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被曹操逼死气节满满,其儿子却毫无气节

发布时间:2013-12-29 栏目:专题 投稿:善良的百褶裙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并起,其中曹魏的势力实力是最大的,而曹操之所以有如此的家业和他手底下的谋士与将领是分不开关系的,而他手底下的第一谋士却被其逼死

他就是荀彧,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一个保持气节的能臣,尽忠于汉室

很多曹魏的人才都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与郭嘉相比,荀彧在内政方面是很厉害的,郭嘉在军事方面是非常厉害的。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郭嘉可是不断的给曹操提出了建议,作为曹操手下谋士,郭嘉是非常合格的。

这样一位优秀的谋士,在曹操一统北方的过程中竟然病逝了,这让曹操非常伤心。这样一来,曹操最为信任的人就只剩下荀彧了。曹操虽然征战北方,这时候的荀彧充当了稳固后方的作用,假如没有荀彧稳固后方,那么曹魏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荀彧曹操无疑是非常好的搭档,可是两人最终还是产生了分歧。在曹操称魏王的时候,荀彧不同意。这时候的荀彧依然是忠于汉室的,不想让曹操称王,对于这样的想法,曹操肯定是不同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逼死荀彧

曹操想要称为,荀彧不能容忍,极力反对,落得个被逼死的下场。这样的结局恐怕是荀彧想不到的,曹操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荀彧一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止曹操荀彧似乎认为,自己与曹操一同征战天下,为得是汉室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怎么会忠于汉室呢?再说当时的汉室已经岌岌可危了,假如没有曹操的护卫,恐怕这汉室在就已经灭亡了。荀彧逼死之后,曹操非常伤心,不过在称王与荀彧之间,曹操选择了称王。

面对这时候的荀彧曹操给了他一个空盒子,并且告诉他一句话:“君已无汉禄可食,请君自采(自裁)。”荀彧的死对曹操集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当时很多人都是荀彧举荐的。

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但我们所知道的却是荀彧默默无闻的死去,并无太多的人哀叹,荀彧的死是一个悲剧,可以说他死于对汉室的忠心。

荀彧最出名的是第六子荀顗(yǐ),荀顗是陈群的妹夫。

荀顗(yǐ)(生年不详,卒于274年),字景倩,颍川颍阴人。西晋重臣,开国元勋,官至太尉,太子太傅。封临淮郡公。如果荀顗有他老子一样的气节,是不屑于跟司马同流合污的。

荀顗年少成名,《晋书》记载为:“性至孝,总角(十岁左右)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被司马懿赏识,提拔为散骑侍郎,累迁侍中。为魏少帝讲经,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能为皇帝讲课,可见荀顗在才名方面,没有给他老子丢脸。

才气不差,再说能力。高平陵之变,司马家除掉曹爽,实际控制政局。荀顗冷静分析,提前预警司马师,小心毌(guan,不是毋)丘俭、文钦等造反,因提醒有功,进爵为万岁亭侯,封邑四百户。

从此荀顗深得司马家族信任,升任仆射,监管吏部,荀顗考核严禁,选拔能人,为世人称道。魏元帝时期升任司空,进爵为乡侯。

可见,荀顗能力也不差。再看看孝道:顗年逾耳顺,孝养蒸蒸,以母忧去职,毁几灭性,海内称之。年过六十,孝养母亲极为用心,母亲去世之后,哭到伤心欲绝。

司马炎称帝,荀顗进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代理太子太傅,继续担任侍中、太尉。

西晋时期,荀顗已年老,最大的功劳就是为西晋制定了朝廷的礼仪制度,在古代,礼仪是很重要的,能制定礼仪,说明荀顗绝对是饱学之士。

荀顗有才气,有能力,孝养母亲。但荀顗失了大气节,被世人所讥笑。首先,如果按照他老子荀彧的秉性,是断然不会背弃旧主子而投靠司马的,就连王祥那种级别的人物都知道在司马受封晋王之后,还知道为了气节,再三推辞司马给予的高官厚禄,而荀顗没有,直接接受。

更要命的是,晚年的荀顗为了保全实力,居然跟贾充、荀勖勾结,昧着良心说道:贾充女姿德淑茂,可以参选。这是赤裸裸的昧良心啊,居然说贾南风长得好看,还贤惠。实在是昧良心啊。

荀顗善终,病逝,去世之后,身为太子的司马衷亲自前往吊唁。但荀顗这家伙没儿子,断了香火。顗无子,以从孙(荀)徽嗣。荀彧的这一支脉,荣宠一直延续到了刘裕称帝,贯穿整个两晋。这一点来说,也是难得了。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推荐:

宋朝名人多怕老婆?堪称和宋朝的经济有的一比

他是一个敢跟李鸿章叫板的人物 最后还取代了李鸿章的位置

中国历代官场爱面子趣闻: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这位共和国将军授衔时接到了一个神秘皮箱 打开一看他惊呆了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迷恋杨玉环