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历史中真正的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司马光 欧阳修 苏轼都跟他反目成仇?

发布时间:2013-12-22 栏目:专题 投稿:明亮的自行车

在历史上出过很多的诗人,但一些诗人不仅仅有一个身份,有很多诗人都做过官,北宋时期的王安石不仅仅是一名文学家,还是一位改个价,但他却和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也分道扬镳,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北宋是中华历史上非常特殊一个封建王朝。之所以称之为特殊,主要因为宋朝发展态势呈现极端化。它的主要表现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极度繁华,而军事方面又极端积弱。

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大批文人墨客相互推动的结果。宋朝的文史影响力超过前边的“强汉盛唐”。像宋四家“苏黄米蔡”、欧阳修等人涵盖了书法绘画诗词,政治文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为代表,还有经济上的王安石变法。文风盛行下的北宋,兼具文政是所有历史人物的共同属性。我们就来说说最为代表的“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

王安石最为称道的是王安石变法,也是王安石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纵观历史上,但凡政治上能够留名青史的必定有过人的刚毅性格,王安石也概莫能外。

北宋中期,所有的政治精英都感觉到了北宋的统治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但自从仁宗年间范仲淹改革失败后,朝臣们对改革趋向比较保守,也一直不敢着手变革。因此北宋问题一直被拖着,越来越严重,每个人都知道需要变法,但包括皇帝在内都没有勇气去做。直到宋神宗上台后,坚定的启用了一直在民间等待变法机会的王安石。而此时朝堂上的欧阳修苏轼是支持王安石主持变法的,司马光等人也不想阻拦,毕竟大宋的时局确实需要变一变。

他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从他的诗词当中就能够看到这种刚毅的影子。王安石最有格调、格局的诗之一《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就可以看出他不畏艰难、敢于冒险、高瞻远瞩的开拓精神,格调之高、意志之坚、气场之大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点在他后来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尤为明显。简单说王安石在改革之前,与司马光苏轼欧阳修、黄庭坚都是志同道合的文友,这种关系仅仅是在文艺上的惺惺相惜,却不是政治上的通化。在政治上,王安石绝不容许任何人能够干预新政的推广,这才造成后来“文友”集体与他反目。

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问题都不一样,然而王安石却是不管不顾全国统一推行,他的这一行为严重伤害到了农民的利益,继而引起了中立派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反对司马光等守旧势力更是与他势同水火。但王安石不思过失,反而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纷纷罢黜国家栋梁,提拔一群没有德操的小人之辈。王安石之前大臣们就算意见不合行事都有分寸,王安石之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党争而党争,为了反对反对,自此北宋朝堂的政治清明不复存在,且一群幸进小人如吕惠卿、蔡京等窃居高堂之上,大宋第一个文字狱因这群人而起,苏轼也差点被整死。使得神宗过后,北宋糜烂的政局一直延续到了南宋,直至灭国。

司马光准确地说,不像宋四家作为文学家成分纯粹,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是王安石新政的对立面。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就可以看到,司马光身上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

司马光王安石的反目,源于王安石推行新政的过程中,过于触动了旧贵族阶级的利益,司马光也在王安石清理的名册当中,司马光由此暂时告别政治舞台一段时间。作为政治家离开朝廷、离开政治舞台就跟演员被雪藏一样,这种切肤之痛使得司马光王安石彻底失望。

这就是司马光东三再起以后,非要制王安石于死地,王安石新政也在一夜之间付之一炬。

苏轼遭到王安石打击和司马光是一样的,同样源自新政。但是苏欧不像司马光那样采取如此强烈的政治反击手段,毕竟苏轼更多的是文人,政治音律五音不全。面对王安石新派的打击,苏轼更多的是在朝廷的流放过程中选择自我放逐,寄情山水。此时苏轼写下众多名篇,比如:“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起先是反对新政的,视新政如洪水猛兽。后来却极力拥护新政反对司马光。这与两件事情密不可分。一是乌台诗案,苏轼等28位好友受到牵连,得到王安石的极力保护才得以洗脱罪名。二是正是王安石政治上打压苏轼苏轼在流放的过程中,看到新政在民间取得很大的成效,受到老百姓的极力爱戴。苏轼觉得自己之前错怪王安石,所以在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以后,又极力站在王安石一边。

综上来看,王安石一个性格刚毅、政治力道过硬的人。司马光是旧贵族实力的代表,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苏轼欧阳修则是文学家,政治素养没有前二者高超。他们之间的怨恨,其实很简单:王安石司马光政治立场问题,这是不能缓和软化的。王安石苏轼欧阳修政治无悔问题,在后来苏轼的态度表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王安石的人品、才华、风骨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才能和欧阳修苏轼等人交好,但行事过于极端,导致后期与司马光不相往来,欧阳修死后,唯苏轼王安石私下还有往来。

相关推荐:

大明名相徐阶,大明奸臣严嵩的克星,大明的中流砥柱,最终结局凄惨!

这位皇帝很奇葩!竟因沉迷玩球被陪练弄死

神秘的北京地下城,为何不再对外开放?

小说《红楼梦》中甄士隐为什么要去当和尚?

揭秘宋太祖死因 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