀'抓壮丁'沧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