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被百姓称为“二皇帝”的和珅,唯独怕这位权臣

发布时间:2013-12-24 栏目:专题 投稿:激昂的橘子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说到这个朝代的贪官,最为著名的要属乾隆时期的和珅了,被百姓称为二皇帝”。

说到他很多人都对他有多误解,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大贪官,贪财无数,为人奸诈,还经常被纪晓岚和刘墉玩弄。这是艺术作品下的和珅,不是真正的和珅。历史上真正的和珅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饱读诗书,深的乾隆的喜爱。和珅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身兼数职,有条不紊的做着每一件事情。

乾隆之所以重要他总共有三大原因:

1、和珅懂得多国语言,乾隆与外国使节打的很多交道,来往的公文,都是通过和珅来翻译的。放眼整个朝堂,乾隆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替代和珅的人。

2、很会搞钱,在和珅担任内务府总管之前,内务府常常亏空,入不敷出。但是和珅担当此职后,内务府不仅不空,还略有盈余。

3、做事非常乾隆心意,和珅不但从小就学习模仿乾隆写字做诗的风格,培养和乾隆几乎完全一样的兴趣爱好,而且对乾隆需要什么,完全清楚明白。有个记载说,乾隆哪怕轻轻咳一声,和珅立刻就会把痰盂给他递到嘴边。

所以和珅以他的睿智和情商,这些就是和珅在乾隆时期风生水起的原因!

那么他当时的权力有多大呢?

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纪晓岚的官最大就是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 子少保,管国子监事,比起和珅差远了,而且乾隆还对他尤为宠爱,据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贪污的钱相当于清廷15年的财政收入!

但是如此贪腐,乾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却没有处置他,由此可见乾隆对他的宠爱。民间百姓甚至在当时私下里称和珅为“二皇帝”。

可是就是如此,他在朝堂上仍然还怕一位权臣

此人就是章佳·阿克敦。与和珅不同的是,阿桂是武将,和珅属于文官。阿桂之所以受到乾隆帝的宠信,不是因为他巧言善变,而是因为他一直为乾隆帝建功立业。阿桂的一生是征战无数的,乾隆帝时期,很多战役都有阿桂的身影。

阿桂大学士阿克敦之子,阿桂掌权期间,总领兵权,统帅满族八旗。阿桂非常具有军事天分,乾隆初年,金川土司军发生叛乱,这时候负责平定的就是阿桂。在这场战争中,阿桂曾经率领几个人进入敌营

不料被敌营的侦察兵发现,结果阿桂没有立即逃跑,反而是做出了违反常理的事情。阿桂命令属下撕碎衣服,然后这些人扬长而去,敌营的士兵根本不知所措。结果阿桂跑了出来,阿桂走远之后,就开始骑马逃跑。

通过这样一件事就可以看出,阿桂有过人的本领,按照常理来说,一般人被敌营士兵发现,早就开始跑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被敌人乱箭打死。金川之战发生了两次,都是由阿桂进行平定的,最终的阿桂建功立业。

其后阿桂平定西南战事,从这之后阿桂被封为了一等英勇公称号,随后晋升为吏部尚书兼任军机大臣。到了这时候,阿桂就已经比和珅受宠了。其后乾隆二十年,阿桂再一次出征,这一次是平定准噶尔以及大小和卓叛乱。

战争结束之后,当地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于是阿桂建议应该从别处填充兵员和农民,恢复当地生产。阿桂收复西南之后,在当地开展了农业发展,通过对西南地区的发展,农业得到了丰收,史书记载为“所收谷石,接济前后驻扎官兵二千余口,可至来年五月”。

有功绩的阿桂清朝的地位越来越高,此时的阿桂已经成为了朝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这时候的和珅对阿桂示好,可是阿桂丝毫不与和珅同流合污。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境内发生苏四十三领导的人民起义,乾隆下令派一些将领带兵征讨;随后又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偕大学士阿桂前往督师。阿桂身体不舒服,敦促和珅先行。和珅到达甘肃之后,军中的战将瞧不起他,也不听他调遣。等到阿桂到达甘肃之后,和珅向阿桂告状,说这些将领不听调遣,当诛。阿桂听后不置可否,立即升帐派兵,诸将都听从号令,不见一丝不敬,阿桂转身问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意思是说,我怎么看不出来谁不听调遣呀?您说应该杀谁呀?后来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和珅先于阿桂回到京师,严厉地谴责了和珅一番。和珅从此才知道阿桂的厉害。

和珅结果吃了个哑巴亏,便再也不敢与阿桂对着干了。不过两人的梁子却彻底结下了,和珅时不时就会对阿桂下绊子或者打小报告。阿桂因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对和珅的这些行为也就不管不顾了,任由和珅嚣张,颇有一种以柔克刚的感觉。反观和珅,虽然时常使阴招,但也不敢对阿桂下死手,两人后期相处得倒也相安无事。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一代名臣阿桂病逝于家中,享年81岁,朝廷亲自下诏追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成”。这样的结局,可要比和珅好太多了。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相关推荐:

故宫的六大之迷:紫禁城里“冷宫”藏在哪儿

古代皇帝离奇死法:掉粪坑呛死 被削鼻子吓死

探秘:慈禧太后出殡时棺椁下面竟滴落殷红鲜血?

慈禧太后26岁守寡 她是怎样度过深宫生活的?

揭秘远嫁乌孙的和亲公主为什么要谋杀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