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朱棣死前为保大明江山留下一计,为何崇祯皇帝不用?

发布时间:2013-12-24 栏目:专题 投稿:认真的酸奶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只可惜朱元璋在制定政策上使用分封制,为后来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实际上在朱元璋刚死,燕王朱棣就起兵谋反了,这也直接证明了分封制的弊端,不过朱棣虽然名义上说不过去,到底还是朱家的后人,而且朱允炆的政策过于苛刻,对于朱棣这样打了一辈子仗的人而言,自然不甘心逆来顺受,这才导致了藩王的反叛。

当时年轻的建文帝,在自己的三位大儒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指导下,开始削藩。可当面对燕王朱棣之时,身处应天(南京)的建文帝却如他的老师一般妇人之仁,而朱棣自北京而南下,济南遇阻,本是必死之局,却在小舅子徐增寿等人的通风报信中知晓京城空虚,长驱直入,而建文帝直到其渡过长江才将其诛杀。可惜为时已晚,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靖难成功的藩王。但是明成祖朱棣起家北京,在南京虽然也是贵为天子,但是面对建文遗臣景清等人的刺杀,也让他对南京可谓是日渐害怕,心有余悸,而更加坚定了他迁都的决定。

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定都北京。但是与众多朝代迁都不同的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安葬于南京,更加之要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外加此时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朱棣也就选择了南京继续作为陪都,正如丘濬说“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这也是他保留2都制的原因所在。

朱棣也在南京保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同时继续设置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事实上也就成为了一个政府2套班子的结构,而且此时的南京六部管辖范围虽然很小,但是却是当时最为富庶的南直隶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地区,而且当时的南京户部、兵部权利也重。

如是和平年代,这样的设置可能会造成推诿扯皮,但要是战争年代,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可谓是多了一个选择,迁都避难,东山再起。这也是朱棣大明江山留下的一计。1627年,明熹宗去世,而年仅18岁的崇祯帝继位,而1629年李自成起义,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且如摧枯拉朽一般连克数城,直逼北京,也正是在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

崇祯帝却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在煤山自缢而死,年34岁。由此,对于当时的崇祯帝而言,也便有了众多的声音,为什么不选择朱棣遗留下来的计策南迁呢?而也就在崇祯帝自缢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建立弘光政权。

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崇祯帝不用此计谋呢?事实上,从其临死前的一句话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而作为崇祯帝临死之言,这句话多少有一些悲愤之情,难免也让人觉得有失偏颇。众多人说他是忘却了,也有说是其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低估了李自成农民军的实力,而本人也是犹豫不决,更有甚者言语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立下的圣旨便是如此“外敌入侵,大明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

但事实上,历史上因为避乱而迁的不胜枚举,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逃往蜀地,宋高宗赵构所谓的海上行都,元顺帝逃亡,无不是例证,而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帝实则也有此意迁都,而且至少三次想迁都。只不过碍于其与群臣之间关系紧张“对待臣子反复无常,刻薄寡恩”,最后也不了了之,成了这亡国之君。当李自成大军攻入山西之时,崇祯便已暗示户部尚书,左都御史李邦华,翰林学士李明睿,少詹事项煜等人支持南迁,本大可以借坡下驴,就此南迁的,可是由于当时众多的北方籍官员反对,更是直接拿出“遗弃国土,放弃北方”的由头阻止。这也导致了朝会不了了之。

而等到李自成攻陷太原,再次朝会,对于李邦华提出的太子归南组织抵抗,但面对农民军的滔天局势,事实上崇祯帝并不想坚守,也想南下,但是无奈大臣不允,便反对此计谋,而面对首辅陈演等的支持,兵科给事中却站出来反对,而第二次也便失败告终。而当面对打到了家门口的李自成崇祯帝无奈之下召集吴三桂勤王之时,兵科给事中又言语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一句治正确的口号,又有谁还敢在说话?不得不说的就是,所谓的得失也在这三次的朝会之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士大夫阶层的无耻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崇祯性格冲动,太急于改变现状,天启本来留下一大批重臣,但是很多问题积重难反,而崇祯的原则是,只要出一点岔子,马上换人,甚至下狱,被诛。导致皇帝对大臣不信任,大臣对皇帝不信任,即时上任也战战兢兢,不敢放手作为,加上崇祯后期越来越上火,杀了一大批重臣,剩下的一批不想被杀,投降后金,致使君臣离心离德。

明朝后期有一个可以称为万里长城的大将孙传庭,《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这个孙传庭曾经把李自成打的屁滚尿流,基本上解决了明末的农民起义,但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于在如何对付后金问题上和主和派不和,就称病请辞,结果崇祯帝大怒,将孙传庭关进了监狱,后来,李自成势力又一次起来,崇祯帝不得已又一次启用孙传庭,关了几年监狱的孙传庭以为李自成还是当年的样子,于是对崇祯说:给我五千精兵,我就能把李自成搞定。结果到了前线发现李自成已经佣兵百万,五千人根本打不过,于是请求崇祯增兵,结果崇祯说:你不是说五千人就行吗?不给,就五千人,爱打不打!你想想,明朝江山是你朱家的,大战将至怎么能这么小气呢?最后孙传庭战死沙场,明朝再也拿不出能对付李自成的将军了。

崇祯帝有理想有抱负,却没有对应的才能。举个例子,朝廷选拔人才多采用科举考试,当时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威胁,因此科举考试的考题也大部分都是提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想啊,你让一群文人来解决军事问题,本来就专业不对口,那么这群文人要么就瞎写,要么就吹牛,而崇祯帝没有什么判断力,因而,谁写的称心,谁吹的牛皮子大他当然就喜欢谁,因此多次破格录取了一些吹牛吹的很大的文人。好吧,既然录取了你就好好培养吧,但是往往是录取之后就没下文了,因为崇祯帝秉承着一个原则,即皇帝不能信任任何人,所以他只接受别人给的意见,从来不信任这个人,结果就是崇祯一朝所有官员和皇帝阴奉阳为,互相耍心眼。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陷的皇帝却十分的勤政,在位的十七年中,日讲经筵坚持不懈,他骄傲的心让他变得十分的要强,想通过这些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帝王修养,来达到自己心中为自己设立的目标,但是他越是勤劳,国家越糟糕,最后,30来岁就满头白发,在一片凄凉中和一个太监一起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

相关推荐:

野史趣闻:乾隆为何对其父宠妃情有独钟

新中国空军首次作战 陆空协同25天获胜

巨灵神居然是西游记世界里最会装逼的先锋大将?

史上最悲催的驸马 竟被两任公主老婆带了绿帽子

晚清皇后通奸之谜:揭婉容两位情人的最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