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赤壁之战能打赢,最重要的人物是谁?不是周瑜更不是诸葛亮!

发布时间:2013-12-23 栏目:专题 投稿:美满的月饼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当时天下十分混乱,曹操借着官渡大胜,一举统一了北方大片土地,兵锋正锐,便想要过江一举把南方的几个势力一并消灭,这样天下一统便是迟早的事情了,后来便爆发了赤壁之战

这场颇为出名的战役,让有着出色军事才能的曹操都败下阵来,也成为了之后三分天下的基础所在。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觉得,赤壁之战的关键所在,是因为诸葛亮借到了东风,让周瑜的火攻得以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诸葛亮是这场战役的最大功臣。

当然,也有人说最大的功臣是黄盖,因为,是他利用苦肉计,得到了曹丞相的信任,是火烧曹军战船的排头兵,先锋队员。还有人认为,功劳应该属于周瑜,是因为周瑜想出的锦囊妙计,同时,作为统领,他指挥得当,最终,才使得曹军大败。但是,这都是在演绎的表面上看到的人物,如果,从真正的史料上看,才知道,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人,那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贡献颇大的鲁肃,鲁子敬。在《三国志》当中有所记载,曹操没有想到,自己的兵力强过孙、刘联盟数倍,但是,却在赤壁的第一场战斗中酒大败而归,而退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军中瘟疫蔓延,以及,风向对于本营的战斗十分不利。

其实,曹操在本次作战之中,只有人数上的优势,其他的弱势都非常明显。正是因为曹军弱势较多,使得周瑜诸葛亮可以抓住曹军的这一弱点,利用计谋,一举将曹操打败。所以说,周瑜诸葛亮二人在这场战斗中的功劳的确不小。但是,反观当时作战的实际情况,曹操举兵南下,刘表病逝,他的儿子归降于曹操,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却脚底抹油,溜了。此时情况如此危急,而刘备的大军似乎并不足够与曹军抗衡,所以诸葛亮只能听命令,向孙权请兵求助。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诸葛亮见到了鲁肃,并由其引荐给了孙权。这个时候,曹操的五千兵马已经把刘备打得落花流水,一言难尽,眼瞧着江南地带就要被曹操收入囊中了,而孙权这边,满朝文臣都在劝说孙权缴械投降。

那个时候的孙权还是个俊朗少年,张昭等人曾经多次进谏求和,如果,当时孙权真的听了他们的话,想必曹操就统一天下了。又是在这个时候,鲁肃出现了,他站出来,主张与曹操开战。此外,他为了与曹操交手,还联合了诸葛亮,与其讲明了战和的利害关系。此时的他,既为战争找好了盟友,又给孙权树立了与曹军交火的信心和决心。面对一片反战呼声,鲁肃对孙权如此说道:“对于我们这些臣子来说,如果归降于曹操,应该还可以谋个工作,有个一官半职,作为曹操的臣子为他所用,但是,主公您呢?如果,您向曹操投降了,他会如何对待您?”孙权思量片刻,说道:“张昭这些人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于是,孙权挥刀斩下桌子上的一角,说:“以后谁再敢跟我说投降的事,下场就跟这个桌子一样!”随后,孙权马上联合刘备,走上了共同抗击曹军的道路。可以说,正是鲁肃的一番话,让孙权如梦方醒,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联合了刘备,果断与意图不明的曹操划清了界限。虽然,当时曹操也没有想好,到底是先打刘备,还是先干孙权,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刘孙两军不联合,以曹操当时的实力,早晚会将这两支大军系数歼灭。所以,刘孙联合抗曹,是正确决定,也是大势所趋。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让拥兵众多的曹军大败而归,孙刘联盟宣告胜利,使得曹军即使当时实力强大,也未能统一天下,让刘、孙两军都能够得以生存下来。这是赤壁之战的意义,也是刘、孙联盟在这场战役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而这一切都是始于鲁肃对于君主的忠心之策,所以说,鲁肃对于赤壁之战的取胜,功劳不小,贡献颇大。

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

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在《三国演义》当中,鲁肃被刻画成了一位老实迂腐,没有建树的固执之人。但是,在史料当中,他却是一位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政治眼光、领导才能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于孙家军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所以,我们说鲁肃是被演绎故事给埋没的人才,一点也不夸张。

鲁肃是东汉末年间非常杰出的一位人才。他为人慷慨,政治眼光独到,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给大家说两个故事大家就知道能看出鲁肃是什么人了。大家都知道在战乱时期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只要你有粮食就会有军队。在孙策起兵初期,周瑜想投奔孙策,但是由于钱粮不够,就跑到鲁肃家去借粮,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粮仓,鲁肃看到周瑜带着人前来,想都没有想就指着其中的一个粮仓说,公瑾啊,我把这一粮仓的粮食都给你,够不够。周瑜极为感动,从此两人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包括后来鲁肃去江东效力都是周瑜推荐的。

还有就是鲁肃的政治才能也很突出,大家 只知道诸葛亮为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但是其实早在这之前鲁肃在给孙权制定政治策略的

时候就提出了先三分后统一的路线,而鲁肃的三分

分别是曹操孙权,刘表,他就劝孙权占据江东,观察天下的形势,找机会西征刘表,刘璋,和曹操划江而治,在求统一全国的机会,要知道这可是在建安五年提出的政治策略,时间上可比孔明早多了!而在这番论述中,鲁肃和后来的诸葛亮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主张先三分天下,后统一全国,都认为曹操是最大的敌人,一时之间不可能拿得下。所以从这角度来说,鲁肃的才能绝对不下于诸葛亮

而且在周瑜死后,鲁肃依旧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主张暂时放下孙刘两家在荆州的矛盾,共同抵抗来自北方曹操的威胁,就这份冷静和远见三国之中谁

可以赶得上?所以我认为鲁肃绝对不只是一个忠厚的长者,他应该是一个仗义疏财,具备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据说周瑜当年逃难到了鲁肃家门口借粮,二人并不认识,但是鲁肃凭借自己的眼光,一眼便看出了眼前的人未来可成大事,于是便把家中一半粮食给了他们,乱世的粮食就是命根子,有粮就有军,有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对常人而言这需要多么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决策。

但是就是这样难得的一位贤才,却被 罗贯中抹黑成一介腐儒,实在是不应该!

相关推荐: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

最牛小贩:为何宫中摆摊没人管还交几个宫女

金瓶梅中西门庆最想要的不是潘金莲而是它?

著名道士张三丰为何从世人眼中消失不见?

野史趣谈:史上的武大郎真是矮个子的猥琐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