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朝最顽强的军队,孤军坚持抗清58年,雍正年间才被彻底清除

发布时间:2013-12-24 栏目:专题 投稿:纯情的小蝴蝶

川东三家明朝灭亡后散落在民间伺机反清复明的组织,又叫夔东三家他们大多是从前的贵族或者是对朱家忠心耿耿的大臣,这支军队十分顽强,从明朝灭亡一直到雍正年间才被彻底消灭,他们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两百多年的明朝江山灭亡,在正常人的眼中,李自成取代了明朝,也算顺理成章,不过与此同时清军也入关了,由于吴三桂投降皇太极,让中原大地的战火再次烧起来,在当时的百姓看来,清军入关属于异族入侵。李自成很快被清军剿灭,但明朝的余孽却仍旧存在,南明政权一直是清朝的心腹大患,而且还有许多百姓支持他们,因为清朝为了彻底降服汉人,强制老百姓剃发易服,激起不少人的反抗,其中"川东三家"便是强烈的反清组织。川东三家又叫夔东三家这些人大多数是李自成当年的部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灭亡之后,群龙无首之下,这些人边打边退,有的战死有的投降,慢慢进入夔东一带,主要包括川、鄂、陕、豫等地区,虽然处于中原的腹地,但川东三家仍旧拼死抗清

川东三家算是明朝最后一支抗清队伍,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凭借着根据地的险要,也苦苦坚守,张献忠的大西军后来也进入这片区域,慢慢跟当地人融合,这里丛林大山环绕,适合隐蔽坚守,而且地利位置优越,甚至可以向江西、湖广等地进兵,进可攻,退可守。

川东三家明朝最顽强的抗清军队,但他们生存的环境十分恶劣,军队的生存来源主要是征收当地百姓税赋,他们也会委派一些官员到地方上任,因为川东一带本就人烟稀少,想要养兵的确困难重重,有时他们也会虏劫清朝的官员和商人当做补充。军队的消耗是惊人的,所以单靠这些,是无法维持川东三家抗清活动,所以士兵们只能平时务农种田,农闲时训练作战,这虽然非常无奈,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反清复明,大家都挺拼的,川东三家就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孤军抗战一直坚守58年。

除了川东三家之外,清朝当时还面临着好几股不同的反清力量,因为明朝仍有宗室,清朝这些人当做重点打击对象,所以川东三家压力较小,能坚持得比较长久,但这些军队情形十分糟糕,他们孤军奋战,没有救援和同伴,也不知前路在何方,每个人都十分迷茫。川东三家的士兵都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马,是不可能推翻清朝,重新恢复大明江山的,然而他们仍旧不放弃心中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要把反清复明的事业奋斗到底,后来康熙把永历皇帝抓回来杀死,川东三家彻底沦为孤军,可他们仍旧不愿投降

从1646年进入山区至1664李来亨全家自杀,为何夔东三家坚持近二十年呢?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是地理环境。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里是这样记述的,“所谓夔东,大致相当于长江三峡地区,这里山高水急,形势险要,从军事上来说,不仅是易守难攻,而且切断了四川同湖北的通道,进可出击两湖、豫西、陕南和四川,退可以据险自守”。在这样一片区域搞进攻,清朝知道会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于是说到了第二点。

清军舍近求远,任腹地出现长期抗清基地,也是他们权衡之后的策略之一。先易后难。先把永历皇帝打掉,让夔东诸将没了主心骨,没了号召力,更有利于从心理上击破。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在北方兵败如山倒,起义军在北方被清军追着打,一旦到了南方,一旦联合起来,他们的战斗力,竟然成倍增长。从朱由崧弘光朝廷被击破到将永历帝朱由榔绞死昆明,花了整整十八年。也许,这是清朝最初的决策者们,所想不到的。待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夔东三家军时,已过了一代人的时间。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夔东军民们对头发、服饰等文化的坚定信念。

我们知道,清军入关之初,之所以明朝投降者众,只因他们以为又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哪里知道,多尔衮露出本来面目,剃发易服,这是明朝人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南方的抵抗,明显比北方强烈。郝永忠等人处在深山老林,固然易守难攻,固然暂时没有清军的压力,但他们的生活,却仍然是艰难的。说白了,吃饭都成问题。只要他们投降,完全可以升官发财,吃香喝辣,但他们没有他们一直坚持着,坚持着,直到清军终于打来。

在最后的战斗中,夔东三家将领除了极少数投降之外,大多不是战死就是全家自杀,被俘的郝永忠等人也坚决不投降,最后被清廷杀害。

相关推荐:

古代太监为何春夏秋冬腰间都围“;尿不湿”;

武则天是如何用残刑除掉后宫劲敌的?

清朝末年惨遭裸刑处死的红灯教美女首领是谁?

揭秘: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古代大刑伺候的手段打板子也有不可告人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