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八旗军原本是清朝主力,为何后来变的不堪一击?

发布时间:2013-12-24 栏目:专题 投稿:漂亮的泥猴桃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是清朝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在满清统一中原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雍正也曾经感叹道八旗军是国家的根本,但是在后来的实战当时,八旗军变得十分衰弱,几乎每次都被打的溃不成军,这是为什么?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组织形式,从而使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他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努尔哈赤麾下的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势力壮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蒙古人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后金天命九年(1624),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八旗满洲。清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当时称为左右二营。清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左右二营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将其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确立。

此后皇太极与福临两朝因权力斗争而更改八旗颜色与旗主,不过到了顺治五年后又趋于稳定。清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那么作为清朝一支开国立国、骁勇善战的军队,为何后来衰弱了呢?

当清王朝定都北京后,面对着一个崭新而又极其复杂而险峻的局面。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他们所能依靠的,除了自己从关外带来的八旗劲旅之外,还能有谁?由明军的降兵降将编成的绿营,人数虽然数倍于八旗清朝岂敢依恃?清朝皇帝殚精竭虑,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使为数如此之少的精兵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依靠它来维持清朝辽阔而复杂的国土的统治。因此清朝不断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最初宗旨是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但依旧没能挡住八旗军的衰弱。

清朝皇帝很重视八旗兵,认为他们清朝开创作出了贡献,因此,清朝八旗军给予福利政策很高。可以说八旗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军人。

清朝入关后,给八旗兵又赏钱又分地,实际就是承袭在东北“份地”制,但入关后的八旗兵不可能像关外那样“兵农不分”,他们职业就是军人。而分得份地,除了家人使用,大部分被八旗兵变卖,而获得大量钱财。

后来清朝又设立的“旗饷”政策,给予八旗兵以月饷与岁米,并根据不同兵种,划分不同等级。每名八旗兵,一年岁米是24斛。清朝还给八旗兵盖房子,家中有红白喜事还有赏银,家中迁移时也有官府负责。在历代王朝军队中清朝是高福利,但高福利并不代表“高战斗力”,八旗兵渐渐腐化,而清朝又疏于管理,致使八旗兵战斗力大不如从前。

清朝入关后着手开始统一全国八旗兵在统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全国稳定后,为了护卫北京,清朝皇帝按照“居重驭轻”用兵原则,把半数八旗精锐设在京城,相当于皇帝的禁军。而其他地方省会等重要城市,以及各个军事要点,都有清朝八旗兵驻守。这种精锐分散分治驻守全国,在历朝很少见到。

而驻守全国各个要地的八旗兵,主要是以绿营兵为主,绿营就是汉人及投降的明军组成,这支军队达到80万,其数量是满八旗的数倍。但清朝皇帝对汉人绿营并不完全放心,还有少量的满八旗清朝用这些满八旗监视绿营兵。据资料记载,10万八旗兵控制数十万绿营兵,恰恰是清朝的高明一招,就如清朝皇帝所说“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而在京师及各地驻防的八旗兵大都躲在幕后,清朝他们专门设立“满营”、“满城”,不与民众混居,也不轻易调动,对于当地治安问题,则由绿营兵出兵处理,让这些绿营兵在汉人面前扮演“恶人”角色,只有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才会动用躲在幕后的八旗兵。雍正皇帝曾说:“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雍正皇帝的意思就是,在一边监视,一旦有情况,就会动用这支劲旅,还对外缓和与汉人关系。但时间长了逐渐养成了八旗兵的特权制度,反正清朝有钱有饭养他们全国也没有大的突发事件,全都由绿营兵处理了,时间久了,战斗力削弱。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其边疆地区也曾出现过不稳定状态。特别是乾隆皇帝时,平定准噶尔等边乱后,清朝统治疆域增大。对于新的疆域和边防,清朝派驻大量边防军,边防军费开支大,清朝不得不在内地各省驻军载员,以保证边防驻军稳定,部分八旗兵也回家享清福了。边防军兵士又大都来自东北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兵,还保持清朝以前半粮半饷状态,清朝没必要拿更多的钱来养兵。但驻内地兵员减少后,也造成一定隐患,那就是内地叛乱,清朝出动有限兵力抵御和抗击就费劲。

相关推荐:

曹操袁绍闹洞房时究竟偷走了谁家的新娘?

历史上的楚乔:从女奴到皇后人生成功反转

揭秘古代历史上十场著名饭局 隐藏刀光剑影!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想要做一场盛大的罗天大醮

宁国公主红颜薄命:嫁人两次竟都成为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