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汉武帝死后被董卓暴晒尸体?这件事情究竟是真是假?

发布时间:2013-12-25 栏目:专题 投稿:粗暴的百合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吕布曾经是父子关系,但在野史上面他们两个竟然还是一对盗墓贼,所盗的墓还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的,据说还把汉武帝尸体在太阳底下暴晒,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国里,董卓是早期最大诸侯之一。先是进京除宦,后废立汉帝,使得天下诸侯群起讨伐。汜水关一战,大将华雄被关羽诛杀。虎牢关一战,吕布虽神勇无双,但双拳难敌四手。最后董卓听手下谋士李儒所言,迁都长安。传说,迁都长安前,董卓命令手下强行赶着洛阳百姓去长安,一路上许多百姓因此而死,火烧洛阳。不仅如此,他还派手下去盗挖汉朝皇帝的陵寝,将盗来的宝物用作自己所用。

董卓有个孙女叫董白,生的异常漂亮,而且性格乖巧,深得董卓喜欢,视为掌上明珠,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董白天生是个哑巴,不会说话,这让董卓深为遗憾,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丹药,在陪葬品中就有治失语的灵丹妙药。

他挖汉武帝的坟,主要是为了寻找汉武帝陵墓里面治疗哑巴的药物。董卓有个孙女,叫董白人长得天生丽质,却是个哑巴董卓很喜欢这个孙女,想把她治好。但是寻遍天下名义也没有人能将孙女这个病治好。有一天,董卓忽然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刘彻一生求仙还寻找长生不老药,其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

董卓于是叫吕布带了一大批士兵进入茂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丹药没有找到,一个士兵却找到了一卷绢纸,上面写着12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吕布乃一介武夫,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拿回去请功。结果交给董卓的时候,董卓也看不懂里面的内容。于是,董卓拿给一些文臣传阅。但是一些文臣看了以后不敢说,董卓大发雷霆,最后才说出了真相。文臣惊恐回答说:“这句话是诅咒您的意思。”董卓问:“如何见得?”文臣又说:“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就是诅咒您不得生。”

董卓听见这种解释,差点气晕过去。丹药没有找到,找到了一张诅咒自己的绢纸。董卓气不打一处,不知道如何发泄。于是命人将汉武帝尸体拿刀太阳底下暴晒最后,有人去劝解,董卓怒气平息以后,才将汉武帝尸体放回陵墓之中,并草草的处理了一番。

董卓为了寻找治疗哑巴的药物,真的是下了血本,连前朝皇帝的陵墓他也敢动。可见当时的实力真的强大不畏皇权,不过从其废掉汉少帝刘辩来看,董卓真的是权倾天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却死在了亲如儿子的吕布手中。当年就是他让吕布带人挖汉武帝的坟墓,最后却死在了吕布之手。董卓被杀以后,被灭三族,其孙女也被足杀,当时只有16岁。

其实这都是野史,博人眼球,实无一点可取之处。

董卓确有一个孙女叫董白,在董卓遍封宗族时董白尚未及笄,但也被封为渭阳君,等到董卓被诛杀时,年仅16岁的董白也未能幸免,同样被诛杀;有孙女就有孙女她爹,董白的爹叫什么,所有的史书都没有记载,更没有记载这个女子是个哑巴,连她爹都不记载,倒是关心起这个哑巴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野史的“魅力”使然,你正史上都记得那么清楚了,我还怎么编造故事啊,所以只能找些史书上只有只言片语的人物、事件来编造,怎么野就怎么编。

因此就有了董卓要为疼爱的孙女治哑病,就把汉武帝的墓给掘了,越玄乎越好,甚至还把汉武帝尸体扔出去暴晒汉武帝死了200多年了,恐怕只剩下骨头了,让吕布做先锋直接盗墓,连吕布也绑架进去了,真是想象力太丰富了。

再说汉武帝陵墓真的那么容易被盗挖吗?先不说考古人员已探测表明茂陵主墓室没有被盗挖的结论,只说董卓要盗挖茂陵的难度有多大,据《关中记》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40步,汉武帝茂陵比其他陵高出2丈,大出20步。

现有的茂陵高46.5米,南北宽40.60米总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封土面积84万多立方米,可以想象东汉时体量更大。

茂陵是汉代厚葬的代表作,汉武帝用了53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宫各墓道门都埋设暗箭、伏弩等机关;这样超大型的陵墓,那得需要多少人才挖得开呀,董卓真的敢动用成千上万的的军队去挖吗?恐怕他不敢。

中国人讲究的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管死者生前多么风光伟大或者残暴凶狠,死后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人们编排了董卓晒尸的故事,就是为了警告盗墓贼,盗墓必遭报应,应该及时警醒。

当然了,这都是因为董卓篡位,大逆不道,后世将一些不好的脏东西往他身上泼,从而抹黑他,反正他也够黑的,根本不用抹,他也遭到报应了。

相关推荐:

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形成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吗?蒙古帝国那么强大 是靠什么迅速崛起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设计让李渊不得不反的

好奇怪!揭秘古代女性不可思议的美容偏方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为何会选了个饭桶当太子?

轶事:香港为何到1971年才废止《大清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